當時我以為自己又可以“做夢”了,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昆曲電影《紅樓夢》零下線,其實是這部電影還沒上映就已經被院線“下線”了。
據我所知,這部電影在國外壹票難求,甚至有很多外國人蹲在電影院的臺階上看了。
然而在中國,各大影院卻不願意放映這樣壹部電影,這是壹部融合了600多年的昆曲和200多年的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的藝術絕唱。
導演應天宮說:“用紅樓夢要求票房,就像用曹雪芹要求發行量!”左宗棠從來不缺流通,缺的是知道。《紅樓夢》200多年,讀者那麽多,能說曹公知道的有幾個?且不說知道,有多少人能完整的看完這本血淚之書?自從紅樓問世以來,就有那麽壹些人,稍微讀過紅樓,就想帶著大家去感受這樣壹種巔峰藝術,就像應天宮導演,只要妳給他壹個機會,他就會給妳壹種不壹樣的古典美。
每次提起都覺得義憤填膺。這次我說的太多了。現在,時隔兩年,我有幸找到了這部電影的CD。看完之後,我有了更多的感觸。詳細聽我說。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寶黛的愛情。從壹開始從茫茫大士和迷霧真人說起硬石的來歷,然後黛玉進了賈家。
黛玉出場時,鏡頭透過面紗隱約映出壹個美麗的影像,讓人不禁好奇這是個什麽樣的姐姐。
原來這個妹子很可憐,眼神裏充滿了深情,有壹種說不出的浪漫。
黛玉壹開口就覺得肖丹唱的是87版紅樓夢裏的《牡丹亭》,卻沒有違和感。
這部電影最初是由壹部舞臺劇改編的。近景是真的,遠景是假的,陳設簡單,卻很雅致。)
之後寶黛第壹次看到現場,導演用了壹種全身虛化的手法。當寶黛第壹次對視時,周圍的景色消失了,只剩下兩個人唱歌和鴻蒙系統的開場白,從而結束了紅樓夢。
後來過程特別快,導演把寶黛的三件事演繹的壹模壹樣:下棋、切香囊、老鼠精。這壹段寶玉特別騷,用昆曲的演繹方法,人物靈動。
接下來,寶釵的“畢通靈”表演,讓尷尬,使寶釵之間的愛情更加明朗。
然後寶釵念西廂記,寶釵互相折磨,金川跳井,寶玉被打等等。,所有這些都不需要詳細討論。
可以說的是,寶玉被打後,黛玉去探望寶玉,說了壹些不安的話。寶玉也把舊手帕和黛玉作為定情信物送給了他。手帕給了好久,看完才知道後半段有所反映。
有朋友問:送手帕是什麽意思?我給她看了馮夢龍編的《山歌》:“不寫情話,不寫詩,壹方知。我知道我拿倒了,我也在想。誰知道這個?”我很贊同這種說法,但影片重在對寶黛之間親情的演繹,而不是靈魂的刻畫。也許昆曲就是把人物的內在心理變成外在的活動和歌詞。
元妃訪母,賜園名“大觀園”,眾人謝“宮女千歲,老”,謝了無數遍。這壹幕把寶玉單獨分開,讓他聽“世人皆知神仙好……”,這使他意識到虛榮...
之後袁菲賞她,黛玉葬花,抄大觀園,寶玉失玉,境況相繼衰敗。這時,電影的感覺越來越接近《紅樓夢》(林青霞主演)。
離任時癡情玉,最令人心疼。賈政的歌詞也表現了對父親的癡情,似乎比之前的版本更有父愛和柔情。
尤其是賈政說要娶寶玉的時候,寶玉連連鞠躬,賈政幾乎絕望了。他心疼極了,抱著兒子,撫著他的頭發說:“兒子,妳要早點好起來。”這段話讓人差點哭出來...
寶玉的婚姻和《良緣紅樓夢》壹樣,表現出了另壹種偷梁換柱的把戲,但昆曲《紅樓夢》更勝壹籌。
洞房花燭夜,寶玉對面是寶釵,但更像是林的妹妹。他和妹妹說話,只聽見遠處林的回答。黛玉的房裏空無壹人,卻聽得見寶玉的話。這種隔空對話,說明他們是有聯系的。不管真假,這是愛的最高境界;無論妳在哪裏,我都能知道妳的所言所想,因為我的心在妳的監護之下。
寶玉道:“妹妹,我把心交給妳了。今天來這裏,妳帶了嗎?”
黛玉遠在瀟湘館,答道:“我帶來了,我來還妳。”
這與《紅樓夢》中的場景不謀而合,讓我念念不忘。那是寶玉丟了之後,寶黛和黛玉的壹段對話。這很傻,但卻如此真實。
黛玉找到寶玉,問:“寶玉,妳有病嗎?”
寶玉癡癡地點了點頭,道:“唉,我有病。”
黛玉問:“妳怎麽病了?”
寶玉道:“我為林妹妹犯病。”
黛玉又問:“寶玉的心呢?”
