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冬又來孩子是乾四爺的大兒子的。
乾四爺壹家有三個兒子,壹個兒媳。雖然抗戰正進行的激烈且殘酷,但乾四爺的終極任務卻是讓乾家香火得以延續。可是,大兒子死了,二兒子離家出走抗日去了,三兒子也被抓走當了壯丁。
這讓抱孫無望的乾四爺陷入了絕望。為此,他抱怨大兒媳坤兒是個“掃把星”。他對坤兒說到:俺家這個坤兒啊,就是個克夫的命啊,老二為她跑了,老大這回又沒了,老三,也沒個著落。我們老乾家的香火喲!講真,這是全片最紮心戳肺的臺詞,卻因為很真實而讓人痛到窒息。
乾四爺對坤兒的全盤否定,坤兒對乾四爺指責的全程沈默和接受,將特殊背景下女性的地位烘托得頗為極致,坤兒“嫁夫隨夫”的命運挽歌,也就此有了雛形。
在乾四爺眼裏,坤兒就是壹個工具。起初,坤兒是生育的工具。為了讓坤兒能繼承乾家香火,乾四爺絞盡腦汁。當坤兒意外懷上老三的孩子後,坤兒又成了乾家續命的工具。當時,在乾家已經沒有了青壯勞動力的情況下,坤兒突然懷孕,就意味著乾家隱藏著什麽人,隱瞞著什麽真相。
時代的悲哀:
為了續命更為了保胎,乾四爺不惜將坤兒許配給壹個裝瘋賣傻的傻子。由此不難看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坤兒完全沒有支配自己人生與命運的自由和權利。
在這個講述著有關生存、生命的故事裏,本該掌握命運自主權的坤兒,卻始終遭受著壓迫、打擊、欺辱。這是時代的烙印,也是當時大背景下人性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