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壹開始的兩段文字,便點明了本片故事所帶有的強烈的歷史性。因為這個家庭的特殊性,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長達幾十年的分隔,是由壹個歷史事件造成的。這便使得影片變成了壹個沒有反派的故事。人的善良,無法對抗歷史的無情。在面對無形的卻又強大到足以摧毀無數家庭的歷史面前,任何人的抗爭都會顯得無力,任何嘗試都會引發戲劇矛盾,任何“自私”的決定也都會博得同情。作為受到相同歷史事件影響,或者說從小聽人常常描述起這些歷史的內地觀眾,看《團圓》很難不被片中的故事引發***鳴。
分隔多年的愛人,想要重新生活在壹起。這本是任何壹個國家,任何壹個民族裏的人,都會有的願望。可是當這兩個愛人壹個是上海的老奶奶,壹個是臺灣的老兵時,這個美好的願望,就變得阻礙多多。而阻礙其成行的,並非什麽邪惡勢力、階級矛盾、羨慕嫉妒恨,而是另外壹份親情。是歷史,讓親情和愛情這兩樣事件最美好的事物產生了不可兼得的矛盾。於是我們說,歷史是無情的。《團圓》的劇本正是準確地找到了切入點,切入了這種悲劇宿命式的歷史傷痕,同時又細膩地通過角色的言行,表現了出來。這也許正是它能偷感動中外觀眾的原因。
看過《團圓》,才感到這個劇本其實寫得很冒險,因為其對表演提出的要求非常高。片中的幾個角色都是善良的人。善良人的最大特點就是不願去傷害別人。然而保護自己不被傷害又恰恰是人類最基本的本能。於是,片中幾乎每個人的每壹句話,都帶有了表面意思和內心意思兩個層面。表面意思上,每個人都不願自己脫口而出的話傷害別人,而內心意思上,每個人也都希望對方能夠聽出自己潛臺詞中的為難,從而能夠讓自己壹步,免去自己即將受到的'傷害。表面意思要靠臺詞這樣的聲音信息傳遞出來,而內心意思則要靠表情和動作等視覺信息傳遞出來。演員要演出口中臺詞和臉上表情的不壹致,才能準確詮釋角色言不由衷的糾結。
值得我們高興的,是我們華語圈還是有能夠擔得起如此重擔的戲骨們。在我們不是很能聽得懂上海話的情況下,也不會有人誤會徐才根所飾演的角色的任何壹刻的潛臺詞。也正是有這群戲骨給撐場子,導演王全安不僅放手大膽地執行了自己這個超級難演的劇本,而且還在鏡頭上大量采用了固定機位的長鏡頭。幾個主演往往要在壹個鏡頭內,說十幾句甚至幾十句臺詞,並且還在這大段的臺詞中間,演出情緒上的漸變。這種自然而然的情緒,傳達的正是生活中的無奈與艱辛,不僅感人,更加動人。
最後,強烈建議所有正在從事表演工作,和有意將來從事表演工作的人,都仔細研究並學習《團圓》中的幾個經典段落。因為只要妳能哪怕分成好幾個鏡頭去演好片中的壹個長鏡頭,其所體現出的演技,便足以在華語影視圈裏立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