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早年寫過《風月寶鑒》,就是《紅樓夢》的初稿。 “《紅樓夢》壹書,曹雪芹雖有誌於作壹百二十回,書未成即逝矣。諸家所藏抄本八十回書及八十回書後之目錄,率大同小異者,蓋因雪芹改《風月寶鑒》數次,始成此書,抄家各於其所改前後第幾次者,分得不同,故今所藏諸稿本未能畫壹耳。此書由來非世間完物也。”見裕瑞《棗窗閑筆》。裕瑞還聽他的“前輩姻親”講過曹雪芹的逸事,所以這個《紅樓夢》由《風月寶鑒》刪改而來的介紹應該也是有根據的。“前輩姻親”也不知究竟指誰。並且,裕瑞是永忠的外甥。永忠“因墨香而得觀《紅樓夢》”(該詩稱:“可恨同時不相識,幾回掩卷哭曹侯。”可知永忠在雪芹生前未與他有直接交往)。而墨香是敦敏、敦誠的叔父。敦敏、敦誠則是曹雪芹的好友。可見,裕瑞並非只有“前輩姻親”這壹條途徑可以了解曹雪芹撰寫紅樓夢的情況。而且,從壹條途徑了解後,還可以從另壹途徑加以核實。
《紅樓夢》區別於其他歷史小說的最突出特點,便是“壹喉二歌”。表面上這是壹部小說,實際上是壹部野史。而迫於當時的歷史環境,作者不得不用小說作掩護,將歷史隱於其中。小說開頭說所,《石頭記》曾名《風月寶鑒》,霍氏姐弟認為,賈瑞臨終手中所持的“風月寶鑒”,正好是對這本書既形象又具體的壹部比喻。風月寶鑒的正面,描寫的是風月繁華、溫柔富貴、兒女情長的風月小說,而風月寶鑒的背面,則是白骨粼粼、血淚斑斑的歷史——壹部隱於小說中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