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壹部電影,覺得劇情很奇怪。
郝蕾飾演的女主角郭建波和出租屋裏的男人在浴室裏激情四射。規模很大。看得出來他們很相愛,兩個人都是單身,但是不考慮結婚。他們早上起來又見面了,只是偶爾的性伴侶。
而他的母親,紀,在壹個高齡結了婚。當他的妻子要求做愛時,她60多歲的母親說:“我已經30多年沒有在壹起生活了,因為我的丈夫是壹個暴露狂,總是喜歡在公共場合暴露自己的身體。”“然後我就以性為幌子發泄情緒,不停地哭訴自己不幸的婚姻。與此同時,她還懷疑30歲的郭建波在她每晚很晚回家時做了壹些不正當的事情,提醒她這樣做“也不安全”。”由於被母親誤解,郭建波甚至懶得解釋。
郭建波的女兒郭婉婷,上了小學,好像很早熟,就問她:“我是從妳前屁股出來的還是從妳後屁股出來的?”郭建波沒有任何科普知識,但她讓女兒自己猜。當代年輕媽媽不會避諱跟孩子傳播壹些性知識,尤其是女兒,壹般會教育她保護自己。但是郭建波沒有。
三代人在“性”面前都表現得很奇怪。母親排外,女兒戲謔,孫女忌諱。就像春潮壹樣,母親推女兒,母女同時推孫女。他們都錯了,從他們的母親開始,他們就錯了。
刷了電影《春潮》,看了很多電影解說,才明白這些隱藏在“性”表象下的倫理思想。另壹個很沈重的話題:出身家庭。
這部電影的封面上有壹句話:“妳和妳媽媽的關系,就是妳和這個世界的關系。”母親的價值觀會深深影響下壹代,甚至幾代人。通情達理的母親會給家庭帶來和諧與幸福,乖張的母親卻是壹個家庭最大的不幸。
在這部電影中,女主角郭建波幾乎沒有臺詞。她很少說話,也許是因為她覺得多說無益,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但在影片結尾,導演故意給女主角留了壹段長長的獨白。她在獨白中說:“每次我應該躺在媽媽懷裏的時候,我卻躺在壹個男人懷裏。”
這是母愛的缺失。
1.缺少母親關愛的人會自卑,會失去自我價值,於是盲目向外人尋求安慰和愛。
在影片中,郭建波未婚先孕。她甚至不知道父親是誰,但她習慣了在男人身上尋找溫暖,就像在出租屋裏壹樣。母親的家人來過夜,郭建波的房間被占用。母親把女兒趕了出去,給客人騰出地方睡覺。出門後,郭建波直接跑到壹間出租屋,那裏有壹個男人。那天晚上,她又在那個男人的懷裏安詳地睡著了。
郭建波在尋找“愛”的替代品,而不是情人。這就解釋了為什麽她壹起身就和租房男說了再見,頭也不回的走了。
這種“愛”和“關心”不是她媽媽給她的。在郭建波看來,她的母親是自私的。為了和父親離婚,她不惜詆毀抹黑父親,半夜把她叫醒到父親辦公室鬧事。她媽媽從來沒有考慮過她失去父親的感受,只是把她當成了壹個工具。她媽媽不知道她的痛苦,壹直不敢開口。
就像《歡樂頌》裏的範壹樣,她媽媽從來不關心她在外面做姑娘有多辛苦,只問她要錢,而範卻要不停地向男人要“愛”,最後惡性循環。這樣的人自卑,在小姐姐們面前強顏歡笑,卻因為自我價值的低下而被渣男壹次又壹次的傷害。
2.缺乏母親的信任會導致家庭綁架。太強勢的母親,壹定要按照自己的標準生活。
在影片中,母親紀對女兒的控制非常明顯。郭建波有壹份獨立的工作和她10歲的女兒,但她沒有獨立生活。他們怒氣沖沖地離開了家,過了幾天,她的母親紀對她的孫女說:“妳母親以前差點把妳打昏了。這個世界上只有奶奶最愛妳。”母親紀不僅想控制她的女兒,還想控制她的孫女。
三十多歲的,母親紀在外人面前罵她像教育孩子。郭建波的家裏什麽都沒有,只有壹個裝著她父親記憶的盒子,最後被她母親燒掉了。在燃燒之前,她甚至沒有向郭建波打招呼。郭建波在母親的控制下,不敢大聲反抗,言行扭曲。
這種控制太可怕了。女兒不是人,是木偶,是玩具,是母親意識的繼承者,每個人都應該是獨立的個體。這種中國式的母女關系沖擊著人性。
曾經在知乎上看到壹個帖子,博主是這樣說他媽媽的:
母親的控制在她心裏留下了很深的傷疤。沒有媽媽的細心引導,只有媽媽的強行控制,孩子真的會像野草壹樣生活。
3.太“愛”的孩子,缺乏教育,人格不完善,不懂得尊重他人,往往以自我為中心。
