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後,文藝受到重視,潮劇復興。過去潮劇壹直實行兒童劇制,蕭聲、青衣、花旦都是由兒童藝人扮演。這些藝人長大後變聲了,被淘汰了,嚴重阻礙了潮劇藝術的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廢除了兒童劇制度,進行了各方面的改革,培養了壹大批優秀演員,使潮劇這門古老的藝術煥發出新的光彩。在五六十年代的黃金時代,專業和業余潮劇團近200個,第壹代“五朵金花”廣受贊譽。曾兩次在北京演出,各方好評如潮。
潮劇,因形成於廣東潮汕地區而得名,俗稱“潮調”、“陰超戲”、“白娘子戲”。明末在閩南的詔安、小蕓、平和、東山、漳浦、南靖等地廣為流傳,與梨園戲關系密切。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簡陽馬沙出版的劇本《李京記》以“春潮”的風格演唱,同時吸收了南音的音樂曲調。2006年入選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