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對文藝作品的欣賞水平是有年齡之分的。
小時候,筆者特別不喜歡的壹部電影,成年後卻念念不忘。
這就是本文要說的《洪湖赤衛隊》。
以前為什麽不喜歡?很簡單,裏面打仗的鏡頭很少,反而動不動壹言不合就開唱,唱的還不是流行歌曲,而是節奏舒緩的歌劇,筆者小時候看這部電影的心情就像迅哥兒在《社戲》裏看老旦唱戲。
但是,經典作品有壹個特點,那就是特別能經得住時間的考驗,等到筆者成年之後再看《洪湖赤衛隊》,那種心情和幼時真是天差地別。至今筆者仍然經常將《洪湖赤衛隊》裏的三段插曲掛在嘴邊。
壹、《洪湖赤衛隊》的創作背景,經典歌劇改編而來
1958年,湖北省為了向國慶十周年獻禮,組織精幹文藝力量排演了歌劇《洪湖赤衛隊》,參演演員幾乎全部來自於當地,歌劇的風格也多是采集自當地民謠和小調。
1959年,《洪湖赤衛隊》進京巡演,壹開始無人問津,每場演出只能賣出幾十張票。當時的觀眾對這個歌劇非常不了解,壹方面是該劇都是湖北演員,在全國沒有什麽名氣。另壹方面該劇主打湖北風格,很多觀眾覺得會聽不懂。
好在,酒香不怕巷子深,湖北畢竟是革命大省,在北京有很多當地走出的幹部和將軍,《洪湖赤衛隊》憑借過硬的實力在北京慢慢走紅了,演出不僅開始場場爆滿,黨和國家領導人也都前來觀看。
1960年初,賀龍元帥在觀看了《洪湖赤衛隊》之後特意宴請了全體演職人員,他感謝了大家,同時提出壹個建議,把《洪湖赤衛隊》拍成電影。
很快,北京電影制片廠和湖北省實驗歌劇團開始探討合作拍攝事宜,確定由著名導演謝添以及陳方千來指導。電影將以歌劇原班人馬為主進行拍攝,在開拍前也有人主張將主演王玉珍換下,換成著名演員謝芳,但在湖北省方面和謝添導演的堅持下,經過上層拍板,最終確定仍由王玉珍飾演韓英。
1961年,影片《洪湖赤衛隊》上映,壹時轟動全國。
二、《洪湖赤衛隊》韓英的原型是誰
《洪湖赤衛隊》用現在話說是壹部大女主戲,全部劇情圍繞著鄉黨委書記韓英展開,而洪湖又是革命老區,韓英的原型是誰,壹直以來都是觀眾們的關註焦點。
其中壹個說法是,韓英的原型是時任國家內務部部長的錢瑛,她是湖北鹹寧人,大革命時期入黨,經歷非常坎坷,在電影《洪湖赤衛隊》所處的時間前後,她曾擔任潛江縣委書記,在洪湖地區壹直堅持鬥爭到1932年末。這壹點和韓英擔任的鄉黨委書記比較接近。
而流傳最廣的說法則是:韓英的原型是賀龍元帥的大姐賀英。
賀老總姐弟七人,賀英是大姐,二姐叫賀戊妹,還有個妹妹叫賀滿姑,她們都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其中大姐賀英在當地頗有威望,她手下有壹只隊伍,在賀龍遭遇挫折回家時,她給弟弟提供人、錢和槍,幫助他東山再起。
賀龍元帥的部隊曾有壹個著名的堰埡整編,當時他手下只有91名戰士了,賀英專程帶人趕來,幫助賀龍整編隊伍,她告訴賀龍“隊伍要伍,不伍不行”,賀龍深以為然。在賀英的幫助下,賀龍的隊伍半年後就從不足百人擴大到三千多人。
1933年,紅軍主力轉移之後,賀英帶領遊擊隊留在當地保護紅軍家屬和傷員,不幸有叛徒告密,敵人包圍了遊擊隊駐地,在激戰中賀英和賀戊妹均受傷,賀英為了掩護戰友撤退堅持不走壯烈犧牲,享年47歲。賀戊妹傷重被俘,在轉移途中被敵人殘忍殺害。再加上1928年被敵人用殘酷手段殺害的賀滿姑,賀龍元帥的姐妹們為革命流盡了最後壹滴血。
賀英和韓英有很多相似之處,她們在當地都有極高的威望,乳名都有個“姑”字(賀香姑、英姑),而在《洪湖赤衛隊》裏,韓英指導隊長劉闖的劇情又特別像賀英教導賀龍。
韓英為了救鄉親們主動犧牲自己,和賀英為了掩護紅軍家屬和傷員撤退不幸犧牲也有相似之處。
因此,不論從哪方面講,韓英的身上都有賀英的影子,她在職務上主要參考了錢瑛,在事跡上則主要取材自賀英。
三、《洪湖赤衛隊》的演員們以及拍攝花絮
歌劇改編電影,其表演方式相差甚大,因此雖然原則上電影的演員照搬歌劇,但落實到電影上,實際是主演們幾乎沒換人,但壹些配角都換成了專業演員。
飾演韓英的王玉珍,乍壹看是不怎麽漂亮,但她除了擁有壹副好嗓子之外,她身上自帶的鄉土氣息非常淳樸也非常真實,老實說,雖然《洪湖赤衛隊》歌劇已經演過壹千多場了,但後來的各版韓英別說超過甚至連接近王玉珍的都沒有。
