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免費電影 - 為什麽奧斯卡不青睞商業片?

為什麽奧斯卡不青睞商業片?

奧斯卡主要還是面向好萊塢電影,而好萊塢電影並不太能適用「商業片」和「藝術片」的區分,所以我就當這個問題問的是:為什麽奧斯卡不青睞高票房電影?

奧斯卡是否不青睞高票房電影,如果查看最近這些年的奧斯卡獲獎名單,似乎這個論斷是能成立的:獲得最重要幾個獎項的影片,票房成績大都壹般,而每年雄踞票房排行榜前列的以華麗視覺為賣點的特效大片,都很難拿到奧斯卡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及男女主演等獎項,通常它們只能在技術獎項同病相憐——而技術獎項得到的關註度明顯偏低,被外界認為是相對次要的獎項。這種現象年年如此,仿佛天經地義,可是,在好萊塢的歷史上,高票房大片和奧斯卡獎並非生來就無緣彼此的。

回顧壹下歷史可知,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最賣座的影片是《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它拿到了大大小小壹籮筐的奧斯卡獎。此外《壹夜風流》(It Happened One Night)、《歌舞大王齊格飛》(The Great Ziegfeld)等奧斯卡最佳影片得主都位居當年票房最好影片之列。

四十年代有《黃金時代》(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五十年代有《環遊地球八十天》(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戲王之王》(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桂河大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無壹不是以年度票房冠軍之尊加冕奧斯卡最佳影片。

六十年代因為多樣化娛樂帶來的激烈競爭,好萊塢陷入低谷,主辦奧斯卡獎的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AMPAS)更是沒了命地獎勵票房大片,像《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窈窕淑女》(My Fair Lady)、《西區故事》(West Side Story)、《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不僅斬獲幾千萬票房(擱到現在都相當於好幾億),也被當作復興好萊塢的救命稻草,眾望所歸地捧得小金人。

七十年代新壹代電影小子引領「新好萊塢」的運動,《騙中騙》(The Sting)、《教父》(The Godfather)、《法國販毒網》(The French Connection)同樣都是票房和獎項都沒錯過。

可見,在歷史上,奧斯卡獎並不歧視取得票房豐收的大片。甚至可以說,奧斯卡喜愛高票房電影。不然再反過來看,所有奧斯卡獲獎作品中,票房失敗或平庸的影片能有幾部?五十年代的《君子好逑》(Marty)可能算總票房比較低的特例了,這是壹部電視改編電影,成本非常低,所以依然算得上商業成功。

奧斯卡的變化出現在七十年代末,從此票房大片再難摸到小金人的腳趾。不妨看看好萊塢整個八十年代最賣座的幾部大片,《外星人》(E.T.)、《星球大戰》(Star

Wars)系列、《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系列、《印第安納·瓊斯》(Indiana Jones)系列、《蝙蝠俠》(Batman)、《比弗利山警探》(Beverly Hills Cop)、《窈窕淑男》(Tootsie)、《壯誌淩雲》(Top Gun)、《捉鬼敢死隊》(Ghostbusters)及阿諾德·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主演的那些動作片,它們在奧斯卡的舞臺上都不很成功。

整個八十年代,沒有壹個年度票房冠軍拿到過奧斯卡的主要獎項(非技術獎)。也正是從八十年代起,好萊塢主流電影被有意識地分成了兩類,壹類的目標是在漫長的夏季檔期掙票房,壹類則在秋冬出世,直奔獎項而去。

這個現象自然又要歸結於老生常談的《大白鯊》(Jaws,1975)和《星球大戰》(1977)。這兩部影片開啟了票房大片的新時代,從這以後,高成本影片上映時無不采用鋪天蓋地的宣傳,也盡可能追求最大面積的霸占銀幕數。在七十年代之前,壹部電影上映時最多發行幾十個拷貝,壹兩百個已經是極限,但現在呢?2、3000張銀幕同時上映已經成為慣例。這種做法有壹個原因是片方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攫取票房,如果口口相傳的評價是正,那自然錦上添花,即便口碑惡劣,第壹票已經撈回來了。《大白鯊》和《星球大戰》的出現大大提高了電影票房數字的天花板,電影和電影之間的商業價值差距被顯著拉大了。

