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3歲》奏響了青春序曲的第壹個音符。七月和安生從進中學大門的那壹刻起,就成了致命的朋友。壹個沈靜如水,壹個張揚不羈,性格完全不同,卻相互吸引。
他們本以為會永遠在壹起,但青春的傷痛帶給他們的除了對同壹個男孩的愛,什麽都沒有——在18歲的時候,他們遇見了蘇家明,至此,成長的大幕拉開。
在《七月與安生》中,七月與安生友誼中的細微防範顯得格外真實動人。以前,銀幕上的年輕女性,要麽像七月壹樣順從美德,要麽叛逆張揚。
當談到性別觀念的革新所帶來的女性自我身份認同時,她們要麽用新時代的時尚來包裹倫理道德的殘余,要麽恨不得幹脆讓女性人物捧壹個波伏娃的《第二性》來彰顯現代性。
青山的原著雖然在性別觀上談不上深刻,但實際上反映了普通女孩在兩種強大的、完全不同的話語體系中的迷茫心態。曾國祥在影片中敏銳地抓住了這壹點,這大概是商業片中少有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