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燒香習俗
立冬,秋糧壹入庫,這個季節就是滿族八旗和漢族八旗燒香祭祖的活躍季節。特別是漢代八旗人的“許願香”和“平安香”會在立冬前後舉行。祭祀活動主要有跳虎神。扮演虎神的工匠(單鼓藝人)在初冬十月的小陽春這個奇妙節氣外的院子裏。屋內屋外,表演獨門絕技,更能展示藝人的武術特色。
八旗“燒肉香”5-7天。這種燒香遵循了“薩滿教”的原始規矩,莊嚴肅穆。前三天祭祖燒香,全家連續十天吃素,不吃肉。前三天,主婦自己動手,不擦粉,甚至不擦面霜。她不僅沒有用肥皂洗臉,甚至沒有用豬胰腺。她只用熱水洗臉。為了洗手,她可以用堿洗手,其他女人也紛紛效仿。黃桃米跪在地上,大嫂拿的時候跪在地上,然後傳給晚輩的小媳婦,送到哈什(谷倉)頂上曬幹。這是她用來敲臉的黃米。將黃米淘洗兩遍後,放入小鍋中,用薄羊皮將壺口紮緊。有錢人可以放在第二個壇子裏做米酒,也叫“糖黃酒”。這種酒要在上菜當天開瓶,由主人裝瓶,倒入九個碗或杯中,依次配以九盤餅(粘黃麥制成的粘餅)。貨源齊全。打開蓮花香盤,是木頭做的。中間有香槽,用香粉過濾(滿語名安,滿語當地名映山紅)。這是由達孜香花(杜鵑花)的嫩葉或嫩枝經幹燥、研磨而成的香粉。槽底墊上香灰,讓香火燒不著木盤,可以防火。至少可以燃燒壹個晚上來增香,讓香煙余香繚繞。
指揮豬就是殺豬,滿清豬從古至今都沒有用右手持刀。早些年,橡木串被磨尖,放在油鍋裏炸,鋒利無比,用來殺豬。後來怕自己用串子殺豬的技術差,被壹個左手拿著尖刀的“薩滿”宰了。殺豬時,先往豬耳朵裏倒壹杯酒,豬耳朵會被震暈,說明祖先已經接受了這頭豬。這頭豬壹定是公豬的“曾”子,俗稱“荊”。豬耳朵不動,“薩滿”就急了。他會跪下來雙手合十用滿語祈禱。香火大師會帶領全家人壹遍又壹遍地磕頭,直到豬耳朵抖起來,祖先收到祭品。這樣大家都會開心。
瑤鄉節
在新賓滿族農家,很多人把五月初五叫做“藥香節”。女人常說:“五壹”是草藥的美好日子。還有人說這種露水就像靈丹妙藥。如果用今天早上的露水洗眼,可以讓眼睛亮壹年,真的是聖水。五月節采集的艾葉陰幹後,可用於“艾灸艾子”(針灸),在胃裏用水融化。秋季艾灸治腿冷,七天就能治好孩子。還有人說這壹天刨的“八腳牛”(白鮮皮的藥名)厲害,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在五壹節,人們早早起床,去河邊洗眼睛和臉。滿族農婦起床最早。他們先去河邊洗臉梳頭,還用銅盆裏的回水給公婆洗臉。
孩子們常常在五月節唱壹首歌:“竈間棕籽飄香,艾葉滿香,桃枝插柵,除病除邪,其樂融融。”從這句歌詞中,人們會認為艾蒿比其他草藥更有靈氣。歌詞“艾葉香滿香”是因為上世紀30年代的新賓山城有很多草房。磚房少,屋檐插壹大排艾葉。風順著開著的窗戶吹進了房間,安靜的香味彌漫在房間裏,真的讓艾葉飄香了。
在大門裏插上桃枝。或者用桃石雕成小花籃掛在門上或孩子的手腕、脖子上,被認為可以辟邪。
用石頭建造城鎮房屋的習俗
新賓滿族自治縣上夾河鎮腰站村,是清朝皇室愛新覺羅氏趙氏家族的住所。他們在蓋房子的時候,要在房子地基的四角選擇堅硬的大石板作為支柱基石。今天的磚房沒有梁柱,就是要用這種石頭做地基。新房的框架建好後,主人會舉行儀式來梁。在儀式中,司儀要選擇五色的石頭(手指套大小),用粗糧混合撒在屋內的墻壁四周,其余的撒在屋中央。有的人不用五色石,而是用碎鐵小塊混粒,有的甚至用硬幣代替石頭和鐵。新房建成後,需要設置院墻和院門。如果墻院大門朝向街道、公路、塔樓、寺廟、危山怪石、怪樹以及鄰居的屋頂或門戶,則在大門左側豎立壹塊“石敢當”或“泰山石敢當”。這塊基石壹般都在1米以上,寬約0.3米,上面綁著壹條紅布條。這種用石頭建造瑤站趙滿族民居的習俗,在新賓農村滿族中更為普遍。
