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機采用徠卡M3的卡口,機身膜面定位距離與徠卡M3壹模壹樣,為27.8±0.02mm..換句話說,徠卡M3的鏡頭可以安裝在紅旗20上,性能完全匹配。這和另壹款國產哈蘇式的東風相機略有不同。
此外,紅旗20在徠卡M3的背面設計有壹個小的開口蓋。打開膠卷底蓋後,可以掀起蓋子,在合適的光源下用燈放大欣賞,近景攝影用毛玻璃對焦。快門是B,1-1/1000秒和X(1/50秒)。自拍延時8-12秒。取景器有四種可變亮線框:50mm、35mm、90mm、135mm和重疊對焦窗口。無論是試用產品還是以後的正式產品都沒有135mm f/2的鏡頭。紅旗20雖然以M3為藍本,但還是參考了M4的優秀設計,與M3不同。第壹,紅旗20從正面到側面的過渡形狀是有棱角的,而M是幾十年來壹直壹致的圓弧形狀。第二,倒片按鈕改成了折疊曲柄,M3用手輪倒片。第三,取景器設計和配套鏡頭規格更像M4,增加了35mm f/1.4廣角亮線框取景提示。標準鏡頭不再是M4的50mm f/1.5、1.4,仿35mm f/1.4廣角鏡頭也是以紅旗20為原型推出。第四,紅旗20的感光內存盤設計與倒帶手柄同軸,並有壹束花和定位珠,手感和方便性都優於M3。1971,紅旗20正式投產,小後蓋換成新M4後蓋結構,大後蓋,裝片更方便。正式生產後,紅旗20的後蓋直接改成了後蓋。這是紅旗20的試用產品和正式產品的主要區別。
紅旗20投產時是計劃經濟的供應體制,產品主要分配給新華社等中央新聞單位。當時壹機三鏡成本超過2000元。正式產品多次出現在香港攝影器材展和輕工產品展上。當時壹機三鏡的價格是3000多港幣。壹汽20工藝相對復雜,性能要求高,成本高,國內市場需求窄。到了70年代末,高利潤率的大眾相機市場崛起。按照國內新聞機構的規模,原計劃生產200臺攝像機。結果1979停產的時候,官方相機只有50臺。就這樣,在1970-1979這十年間,算上紅旗20斷斷續續的試用產品,不過只有60款,這大概是全世界相機廠商模仿徠卡機型生產最少的機型之壹,也是徠卡M系列誕生以來,中國大陸唯壹的M系列復印機。值得壹提的是,紅旗20與另壹款國產哈蘇東風相機不同。它從所有產品的機身編號中的生產年份開始。比如編號為7002的機身,就是1970年生產的原型機。
在M3出生之前,全世界仿制的徠卡相機多達72種。M3誕生後,仿制廠商意識到自己的仿制標準差距很大,比如制造精度、光學材料、加工工藝等,於是停止了仿制新徠卡模式,轉向與萊茨合作開發的方向。比如日本美能達和萊茨聯合生產的美能達CL、徠卡CL、美能達CLE就是這方面的嘗試。
紅旗20相機是國人仿制的型號,經過改進。因此,如果紅旗20不是徠卡M系列的唯壹復印機,它也是罕見的。這並不奇怪,它不僅吸引了中國相機收藏家的註意,也吸引了外國相機收藏家的註意。1990左右,國外二手市場壹個紅旗20和標準鏡頭的價格才1萬元。目前在北京,機身價格已經飆升到三五萬元。外觀好的壹機三鏡價格已經超過9萬元。
紅旗20的鏡頭雖然采用進口先進光學材料,但都是中國設計制造的。其50mm f/1.4、35mm f/1.4、90mm f/2三個鏡頭,由當時的中國科學院光學精密機械儀器研究所和上海相機二廠共同設計研制。它們是由當時東德援建的北京玻璃廠的光學鏡片毛坯制成,經過精細打磨。當時這個研究所聚集了壹批從海外歸來的光學專家,不僅設計出了不遜於當時徠卡的鏡片,而且。1958年,該所研制出f/0.8的大光圈鏡頭,可以說當時中國光學工業的起步水平並不比日本差多少。這也是為什麽中國的壹些紅旗用戶仍然堅持認為他們的紅旗20使用的鏡頭質量高於徠卡鏡頭的原因。這也和國內攝影師習慣以分辨率來判斷鏡頭好壞有關。其實紅旗20的鏡頭分辨率也很出色,無論是中心還是邊緣的分辨率都可以媲美徠卡同規格的M鏡頭。12主副葉片的標準鏡頭,擁有和徠卡M的Summilux標準鏡頭壹樣的高精度和出色的散焦成像效果。但紅旗鏡頭的其他性能指標,如色彩還原度、透光率等略有不同。以紅旗標準鏡片為例,與同規格的徠卡鏡片相比,透光率約為1/3曝光量,透射光略偏黃。不過這些鏡頭畢竟是中國人自己做的,是當時國產135相機的頂級品質鏡頭。它們還是國內外藏家追捧的珍品,與機身壹起成為大陸相機的“第二收藏”。產業的發展依賴於技術的積累,而這種積累來自於產業文化的傳承和市場競爭中的磨煉。