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的全部作品:《超新星紀元》、《球狀閃電》、《三體》、《流浪地球》、《鄉村教師》、《朝聞道》、《不能***存的節日》、《全頻帶阻塞幹擾》。
其中《三體》三部曲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裏程碑之作。
2015年8月23日,憑借《三體》獲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為亞洲首次獲獎。2017年6月25日,憑借《三體3:死神永生》獲得軌跡獎最佳長篇科幻小說獎。2018年11月8日,獲2018年克拉克想象力服務社會獎。
劉慈欣的創作特點
劉慈欣承襲了古典主義科幻小說中節奏緊張,情節生動的特征,並且在看似平實拙樸的語言中,濃墨重彩地渲染了科學和自然的偉大力量。
劉慈欣擅長將工業化過程和科學技術塑造成某種強大的力量,作品中洋溢著英雄主義的情懷。例如小說《流浪地球》,該作品綜合了自然災害、技術進步和人類生存的宇宙困境等宏大的主題,地球因為太陽的毀滅而必須進行逃離太陽系的悲壯遠征。
劉慈欣還擅長使用“密集敘事”和“時間跳躍”的手法,在作品中無限加快敘事的步伐,使讀者的思維無法趕超作者的思維,並在敘事過程中留下大量的時間空缺,將未來發展呈現到讀者面前的機會,產生壹種獨特的“沈舟側畔千帆過”的歷史感。
如在《地火》《吞噬者》和《夢之海》等小說中,密集化的敘事提高了作品的可讀性,還增加讀者對大自然瞬息萬變的感受,增加了讀者對科學技術應付危機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