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衿語
“夜鶯”除了是壹種鳥類的名字,似乎還是壹個常常被當做代號的名字。
是語文課本裏《夜鶯的歌聲》,是諜戰片中的某位特工,或是某壹次精心策劃的秘密行動。
夜鶯,在寂靜的暗夜裏唱歌。有多少人知道,它還象征著自由的生活,和對自由世界的渴望?
在2022年伊始的這兩天,我看完了壹本厚厚的小說,它的名字就叫《夜鶯》。
在夜深人靜裏,跟隨作者筆下的故事,穿過時光隧道,回到那個歷史中的至暗時刻——二戰。
撥開濃重的硝煙,感動於戰爭年代大背景下,如螻蟻般茍活其中的個人的渺小和強大。
幾度無聲落淚,內心久久難以平復。
上壹次讓我有同樣沈重感的壹部作品,我想應該就是《辛德勒的名單》。而這本《夜鶯》,有人稱之為女版的《辛德勒名單》,確實壹點都不為過。
本書作者是美國作家克裏斯汀·漢娜,曾出版過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暢銷50個國家和地區,累積銷量破2000萬冊,比肩J.K羅琳和卡勒德·胡賽尼等知名作家。
而這本《夜鶯》可以說是她最重要的作品,壹出版就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並成功提名2017年國際都柏林文學獎。
其電影版也已經敲定,將會由好萊塢姐妹花範寧姐妹出演兩位女主角。想必會讓人非常期待。
這是壹個真實再現二戰陰影籠罩下,普通民眾生存狀態的悲傷故事。
戰火的蔓延和法軍的失利,讓1940的法國逐漸變得面目全非,納粹的旗幟在埃菲爾鐵塔上飄揚,德軍的鐵騎踏進了鄉間的農舍,寧靜的日子壹去不復返。
姐姐薇安原本擁有著幸福的家庭,她溫順謙和,悉心經營來之不易的生活。
妹妹伊莎貝爾年輕氣盛,失去母親又被父親放棄的她,從小就懂得不向挫折低頭。
面對戰爭和納粹的滲透,伊莎貝爾始終不放棄抗爭的決心,而薇安只希望壹家人能平安度日,為此她們分歧不斷,矛盾重重。
性格迥異的兩姐妹最終做出不同的選擇,也迎向了各自的命運。
在面對道德良知和生死抉擇的困境時,她們用自己的方式保護自己,救助他人。用相互背離卻牢不可破的愛,照亮彼此人生至暗時刻的光。
作者對日常生活的入微描寫,對人物內心的深度刻畫,以及對迫害場景的真實重現,無不讓人感到撕裂和震撼。
戰爭的觸角,或許早在壹戰時期就已伸向兩姐妹的人生。
戰後歸來的父親性情大變,昔日的浪漫文人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沈默和逃避。母親的離世,直接導致父親把兩姐妹寄養在別家。
從小就滋生的被遺棄感,令兩姐妹都對父親充滿怨恨和鄙夷。
妹妹伊莎貝爾從不掩飾自己的內心,輕率魯莽精力無窮,但卻頑強堅韌,積極奮進,意誌堅定。
“她總是在反抗。有人拋下她,她就跟上去。有人叫她不該做某件事,她就照做不誤。她始終把每壹個障礙變成良機。”
面對德軍的入侵和占領,她桀驁不馴拍案而起,用實際行動以身試險,加入反抗組織。
她不怕艱難險阻,歷經磨難,壹次又壹次地翻越寒氣逼人的邊界山脈,護送117位盟軍受傷飛行員,尋求鄰國的庇護而獲新生。
她是冒著生命危險的“擺渡人”,是那只在黑夜裏引吭高歌的美麗“夜鶯”。
卻也是那個被抓捕後,在集中營裏受盡百般淩辱和殘害,憑借頑強意誌力熬到重獲自由後,終究抵抗不了死神牽引,生命定格在花樣年華的少女伊莎貝爾。
與伊莎貝爾叛逆反抗的性格截然相反的,是姐姐薇安的謹小慎微。
比妹妹年長幾歲的薇安,逃離被父親遺棄而產生的無助感的方式,是在16歲的時候便墜入愛河,與壹心壹意愛她顧家的安托萬結婚,生下女兒蘇菲,築起了自己愛的港灣。
她所有的安全感都在於家庭完整的歸屬感。然而戰爭打破了她平靜的生活,甚至走向支離破碎。
丈夫應征入伍,生死未蔔,歸來遙遙無期。德國軍官入住家中,讓每壹天都變得如履薄冰。為了保護女兒,她謹言慎行,而這也正是妹妹無法茍同的態度。
然而,當最好的朋友因為是猶太人而遭到威脅,女兒被殺害,自己被遣送集中營後,盡管依然感到脆弱畏懼,但她心底的憤怒開始覺醒。
“雖然擔心危機蘇菲的性命,但忽然之間,她更擔心讓女兒在這樣的世界長大——好人袖手旁觀,任由惡人作孽;善良的女人可能背棄需要救助的朋友。”
在看到越來越多越過分的邪惡行徑之後,薇安從壹棵隨波逐流的浮萍,變得有了方向有了掌控它的力量。
她用自己的方式,暗中藏匿保護了19名猶太小孩,為了這些孩子的安全,她面對蓋世太保的身心侵犯,而忍辱負重。
如果說伊莎貝爾是那只勇敢振翅的“夜鶯”,那薇安就是張開翅膀護雛的另壹只“夜鶯”。
像英雄壹樣慷慨赴死是偉大,像平凡人壹樣忍辱生存是另壹種偉大。?