寶玉道:“我把心給了林妹妹。”
她笑了,花兒笑得發抖,讓人心疼。昆曲紅樓夢的影子版,這次就像是另壹個故事。
之後就唱了關於Shipa的。回憶諾言的時候,妳我問帕爾,這次是誰拋棄了誰,自然是離開了人,所以我們不能癡情。
曲末寶玉要掀蓋頭時,黛玉含淚道:“寶玉,妳好……”所以她離開了自己的靈魂,憎恨天堂。
就在這個慘不忍睹的瀟湘館對面,是寶玉結婚和度過婚禮的地方。僅僅隔著壹個水池,就是那麽兩個世界。
寶玉撩起簾子後,發現簾子下的不是林妹妹。他大聲叫他的妹妹,知道已經很晚了,玉人已經走了。壹連嘆了三聲:“我就拿壹瓢水,就算水三千!”"
其實世界上最幸運的事情,就是妳失去了壹個人有壹段時間,當妳回頭尋找那個人的時候,那個人壹直在等妳。
世界上最郁悶的事情莫過於,在這個過程中,妳回頭尋找這個人,竭盡全力去追求,卻依然是空虛無果,甚至以壹個“可笑”的結局收場。
而電影中的寶黛就落入了後壹種結局。
後來賈府被抄,胡拉拉樓塌了。
寶玉又訪瀟湘館,見軒窗有美影。他問:“妳敢做我妹妹嗎?”
女人隔著窗戶說:“妳怎麽來了?”
寶玉:“尋故人,不覺失。”
女人問:“這位老朋友是誰?”
寶玉:“顧蘇林黛玉”
女子答道:“她生的是不同的人,死的是不同的鬼。去哪裏找?”
寶玉問:“她的靈魂在哪裏?”
女子答:“聚則成,散則成氣。”
那個女人顯然是黛玉式的人物...
這也是預告片裏讓我印象最深的壹幕。那時候總覺得神來之筆。
我依稀記得看到紅樓的結局,寶玉夢見去天庭找黛玉,看到了回歸仙本位的黛玉。這兩個片段多麽相似啊!
昆曲《紅樓夢》的電影版給了我們這樣壹個結局:寶玉聽了黛玉疑是神仙的話,又加上了“好歌”,於是悟出了這壹點,回到了廣大文人墨客和飄渺真人中間,“來來往往壹絲不掛”。
不得不說,其實這不是我想看到的結局,不是我不認同寶玉出家的結局,而是我不喜歡這部電影的結局,總覺得這個結局丟了這個大夢。
本片以寶黛的愛情為主線,除了壹些不得不說的重要事跡,幾乎從頭到尾都有刻畫。看來導演是很偏向寶黛的。其實我也比較偏愛寶帶,只是因為喜歡。片中對寶釵和鳳姐的刻畫模糊不清。事實上,要在180分鐘內解釋完這部厚重的巨作並不容易。導演做得很好,所以我認為我們的觀眾不應該再刻薄了。
黛玉的扮演者朱冰真很帥,眼神裏充滿柔情,總讓人生出壹種被保護的欲望。
總覺得少了點什麽,應該是詩心吧。美人最重要的是以詩為心,尤其是黛玉,還有她那靈動的小嘴。沒有這些,她就不是黛玉。不過電影在這方面真的表現的太少了,對昆曲這種重在演繹的劇種要求可能有點苛刻。但是,如果不註意這些,塑造出來的人物就會變成另外壹個人。
黛玉的衣服素雅,衣服總是和場景很搭。她平時穿的是藍綠相間的,風格就像蓮花閣,很適合黛玉的氣質。
電影裏的壹切都很清楚。例如,袁菲送端午節的禮物,但是寶黛是不同的。太監直接說這是貴妃的意願,把沖突搞得很直接。寶黛之間的對話和交戰也比較直接。我覺得這應該是舞臺劇演繹的壹種需要。如果書中寶釵和黛玉的對話那麽直接,就不會生出那麽多麻煩,至少會稍微好壹點。
個人認為片中飾演晴雯的演員毫無氣場,更談不上晴雯的浪漫靈巧。總覺得晴雯長得不像晴雯,說她是秋糧我更信。
襲人的扮演者有點黛玉的味道,身材和形狀跟黛玉差不多,只是眼神不好看,眼神有點挑剔,流露出幾分媚態。讓我想起了紅樓夢裏那些婚姻美滿的襲人。他們是如此相似。
在昆曲中,女性行走輕盈,無聲無息。當他們走得很快的時候,風吹著他們的衣服,看起來很好。
昆曲總是有壹串竹絲伴奏,聽完覺得很優雅。昨晚看完電影就睡了,夢裏幾乎都是昆曲的啞唱。
對於電視劇或者電影,很多人都說: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我已經等了兩年了,每次想起來都增加壹點期待。終於看完了,沒有失望。我只想:我收獲了壹個不壹樣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