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行業都走這條路,比如航空航天、軍工。當定位於國家戰略層面時,這些產業在具備壹定條件(包括政治意願、經濟基礎、知識儲備等)後,可能會實現跨越式發展。),但這顯然不是壹個國家整體產業結構的正常發展路徑。相機制造是集精密儀器制造、精密電子、光學於壹體的高端產業,但同時又是壹個必須依靠市場才能發展壯大的產業。大部分相機最終都是作為消費品來消費的,所以相機行業的發展不能指望國家從戰略角度來扶持。換句話說,中國作為壹個工業文化底蘊薄弱的國家,現階段不可能發展出具有技術競爭力的相機產業,但我們確實憑借勞動力優勢發展出了龐大的相機制造業(當然技術是別人的)。
其實德國相機被很多國家抄襲,只是抄襲的出發點不同,最後的結果也不壹樣。但有壹個基本規律是,工業文明積累越多的國家,模仿水平越高;越經歷市場競爭的模仿,越有發展的後勁。可以舉個例子。
蘇聯是德國相機的模仿大戶,在光學基礎研究領域很強,但工業傳統基礎薄弱。它可以用高度集權的體制做幾件輝煌的事情,但它在所有事情上都沒有實力。蘇聯對德國相機的模仿基本上是減法模仿,就是把那些高難度的動作去掉,把簡單的留下來做。這也是無奈之舉,畢竟技術基礎達不到。幸運的是,在壹次世界大戰中,蘇聯人轉移了他們所有的德國財產。在斯大林的親自關心下,出現了蘇聯最成功的仿制品——基輔4。但是制度決定壹切。沒有市場競爭的考驗,基輔4只是曇花壹現。最初的基輔-4相機是在被俘的德國技術人員的監督下,完全用繳獲的康泰士零件組裝而成的,也是基輔機型中產品質量最好的。隨著德國零件的使用,基輔相機的質量開始下降。最後蘇聯整個相機行業都沒有起色,最後淪落到鋪貨的地步。
英國作為工業革命的發源地,有著優良的工業傳統,在仿制德國相機方面自然有自己的特色。英國曾經是制造業大國,但從19世紀末開始逐漸被德國趕超。我個人認為英國制造業的衰落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英國人不善於在質量和成本之間尋找平衡。可以說,在某些行業,德國制造業對英國制造業的影響,就像日本制造業對德國制造業的影響壹樣。說白了,競爭力就是技術優勢加上成本控制,或者說在任何壹個方面都處於壟斷地位。二戰後,歐洲國家國力不足,不得不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限制德國相機進入英國。但是英國社會(尤其是國防和科研部門)需要優秀的相機。沒有辦法。奉行貿易自由化的英國為了省錢,不得不自己制造相機。模仿的模特是徠卡·3B。畢竟姜是老的辣。沒想到,英國人做的仿制品突然走得太遠了。生產的Reed相機實際上在技術水平、材料和性能方面超過了徠卡,但成本很高。隨著馬歇爾計劃的實施,歐洲國家的經濟狀況明顯好轉,外匯和出口管制被取消。英國人不擅長成本控制,模仿之路沒走多久。著名的庫克鏡頭至今仍被1913設計制造的磨床打磨,可見其深厚的工業積澱。
日本應該是亞洲最有工業傳統的國家。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決定在工業上恭恭敬敬地向西方學習,並引入了壹個非常重要的制度——市場競爭。可以說,日本的相機產業是從向德國學習和市場競爭開始的。前者為日本相機行業提供技術積累,後者讓日本相機行業看清發展方向。正是在這兩個方面,日本形成了自己的優勢。二戰結束後,日本迅速搶占了美國這個大客戶。雖然產品質量和德國不壹樣,但是價格優勢完全可以彌補。不同於對蘇聯的模仿,對日本的模仿是加法,在德國原型的基礎上不斷嘗試添加新的功能。隨著技術積累的增加,技術也越來越成熟。於是,原來的高手紛紛倒下,日本卻成了相機界的霸主。即使在今天,日本的相機行業仍然秉承著重視技術研發和相互競爭的傳統(德國公司特別註意避免相互競爭),從而變得越來越勇敢。
