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格裏菲斯發掘並完善了敘事電影的基本語言,並將之標準化。
2.、格裏菲斯發展了電影剪輯技巧,拓寬了電影的表現時空,為蒙太奇理論的提出奠定了美學基礎。
3.、格裏菲斯大量借鑒戲劇、文學作品及其敘事技巧,提升了電影的藝術地位。
4、格裏菲斯的電影在中國的影響。
由於格裏菲斯貢獻的廣泛性和豐富性,我們決定將這位大師分兩節課來為大家講解。
? 盡管早期的電影導演們很快就掌握了用電影來講故事的基本方法,並攝制出了數量很多的故事片。不過這些故事在描寫手法和敘事技巧上與文學、戲劇等古老的敘事藝術相比,仍然顯得稚嫩和粗糙,直到美國導演 D·W·格裏菲斯 的出現,這壹切才有了改觀,電影從此開始擁有屬於自己的銀幕句法。
1907年鮑特在他的影片《從鷹巢裏救出的人》中啟用格裏菲斯作為演員,把這個偉大的電影人引入了電影界。格裏菲斯精力旺盛,在他早期的創作中,幾乎是每星期拍攝兩部電影。為比沃格拉夫公司拍攝了近450部時長10分鐘以內的短片。在拍攝影片的同時,他自行研究了很多拍攝的新方法。奠定了他稱為壹代大師的實踐基礎。我們來舉幾個例子:在1908年拍攝《紙醉金迷》中,格裏菲斯想表現壹個竊賊的心理活動。但是由於早期的電影攝制景別大都為遠景和全景序列。在沒有獨白的情況下,只依靠全景來表現人物的心理,不管怎麽拍都表現不出來。於是,格裏菲斯動起了腦筋,把攝影機推進演員,這樣觀眾可以看到演員的面部表情了。通過這壹大膽的嘗試,電影既可以表現人物的心理了,也可以同舞臺表演區分開了。
就這樣,格裏菲斯在他的電影中,開始創新電影語言:比如,在《多年之後》中,表現妻子思念丈夫時,格裏菲斯插入了壹個妻子的 特寫 鏡頭,跟著接了壹個她的丈夫在荒島中的畫面。但在當時,制片方比沃格拉夫公司並不想用格裏菲斯的創新方法。影片放映之後,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另外在1910年,《千鈞壹發》中,格裏菲斯拍攝了教堂的各個細微之處,穿插剪輯在了畫面中,結果這樣既突出了細節也增強了氣氛。
格裏菲斯的創新之路越走越遠,在1911年,在《隆臺爾的報務員》中,講述壹個少女被綁匪關在鐵路電報房裏,他的父親、情人和鐵路員工開著火車來救她。鏡頭在少女和火車間切換,並且鏡頭交替越來越短,節奏越來越快。營造出了懸念感和緊迫的效果。這種平行剪輯被稱為“最後壹分鐘營救”。
格裏菲斯通過電影實踐,逐步確立了電影作為藝術的基本要素。比如:電影的主要工具是攝影機和膠片,電影劇本應從攝影和剪輯的角度來構思。電影的基本單位是鏡頭,壹組連貫的鏡頭構成壹場戲,壹組場景構成情節,壹系列情節構成壹部電影。
他最具有代表性的題材分三大類:
? 壹類題材反映了社會的善與惡。 比如上面講過的《隆臺爾的報務員》,以追逐片的形式,描寫了非理性的邪惡勢力在向善良天真的人們進攻時,如何得到聞訊趕來的拯救者的英勇回擊;
壹類題材是家庭喜劇, 比如,1908年在影片《瓊斯先生有個牌局》和《酒鬼的改造》中,丈夫的形象總是酗酒,玩牌,追求女人,妻子總是節制,有道德,等著丈夫浪子回頭,影片總是借以喜劇的形式,嘲笑夫妻間的矛盾;
第三類是反映社會貧富懸殊的沖突 ,比如《小麥囤積商》或《豬巷火槍手》,都是以社會劇的形式,表現貧民窟和腐化階層不同的社會道德以及不合理的階級關系。
如今好萊塢的經典敘事系統也是標準的剪輯方法,大致是:
全景展示環境和人物。接著是中近景別的鏡頭,交代人物的動作與反動作,然後切入近景或特寫, 用於突出表現某個細節,最後再回到全景,作為壹個段落的結束。
盡管這套敘事規則壹直遭受著世界各國電影藝術家的指責,認為其束縛了電影的藝術表現空間。但它確保了電影敘事的清晰和流暢。
格裏菲斯特別喜歡讀小說,她最喜歡的小說家是英國作家狄更斯,他自己說,這套敘事策略的靈感救來自狄更斯,唯壹不同的是他用形象來講故事。
考題:擺脫三壹律,將電影發展成壹門獨立的藝術的導演是(格裏菲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