這種用石頭建房的習俗,本來是漢族文化,後來被滿族接受。
婚俗
撫順地區滿族先民的婚俗與其他兄弟有些不同。在婚姻的選擇上,滿族先民“不分情趣”,“暫時貧富”。後來受漢族影響,逐漸註重彼此適合,以免“以高為恥”。
滿族人以前結婚都是17歲以上。族譜書上記載:“婚姻之法宜準,不宜過早”,到十七八歲為婚禮。
滿族婚姻有許多舊習俗,其中主要的有:
問門戶——滿族女性長大了,開始結婚,但婚姻不是自願的,完全是父母包辦的。壹是“老年為媒”,或“親友相爭”,協商婚事。男方委托壹個人到女方家說親,女方有興趣的話,可以列出某旗號的仆人和三代,還可以寫上地址、功名、職業、大象、出生年月等。這被稱為“門戶貼紙”。由媒人轉交,男先女後,讓兩家人互相了解對方的家庭背景等。,而他們的貼紙會在家人奉上竈神的前三天貼上。這就是古代儀式中問名的意思,叫做“問門戶”。
結婚——在“對視”之後,如果雙方同意,會寫下出生日期等。雙方也會找蔔確認是什麽樣的婚姻,對父母沒有任何傷害。這就叫“結婚”。
換杯——男方送聘禮到女方家,女方收下,把飾品等物品擺在祖宗面前。雙方父母並肩而行,互敬酒杯,然後供奉祭品,以示兩家正式訂婚成為親家。也有雙方父母在訂婚宴上交換杯子的場合。
環棚——男方家在這壹天要殺豬,在戶外搭起歡樂棚和鍋竈,開始接待遠方的親朋好友。房子左邊還搭了個角棚,用來吹,讓鄰居知道家裏開始辦喜事了,叫“環棚”。
婚禮儀式——婚禮當天,男方準備花車,新郎騎著馬,父親帶領家人、伴郎、鼓手、禮儀儀式到別墅迎接新娘。出發前,我們要“點亮轎子”。我們去的時候,沒有空的轎子。轎子裏坐著壹個小男孩,叫“壓轎子”。迎親隊伍的人數必須是奇數,這樣新娘回來的時候才能成雙成對,以示好運。
射三箭在新娘下轎子之前,新郎會在院子裏連續射三箭。弓箭由司儀交給新郎,射出後再由他接過。新郎戴上弓,把壹只射向天空。司儀唱道:“射天狼星!”對著地射壹個,司儀唱“射地妖兩次!”“在轎子前面射壹個,司儀唱道:“射三個紅魔!”“所用的箭是非旋轉的,以免發生意外。
開臉——坐下就開臉,或者拜完天地就開臉。又稱“絞臉”。壹名全科醫生用新鑷子和五色絲線從新娘臉上拔下頭發,同時打開她的前額和太陽穴,以此標誌這個女人已經結婚。
揭開面紗——黎明時分,鼓手又開始吹起,鞭炮齊鳴。新郎家的長輩全科醫生拿來紅糖水給新娘喝,寓意日後“嘴甜”。還煮了雞蛋,剝了皮,給新娘擦臉,表示以後新娘臉上不會有麻子了。之後,請新郎上前,用秤或鞭子摘下新娘的“蓋頭”,扔到屋頂或帳篷上。新郎揭開蓋頭後,立即用手輕撫頭發,象征“已婚夫婦”。只有這樣,新娘和新郎才能看到對方的臉。現在農村的揭蓋頭儀式只是壹種形式。
回門——結婚第三天,新娘帶新郎回娘家,這叫“回門”,在“回門”之前,妳要把前壹天晚上的“寶瓶座”倒上。這時,新婚夫婦坐在炕上,把衣服往口袋裏拉,親友家的壹位老年婦女接過婚禮上新娘捧著的“花瓶”,往兩裙裏倒了三次,壹連三次,同時念著“壹倒金,二倒銀,三倒壹大群兒”的話。倒出後,用瓶中原有的“金銀米”煮粥,稱為“金銀米粥”,新婚夫婦食用。“回門”的時候,凡是有別墅的就回去拜訪房東,沒有別墅的就直接回父母家。時間上,回門壹定要帶著太陽,不能起早貪晚。新郎要帶四合壹的禮物,以示對公公婆婆的尊重。
第七天,新娘會回娘家住壹夜,稱為“收七免八”。
再過壹個月,新娘就要回娘家住壹個月,這叫“為月而生”。從娘家回來,要給婆家每個人帶壹雙新布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