或許和影片中的情況不同,也是母愛缺失,是溺愛過度,教育缺失。電影《沒有牧羊人的羊》中,受害者就是這樣壹個角色。督察的兒子蘇查從小物質條件豐富,基本上什麽要求都能滿足。他的母親可以幫助他解決任何麻煩,這導致了他不學無術的性格。她試圖調戲她的女同學萍萍,結果被誤殺,最終給兩個家庭帶來了災難。
教育的缺失讓他們失去了基本的價值判斷,只允許別人愛自己,自己也不會去愛別人,變得不負責任,尤其是進入社會後,責任感會很差。
心理學家馬斯洛說:“人在吃飽穿暖之後,最大的需求是愛和歸屬感。如果他們得不到,他們的心就會卡在那裏。”母愛的缺失,折射出的是出身家庭給下壹代帶來的心理創傷,這種創傷會壹直伴隨壹生,像春潮壹樣,壹波接壹波湧向內心深處。
1.出身的家庭使她愛無能
隨著電影《春潮》故事的推進,年邁的母親終於面臨了人生的問題:生老病死。母親姬·明蘭生病了,在浴室裏嘔吐。她看起來非常痛苦。她的女兒郭建波聽到聲音,打開臥室門,看到母親在浴室裏嘔吐得很厲害,但她無動於衷。她的臉壹如既往的冰冷,沒有采取任何行動去照顧過去的母親。她反而悄悄關上門,讓媽媽受病痛折磨。
這壹幕是對我影響最大的壹幕。
當我們在路上生病時,我們都會問:“妳怎麽了?”,但女主人郭建波沒有出面照顧她母親的病情。她心裏到底有多少仇恨?
很多人說,不關心老人,孝順似乎就是不孝。這部電影還拋出了壹個赤裸裸的現實問題:“我為什麽要孝順傷害我的人?”
假設壹個人從小沒有感受過愛、關心和溫暖,他是在寒冷的環境中長大的。她真的會愛別人嗎?她有能力孝敬父母嗎?
答案很明顯,這就變成了壹個非常糟糕的循環。
2.組建新家庭的“強迫重復”
弗洛伊德在1920《超越快樂的原則》壹文中提出了“強迫性重復”的概念,指的是壹種盲目的重復早期經歷和情境的沖動,不管是否有利可圖,也不管是否會引起快樂或痛苦,個體總是被迫壹次又壹次地重復,自己的意誌是無力的,無法控制這種強迫性。
比如我曾經有過壹段破碎的愛情,於是我壹次又壹次的走向類似的破碎的感情,同時我有壹個秘密的,甚至是無意識的願望:這壹次,我會修復破碎的部分——然後我會壹次又壹次的失敗。
壹個人童年時期的心理創傷,會驅使他不自覺地、強制性地退回到遭受挫折的心理發展階段,在現實中重復童年的痛苦情結和關系。
在影片中,郭建波的婚姻也不幸福。她明明有幸福的權利,卻不想擁有。同事給郭建波介紹了壹個素質很高的男朋友,可以改善她的生活條件,讓她過得更舒服,至少像壹個普通的正常人。然而,郭建波自己拒絕了這種關系,她故意拆除了自己的平臺。她媽媽說她前夫死於車禍,她卻告訴男朋友她連父親是誰都不知道,甚至問男朋友:“我和我媽只有壹個乳房。猜猜是誰?”直接嚇跑了男朋友。
郭建波拒絕男人就像她母親壹樣。她媽媽壹輩子都在想辦法擺脫婚姻,她自己也不想結婚。她們不愛男人,也不會愛男人。也許郭建波也深深意識到這壹點,所以她選擇了逃避她的婚姻。故意活得亂七八糟。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例子。親密度高的家庭的孩子和親密度低的家庭的孩子不能生活在壹起。舉個簡單的例子,親密度高的人覺得夫妻壹起做飯洗碗是理所當然的,但是親密度低的家庭會覺得這樣做很麻煩,壹個人就能搞定。
第壹次看完電影,我用影片中壹些“奇怪”的情節重新畫了壹遍。有觀眾表示:“沒有被《孽緣》傷害過的人是看不懂這部電影的,他們也不會明白電影講的是什麽。”的確,這種痛苦恐怕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
不過,我也想起曾經看到的壹句話。每個人的起點都在出身家庭,但轉折點在自己身上。也許我們可以在被出身家庭或多或少傷害後,學會自我救贖。
影片中最溫暖的地方是郭建波對女兒的態度。她慈善、寬容、平等。她不想讓她的孩子再次遭受她所遭受的痛苦。在某些方面,她開始嘗試改變。
她想把這股春潮從自己身上切斷。
我想這就是影片想要表達的:原諒別人,放過自己。
當然,這部電影是從母女的角度出發的。事實上,在《原生家庭》中,父親也扮演著同樣的角色。這也給我們家長壹點啟發。
最後,希望妳們都看不懂這部電影。
我是顏,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