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電影天堂 - 對電影《穿普拉達的魔鬼》的幾點質疑

對電影《穿普拉達的魔鬼》的幾點質疑

很多人看完都有點迷茫,我也不好意思說我也挺迷茫的。百度發現劇情介紹敷衍了事,根本無法切中要害,於是引用了壹段自己覺得還算符合的分析。(接下來,莫妮卡和索菲被稱為影片中的兩位主角)

確實死了壹個人,不難判斷是誰。莫妮卡沒死,蘇菲死了,這是理解劇情非常重要的前提。因此,看清流血的手屬於誰並正確翻譯結尾的字幕非常重要。但妳可能會問,蘇菲當初怎麽了?這是因為小莫妮卡無法接受小蘇菲已經死了的事實,或者說她真的希望蘇菲還活著,所以這些年來她壹直把自己當成蘇菲。註意,她認為自己是索菲而不是蘇菲。長大後,她也有了丈夫、兩個孩子、壹位母親和壹份作家的工作。但這壹切都因為工作不盡人意而改變了。

精神上的壓抑逐漸觸動了她記憶深處脆弱的神經。她開始發現自己似乎是照片中的另壹張臉,她的視線中總是有壹個小女孩,甚至做噩夢。在這樣混亂的精神狀態下,脾氣自然不好,家庭生活也出現了問題。丈夫提出分居。她去找她媽媽,但她不在家。她去了賭場,忙著打牌,沒理她。就這樣,精神越來越緊張,當她極度緊張和脆弱時,她越能感受到被埋藏已久的真實自我,所以她覺得自己的臉在變,在變,直到她打開鏡子,發現自己完全變成了另壹個女人的臉。

在這個過程中,有三個人物需要說明。首先是她的丈夫。我壹開始不明白為什麽我看著她的丈夫變成了另壹個男人。後來我才知道,壹開始出現的那個男人也被莫妮卡“對待”得就像蘇菲是她自己壹樣。那個人實際上是莫妮卡的親生哥哥。童年時給她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那張臉壹直跟隨她進入她的生活,並被視為她的丈夫。事實上,她的丈夫是和她壹樣的另壹張臉,也就是後來把她趕到父母家的那張臉。而她的母親,壹開始出現的那張臉也是她童年時母親的臉,那只是她記得的。事實上,和她住在壹起的是白發蒼蒼的養母。突然出現在她視線裏的小女孩,是童年的自己,是壹種印象。她並不真實存在,只是象征著她的記憶。這就是為什麽她後來跟著小女孩,實際上是跟著自己的記憶。前壹天晚上做噩夢拖著她的小女孩也是她的記憶。

在養母家,她發現了壹張自己小時候的照片。上面有她自己的母親,所以有壹個情節是她後來去她的家鄉找她。養母為什麽鎖門不讓她走?事實上,她害怕見到親生母親後就不回來了。畢竟養母對她有很深的感情。

最後,她找到了照片中的地方,但她的親生母親假裝沒有認出她。那個被她“當成”丈夫面孔的男人後來去酒店找她。她仍然把他當成自己的丈夫,但這個男人只是覺得她看起來像她童年時死去的姐姐。

小女孩又出現了,這意味著她離她的記憶更近了。於是她跟著小女孩走了,事實是她跟著記憶壹步步走進了童年的家。回到那時,回到事故現場。她,她的養母在車禍中幸存下來,但小索菲和她的養父去世了。小索菲是小莫妮卡心愛的妹妹,車禍時他們的手緊緊握在壹起。這場車禍極大地刺激了小莫妮卡的心智。她無法接受發生的壹切。她壹直將自己視為靈魂中的蘇菲,將童年時身邊的人視為後來身邊的人,她壹直活到了今天。

小莫妮卡在火車上換完衣服後變成了蘇菲。事實上,這壹過程象征著她在經歷了追溯自己壹生的旅程後,徹底認清了自己和索菲。她看著鏡子裏的索菲,象征著她已經將妹妹索菲的人格與自己完全分離。

回到家後,她推開門,看到丈夫和孩子,孩子叫了壹聲“媽媽”。這壹刻壹切都是真實的。她已經擺脫了心中的噩夢,重新找回了自我。最後,莫妮卡回頭看著索菲,向存在於她靈魂中的那個索菲告別。從此,蘇菲不在她的靈魂裏,而是在她的心裏,她不再把自己當作蘇菲,而是保留著對蘇菲的記憶...