最後,回到我們的《紅旗20》。70年代初(1971),國內唯壹的徠卡M型復印機紅旗20誕生了。它具有與原型相同的範圍聯動可互換鏡頭系統,相似的機械結構,以及相同的鏡頭支架。此外,每臺相機的產量非常小,這使得紅旗20相機成為中國傳統手動旁軸相機制造的巔峰之作。因此,日本著名的AJCC相機收藏家三郎太·呂田在他的《中國古典相機的故事》壹書中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第壹階段從1956開始,在天津、北京、上海、福州、廣州、哈爾濱、杭州建立了七家相機廠。1956年,“達賴”牌相機問世。1958,北京抄襲前蘇聯“卓爾基”,天津抄襲德國“阿泰薩”形成幸福-1模式,上海抄襲“徠卡”-1模式形成上海58-1模式。量產後改為上海58-II型,上海趙昌還研發了海鷗4。1964年,上照廠開始研發海鷗DF 135單反相機,模仿美能達SR-1,1971年開始銷售。1971年11月,海鷗DF-1出來了。
第二階段,65438年至0973年,常州、無錫、蘇州、丹東、青島五家相機廠成立,哈爾濱電表儀器廠、江西光學儀器廠、永光廠、廣金廠、明光儀器廠開始兼營相機生產。1973年四川華雲等五家光學廠聯合研制珠江S-201單反相機,1978年定型。機械工業部哈爾濱電表儀器廠同時研制出孔雀DF單反相機。
第三階段,65438年至0978年,武漢照相機廠和寧波華光照相機廠、北京華北光學儀器廠、南京3304總政廠、西北光學儀器廠、河南廣韻廠、無錫湖光儀器廠、湖北華中精密儀器廠、寧江機械廠、甘肅光學儀器廠、上海第二光學儀器廠、上海光耀燈具廠開始兼營照相機生產。1978年,機械工業部儀器局成立鳳凰系列相機聯合設計組,開始研制JG系列帶電測光或電子快門自動光圈相機,其中JG301型號1978開始設計,1979通過定型鑒定,1981正式投產。JG302的設計基於西德Optima 535相機的電子程序快門設計,曝光範圍為EV-1 ~ 18。JG303M型號65438+於0980年下半年設計,0983年3月通過定型鑒定。設計參考了賓得ME和Chinon CM4相機。其結構和功能已達到國外80年代水平,是DF相機的更新換代產品。其50mm/F1.4大光圈的標準鏡頭為1 ~ 655。JG304-A型號參考柯尼卡、理光、富士、奇農塑料相機的設計,內置閃光燈。JG304-C是304系列產品中最通用的型號。其設計主要參考日本美能達SD相機,內在質量和外觀水平都達到了當時日本產品的水平。這期間,華山35DF-S單反相機在1981年開始研發,1985年問世;1984年,長城PF-1單反相機通過設計審批;海鷗DF-3 TTL相機的設計和定型:明光廠和廣金廠聯合推出明嘉MC-K1000和金都S-207。相機專用電路方面,電子快門集成電路由65438-0976國內研制,電子程序快門集成電路由兵器工業第207研究所65438-0980研制。電子程序快門集成電路先後由湖北襄樊儀表元件廠、上海鐘表元件廠和上海無線電七廠研制。到1983,國內相機生產企業(含兼職生產企業)34家,已鑒定生產相機45種,其中120相機20種,135相機25種。35種是國外50年代水平的產品,10種是由1978發展而來的電測光相機。到1985,全國相機產量為1.8萬。這壹時期,由於國家長期處於計劃經濟,國內商品供不應求,相機市場長期處於賣方市場,相機供不應求,相機廠欣欣向榮。相機廠本該借此機會加快新產品開發,卻忽視了相機技術的更新,因循守舊。從1983到1987,這五年間,中國的相機廠商及其相機規格幾乎沒有變化,使得相機廠在進入88年後突然陷入了極其困難的境地。
第四階段從1988開始。這壹時期相機行業跌宕起伏,進口相機充斥水貨,相機技術停滯不前,廠商處於摸索、徘徊、迷茫的狀態。進入“75”時期後,135機械平視相機成為市場上的緊俏商品,有壹段時間供不應求。但隨著消費者對相機性能要求的提高和進口相機的湧入,性能優異的電子自動相機被普遍接受,使得國產135平視相機供大於求;此外,由於原材料、零部件、設備、工具、模具、檢測儀器等基礎產業以及科研試制、教育、行業規劃政策等相關機構未能建立起來,產品無替代、品種間矛盾突出,廠家處於極其困難的狀態。1989之前,相機行業大部分企業投入大量資金和技術力量研發塑料相機,但幾乎全軍覆沒。這主要是因為技術落後,管理效率低,工藝紀律不嚴,員工不負責任,工作質量差,急功近利,不重視產品質量和企業信譽。1989下半年以來,由於國家宏觀調控消費需求過大,大量走私逃稅的洋貨進入市場,進口生產線組裝的相機銷售陷入困境。