戰亂年代的人性,往往被情感與理智、道德與大義拉扯得生疼。
伊莎貝爾和賈約丹的愛情,讓人看得隱隱作痛,心生惋惜。
年輕男女在誌同道合路上的萍水相逢,壹見鐘情,而燃眉的戰火讓男孩把不敢說出的愛化作暗中的屢屢保護。
女孩的無畏體現在愛裏,便是渴求得到回應和珍惜在壹起的壹分壹秒。
“他們的生命中充滿太多風險,墜入愛河或許是最危險的選擇。
她只知道在這個可怕、駭人的世界,她與他不期而遇。而她不願再放手。
他們永遠沒有時間。沒辦法追求、戀愛、結婚,說不定沒有明天。”
每壹次見面都可能是最後壹次。直到被捕,集中營裏非人生活的每壹天裏,對愛和自由的信念,始終支撐著伊莎貝爾頑強的抗爭。
在生命的最後,和日思夜想的人重聚相擁,如果時間能夠定格,那就是永恒了吧。
“她終於為了壹切而哭——她的痛苦、失落、恐懼、憤怒,她自己、他們眾人在戰火中經歷的壹切,她親眼見證、永難擺脫的邪惡,她心中的驚恐,她為了生存不得不做出的種種犧牲……”
薇安和德國軍官貝克之間的微妙情感,也是讓人不勝唏噓。
貝克入住薇安家裏後,他的彬彬有禮,細致入微的關懷,竭盡所能地保護薇安母女不受牽連,讓孤苦無助的薇安常常忘記了他的國籍和身份。
在他們之間,橫亙著的是道德、理智、敵我和生死的鴻溝。
也正是因為這些的存在,在貝克和伊莎貝爾不可避免地站在對立面的時刻,薇安為了救妹妹,親手殺害了這個讓她有點動心的貝克中尉。
愛情如此,戰火中的親情和友情也在煉獄中,焦灼而堅韌。
父親為了拯救伊莎貝爾,認下了“夜鶯”的身份,兩姐妹終於知道父親的決絕和懦弱回避,是因為他的戰爭陰影以及秘密工作,是為了讓她們與危險隔離,是為了保護壹直深愛著的女兒。
同樣的,薇安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所做出的犧牲,女兒蘇菲也曾經鄙視和懊惱,最終愛和信任讓彼此相互理解和救贖。
而薇安終其壹生守住的秘密,那個本不該出現的兒子,也正是內心鬥爭後的結果。
因為愛的力量遠勝於恨,否則我們就沒有未來。
薇安與閨蜜蕾秋的相互扶持,伊莎貝爾與戰友們的守望相助,在戰火紛飛的歲月中,是用生命和希望澆築的鋼鐵情誼。
戰爭對家國的破壞,納粹對猶太人的殘害,集中營裏暗無天日的身心摧殘,都在本書中壹壹呈現。
從這樣的歷史中存活下來的人們,想要走出這張巨大的陰影,試問該有多難?
看到穿插其中的第壹人稱敘事角度的篇章時,我壹直以為這是伊莎貝爾,握著壹張戰後50周年重聚的邀請函,遲疑著是否要回巴黎見見那些曾經並肩作戰的夥伴和家屬。
直到看到最後,才發現她是姐姐薇安。
有時候,活下來的人需要更大的勇氣和信念支撐,對抗那些隨時翻滾而來的悲慟記憶,以及面對往後余生的生命重建。
“如果在我漫長的壹生中曾學到什麽,那就是愛;
愛,讓我們明白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但戰爭,讓我們看到自己真正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