看我上面列出來的歷史上的票房冠軍影片,幾乎什麽類型都有,歌舞片、歷史片、傳記片、黑幫片、家庭片……涵蓋了好萊塢各種常見的主流類型片種。但八十年代後最賣座的類型主要集中在魔幻、科幻、動作這幾類,也可加上恐怖片,基本都是好萊塢傳統地位不高的「二流類型」——因為這些類型在過去不是面向主流人群的,而是針對青少年亞群體,六、七十年代後青少年觀眾成長為美國電影市場上的票房主力,中老年觀眾占的比重下降,這些「二流類型」的票房也水漲船高。

然而奧斯卡獎的藝術取向和價值取向,卻是偏向成熟的中產階級趣味的,因而和上述「二流類型」有些格格不入。所謂成熟的中產趣味,要求電影具備豐滿的人物性格與流暢動人的故事,這恰恰是上述幾種所謂「二流類型」欠缺的。

隨著電腦數字技術進入電影特效的領域,科幻、動作這幾種類型也是最容易展示特效成果的片種。作為制片商,為了追求盡可能多的利潤,資本勢必流向這些曾經的「二流類型」,於是科幻片、動作片開始了對票房排行榜的常年霸占。

所以,是超級賣座巨片的出現,改變了奧斯卡的取向。

此外,影評也是較為重要的壹個影響因素。在七、八十年代的產業轉型以前,新片發行是壹個慢慢鋪開的過程,如果評論界和觀眾的反響積極,那麽就擴大上映規模,反之則無。所以影評人的筆對影片是否能獲得商業成功是很重要的。但到了《大白鯊》和《星球大戰》之後的時代,狂轟濫炸的廣告宣傳,壹部影片開畫動輒3000張銀幕,影評人的聲音就顯得很微弱了。媒體影評的好壞基本不對大片的票房成敗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但在年末,沖獎項的影片仍然較為看重評論界的態度,各家影評人協會的選擇可能會影響奧斯卡投票人其後的選擇。我們也能發現,雖然奧斯卡獲獎電影是否名副其實從來都存在爭議,但幾乎沒有過眾口壹詞的爛片笑到最後,可見投票的學院成員實際上也會受外界風評的影響隨大流。而評論界對電影的判斷更加看重其藝術價值,不太註重票房表現,他們當然也不會青睞爆米花口味的商業大片。所以,這種分化愈加確立,讓票房的歸票房,奧斯卡的歸奧斯卡吧。

不過,票房和奧斯卡合流的個案也並不是沒有,最典型的例子是《阿甘正傳》(Forrest Gump),這部影片感動了全美國人,橫掃各大獎項,同時又是北美年度票房榜冠軍。它雖然不是科幻片、動作片,但同樣以特效作為賣點,例如阿甘與肯尼迪總統的握手鏡頭被有意識地作為噱頭大加宣傳;同時歷史傳記片的類型身份避免了它在奧斯卡的擂臺上淪為二等選手。

三年後的《泰坦尼克號》(Titanic)的核心吸引力仍然是特效打造的大船奇觀,但纏綿悱惻的愛情悲劇也勉強堵住了壹部分指責它過於空洞、賣弄的批評。這部影片的營銷空前成功,連續霸占北美票房排行榜多周,壹舉打破《星球大戰》保持多年的歷史冠軍記錄,終於,長達半年的話題轟動效應,讓奧斯卡投票人終於將大獎拱手相送,盡管論成色質地,《泰坦尼克號》還是更靠近大片那壹路。

進入新世紀後,小成本獨立電影時而以黑馬之姿問鼎奧斯卡,但在商業上它們頂多只是取得中等程度的成功。合流的成功案例也有,譬如《指環王》(The Lord of the Rings),更有意義的壹點是,它捎帶提升了幻想類型在奧斯卡競技場上的地位。

再往後看,《阿凡達》(Avatar)在奧斯卡上失利就並不奇怪了,即使是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也難將《泰坦尼克號》的歷史再演壹遍。在可預期的將來,年度票房冠軍和奧斯卡最佳影片重合的機會也許就是十年壹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