第五階段從1993開始,相機行業開始復蘇,市場競爭異常激烈。1992年初,河南華夏光電儀器廠在華夏841相機的基礎上引進了華夏843相機。鏡片為六片式、四組、雙高斯對稱鏡片,分頻達到國家壹級標準。電子測光采用微集成電路,整個電子系統非常緊湊,具有多重曝光功能。海鷗ZQ6-35全景照相機和QCK-180全景打印機是上照廠研制的。1993年,上照廠引進了DF-300x,並在DF-300的基礎上研制生產了DF-200和DF-300m。江西光學儀器總廠推出了DC838和DC838AW單反相機和Ls930自動相機,多家企業推出了各種型號的Ls相機。今年出現了許多合資企業;江西光學儀器總廠與臺灣省拓瀚股份有限公司合資成立江蕙攝影器材有限公司,北京照相機總廠與香港寶源(中國)光學工業有限公司合資成立北京趙蓓寶源光學工業有限公司,常州照相機總廠與香港豐達儀器有限公司合資成立長風照相機有限公司,蘇州照相機總廠與香港華博實業有限公司等四方投資成立蘇州億利發照相機有限公司, 上照廠和普賴爾照相機有限公司,青島照相機總廠與臺灣省青藤照相機公司合作,甘肅光學儀器工業公司與日本賓得公司合作生產。 1994年8月,浙江上虞鐵機攝影中心推出“神龍”120單鏡頭反光座機。從65438到0995,浙江大學國家光學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韓國設計了FF-222S相機。1997,江西鳳凰光學儀器(集團)有限公司解決了變焦鏡頭關鍵部位的加工難題:用光學平面硬膜工藝代替傳統鍍膜工藝,應用和普及CAD技術,縮短產品設計和模具制造周期,完成重大光學改造,促進光學塑化和非球化。1998年,上海海鷗照相機有限公司慶祝成立40周年,推出數碼相機DC-33。杭州攝影機械研究所與日本尼康公司合作成立亞航公司。這期間通過產品結構的調整,生產的產品更加貼近市場,照相機械產品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更加適合消費者的要求。平視取景器相機基本可以滿足不同需求層次的要求,但目前單反相機的水平僅限於中低檔,壹些高需求的專業相機和自動單反相機目前還達不到要求。到1998,據不完全統計,從事攝影機械產品生產的企業有111家,照相機生產企業26家,彩色膠卷加工。
上海海鷗照相機廠
1957年,上海58-1相機在上海四川中路羅惠公司的壹間閣樓裏研制出來,拉開了中國相機生產的大幕。60年代初,上照廠設計生產了“上海4型”雙反相機、“203”相機、DF單反相機,並開始出口1964四種型號的120雙反相機,改變了我國相機只進口不出口的局面。70年代初,上海照相機廠在松江中山東路70號新建。DF-1ETM內置測光相機1985研制成功;此後,DF-300單反相機被引進和生產。經過漫長而艱難的時期,1996於10年4月轉制為上海海鷗照相機廠,原海鷗公司由1997轉制為上海海鷗照相機有限公司,形成了DF300窗簾式快門和DF200鋼制快門兩大系列,並開發了系列鏡頭。
江西光學儀器總廠
1965江西省光學儀器總廠成立於大茂山區。1969基建完成後,由上海照相機二廠、上海電影機械廠、南京光學儀器廠、南京測繪儀器廠、南京模具廠組成。搬遷改造從1981貸款開始,1988完成大茅山區到上饒市的搬遷工程。80年代生產的鳳凰205相機暢銷大江南北。1990年7月開發單反相機,1992年6月開發DC303單反相機,438+0993年6月與日本精工公司合作生產電子鋼快門,438+095年6月開發DC818相機和28 ~。1996年開發出壹次性相機,出口美國。1997年DC 828 ~ DC 858相機上市,變焦鏡頭組為18-28mm、28-105mm、28-135mm、28-200 mm、28-200mm,全自動相機PH8BF、PH280、PH380、PH480於1998年2月上市
甘肅光學儀器工業公司
成立於1966,是由南京、上海、哈爾濱電影機械廠、陜西儀表總廠聯合搬遷的三線企業。從1979開始生產JG304程序快門相機,從1988開始生產JG系列相機,從1991開始生產PG系列相機。贛光公司已成為亞洲壹流水平的超大型光學鏡片加工企業。
重慶明佳光電儀器廠
1972研制生產梅朵牌135單反相機,80年代初開始生產S-201相機,80年代中期生產珠江S-207內測光單反相機。目前正在進行明家MAE1900高檔單反相機的研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