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電影天堂 - 赤壁之戰關於周瑜的評論?

赤壁之戰關於周瑜的評論?

  在赤壁之戰的戰前階段,周瑜是真正促成孫權決心抗曹的人。

諸葛亮受使來到柴桑,激怒孫權好勝之心。魯肅以務實的態度分析了降而必亡的道理。但最後促使孫權下決心的,是周瑜壹番力排眾議的言論。這番話真是言議風發、慷慨不曲,周瑜的才氣、謀略從中可見壹斑:

“操雖讬名漢相,其實漢賊也。將軍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據江東,地方數千裏,兵精足用,英雄樂業,尚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況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請為將軍籌之:今使北土已安,操無內憂,能曠日持久,來爭疆埸,又能與我校勝負於船楫(可)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後患。且舍鞍馬,仗舟楫,與吳越爭衡,本非中國所長。又今盛寒,馬無槁草,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不習水土,必生疾病。此數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將軍禽操,宜在今日。瑜請得精兵三萬人,進住夏口,保為將軍破之。”

●周瑜先為抗曹出兵“正名”

這番話中,周瑜把曹操定位成“漢賊”,提出“為漢家除殘去穢”。使得抗曹成為出師有名,以順誅逆的軍事行動。

對此,民國學者祥夢庵曾評道,周瑜之高雅處,也是周瑜與魯肅最大的不同,就是“從不說悖漢的話”。本人很贊同這種評價。觀《三國誌》,周瑜每在孫權面前獻計建策,總以“滅曹清漢祚”為核心思想。而魯肅所規所謀,總是從孫權集團的實際利益出發,“帝號”掛在嘴邊。這不僅反映出周瑜、魯肅兩人在器局和情操上的差異,也體現出周瑜在漢室利益和江東利益之間,壹直巧妙地把握其度。所以,周瑜的“赤壁戰前議”,首先做到的是賦予東吳出兵在道義上保證。

●周瑜分析了曹操必敗東吳必勝的理由

當時曹軍占有絕對優勢,在吳人看來似乎是不可戰勝的敵人,唯有周瑜計出眾人、專明獨斷,看出曹軍的可敗之處。《三國演義》評書裏說諸葛亮“能掐會算”,而實際上,周瑜的預見性才真正令人驚嘆。戰事的發展果然如同周瑜戰前之議:曹軍不習水戰,初次遭遇便“引退江北”,而後果如周瑜所料發生疾疫。也同樣如周瑜事先保證的,周瑜果然以以不足三萬之兵為孫權大破曹操。

●富於感染力演說鼓動了孫權的決心

周瑜短短壹生,留下的文字議論,只有兩封書信、三段議說,即“作徒備置吳疏”、“臨終上疏”、“不質子議”、“赤壁戰前議”、“取蜀議”。這兩疏三議,不僅是周瑜壹生謀略的概括,也體現出周瑜的語言藝術。周瑜精通音樂,這使得他的言辭充分感染力、鼓動力,也體現出韜勇抗威、不畏強敵的的謀略風格。智略過人的謀劃,加上動人的演說方式,周瑜壹生屢次說服孫權聽從他的建議。

不僅如此,周瑜抗曹必勝的信心更是令人慨嘆。海外華人史學家黎東方老先生在《細說三國》壹書說贊嘆:“好周瑜!這‘操自送死’四個字,是何等的雄壯!周瑜,妳真不愧為周瑜!當時,整個江東,整個中國,有沒有另壹個人,敢能說,曹操是來送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