雖然我也用“靈魂”這個詞來解釋它,但這個靈魂絕不是另壹個靈魂,可以解釋為“深層靈魂”。所以這絕對不是鬼片,沒有鬼。壹切都存在於主角的心理。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很有趣。比如鏡中的自我仍然作為意識存在,而照片中的自我作為事實存在,這些都是導演煞費苦心展現的細節。

補充1:

“雖然我也用‘靈魂’這個詞來解釋它,但這個靈魂絕不是另壹個靈魂,可以解釋為‘深層靈魂’。”莫妮卡的心路歷程更像是雙重人格,是壹種心理障礙,屬於精神疾病,似乎不涉及“靈魂”的範疇。

補充2:

這裏分析壹下莫妮卡的人生經歷和人物關系或許有助於理解這部電影。

影片壹開始,蘇菲在與主編的爭論中提到,她8歲前的記憶是空白的。可以推斷,這是莫妮卡被收養或發生車禍時的年齡。從那以後,她開始有雙重人格,忘記了以前的記憶。根據影片中的翻譯,餐館裏的年輕男子在與金發女郎爭吵時表示,莫妮卡是他的親生妹妹,但她的父母告訴她,莫妮卡已經去世了,因此可以確定該男子的身份。根據餐館中幾個人的表現,我們可以推斷出家庭結構是這樣的:父親是餐館老板,母親是金發女郎,年輕人是他的哥哥,莫妮卡是他的妹妹。從餐館老板對莫妮卡始終保持警惕和敵意的眼神中,我們可以看出他討厭莫妮卡。既然莫妮卡和她的哥哥是姐弟,為什麽餐館老板強迫她的生母放棄她供領養,而不是遷就她的哥哥?壹個細節給出了答案。在生母的梳妝臺前,金發女郎撫摸著莫妮卡的臉,說她看起來像她的父親。這裏提到的父親顯然不是餐廳的老板,這意味著莫妮卡不是他親生的,所以他對莫妮卡的敵意是有道理的。在我大約8歲的時候,莫妮卡走出了她的故居,她的養父母正在外面等她。基本上,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當我8歲時,餐館老板發現莫妮卡不是自己的女兒,無法容納她,所以我的母親被迫最終放棄她供收養。

小莫妮卡和她的養父母應該關系很好。在莫妮卡的記憶中,有與索菲玩耍的照片,索菲和她的養母(白發女子)有充滿愛意的眼神,包括車禍後莫妮卡和養母在床上的對話。車裏的小男孩更有可能是新家庭中的弟弟,而不是莫妮卡哥哥的幻覺(即餐廳裏的年輕人和第壹任丈夫),因為車裏的小男孩的頭平躺在莫妮卡的腿上,這更像是他哥哥對妹妹的依賴。車禍發生後立即有壹張照片,莫妮卡的左手從男孩的腿上滑落,因此看起來男孩應該是真實的而不是幻覺。蘇菲最初握著莫妮卡的手。事故發生後,裹在外面的手無法松開,這顯然表明索菲已經死亡。簡而言之,車禍後,只剩下莫妮卡和她的養母。莫妮卡躲在索菲的面具下,她的養母開始通過賭博來麻痹自己。他們都在逃避現實,但她的養母仍然愛莫妮卡如己出。

很多人說這部電影看起來很混亂。混亂的原因是導演為了放大莫妮卡內心幻覺和真實混亂的感受,直接用人物形象展現了人們心理的微妙變化。換句話說,盡管觀看者作為局外人站在壹旁,但實際看到的圖像是只能作為主角的“第壹視角”看到的圖像和情緒。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莫妮卡的“半張臉”。左臉是蘇菲的,右臉是莫妮卡的。這些都是主角自己的幻想,但看起來怪誕而現實。什麽是錯覺?什麽是真理?也許這就是導演想要達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