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開始前15分鐘,其實並不好。對吳君如的感情,我忍受了。尤其是在洗衣房的那壹幕,殘疾的兒子被放在傳送帶上,然後沖著他喊“走,走”。最後奇跡出現了,孩子真的站起來了。我當時看到了,默默給片子打分,6.0。
15分鐘後,妳會發現妳豁然開朗,影片的節奏變得實用而輕盈,故事以更細膩的方式展開。有幾個細節相當感人:
1.主角蘇華偉的媽媽決定生二胎,這樣以後就有人照顧他了。這對弟弟不公平,但也可能是現實的選擇。
2.電影給了很多蘇媽媽給蘇華偉剪腳趾甲的鏡頭。壹開始我以為是為了表達媽媽對兒子的愛。後來發現更深層次的原因是蘇華偉剪不了腳趾甲。
蘇華偉第壹次被帶到操場跑道,忍不住和其他隊員壹起跑。這個鏡頭對我觸動很大,我感到壹種使命感,好像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方式。
4.蘇的媽媽和蘇華偉吵架的時候,蘇說沒有人會怪壹個殘疾人,因為殘疾是天生的,但是大家都會怪殘疾人的媽媽。這句話在某些層面上反映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