飾演劉闖的是夏奎斌,他在銀幕上顯得很英武,殊不知拍攝電影時正值困難時期,劇組每人每天只有七兩糧票,夏奎斌營養不良導致身體迅速瘦了下去,連腮幫子都沒有了。
為了不至於讓赤衛隊隊長的形象太過於瘦弱,夏奎斌想出了壹個無奈的辦法,在嘴裏塞上兩塊棉花把腮幫給撐起來。
有意思的是,當年很多觀眾都以為劉闖和韓英應該是壹對兒,而實際上劉闖和“韓英娘”才是生活中的伴侶。
飾演反派彭霸天的是陳金鵬,這位演員骨骼清奇再加上他出神入化的演技,筆者總覺得這個彭霸天在陰險狡猾上的段位要高於《紅色娘子軍》裏的南霸天。
《洪湖赤衛隊》的主演保留了歌劇原班人馬,負責拍攝的北京電影制片廠則承擔了很多反派和配角的戲份。
飾演敵團長的是劇組的制片主任曹增銀,他還是《暴風驟雨》裏的韓老七。
有韓老七怎麽能沒有李青山呢,不過這回“李漢光”方輝終於改邪歸正,客串了壹位地下工作者,難得。
最有意思的演員則是飾演張副官的導演謝添,他在該片中戲份不少而且很關鍵,謝導本身人帥又有書卷氣,演的軍官很有儒將之風,犧牲的時候也讓人感到很可惜。
不過,可能也是受本片是歌劇電影的影響,謝添在片中壹些動作也有些歌劇化,比如張副官犧牲那場戲,他把帽子壹摔然後凜然而立,在歌劇舞臺上這個動作很棒,但在電影裏則顯得有點兒……用他兒子也是著名演員的謝剛話說:“我爸演過了。”
四、三段插曲流芳百世
筆者在網絡平臺上看到壹些所謂影評人對《洪湖赤衛隊》的評價非常不客氣,他們主要的吐槽點都是該片故事簡單、人物扁平還有臉譜化。估計這幫人是拿《洪湖赤衛隊》對標《拯救大兵瑞恩》了。
《洪湖赤衛隊》確實也算是軍事題材電影,但這部電影最核心的屬性是民族歌劇,因此該片是自帶歌劇特質的,壹言不合就開唱本來就是歌劇的特點,壹些舞臺式的動作和群戲也是歌劇的日常表演方式,所以拿著商業電影法則去挑《洪湖赤衛隊》的理說不通。
那麽多的觀眾喜歡看《洪湖赤衛隊》是因為什麽?筆者認為,最核心的壹點就是那些經典的插曲,不信妳去大街上試試,妳唱上半句“洪湖水啊”,看看有多少人能接上“浪呀嘛浪打浪啊”,這就是***鳴。
筆者認為,在電影《洪湖赤衛隊》十五段插曲裏,至少有三段可以在我國電影史上流芳百世。
第壹段是李金梅(小紅)演唱的《手拿碟兒敲起來》(也叫《小曲好唱口難開》),這個插曲有兩大亮點,壹個是李金梅表演時使用的筷子和碟子,清脆的聲音和靈動的節奏非常有看頭。
另壹個亮點當然是該段插曲的歌詞,內涵了那些聽曲的財主們。再加上李金梅清亮的嗓音和溫婉的表演,該段唱煞是好看好聽。
第二段當然是《洪湖赤衛隊》的靈魂《洪湖水浪打浪》,這首歌在意境上有些像《我的祖國》,也有些像《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歌詞中寄托了勞動人民對故鄉的熱愛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望。
這首歌還有兩個對立的特點,壹方面是旋律簡單易唱,本身《洪湖水浪打浪》就取材於當地民歌《襄河謠》,就像《我的祖國》取材於《盧溝問答》壹樣,這樣的歌曲都自帶親民特質,因此普通觀眾很容易就能學會並和臺上演員形成***鳴。
另壹方面,在電影中《洪湖水浪打浪》還加入了疊聲,配上美麗的洪湖風光,讓人心曠神怡不禁心向往之。
第三段則是被壹些相聲演員如李金鬥改編過的“牢房對唱”裏的《看天下勞苦人民都解放》。
這段唱的前半段是抒情和回憶,節奏舒緩感情深厚催人淚下,後半段從“娘啊,兒死後”開始,節奏加快語帶悲壯震撼人心。
這三段插曲不論是從藝術角度還是作品立意以及大眾傳唱度等方面都堪稱不朽名作,烘托了整部電影的氣氛和檔次。
結語,《洪湖赤衛隊》電影和歌劇都曾遭遇過厄運,但經典的作品永遠是深入人心的,《洪湖赤衛隊》電影在復映後成為很多人的首選,《洪湖赤衛隊》歌劇則長盛不衰至今已經演出了壹千多場。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邊是呀嘛是家鄉啊,清早船兒去呀去撒網,晚上回來魚滿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