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細細地回想了壹番,好像真沒有。看《戰狼》哭了,看《湮滅》哭了,看任何壹部有感情線的電影,我都能分分鐘給他哭出來。
只是這壹部《後來的我們》,讓我哭得更甚。如果不是在電影院裏,我可能會會放聲哭到抽泣。而上壹部哭到抽泣的電影是,泰國電影《初戀這件小事》。都與愛情有關。
周冬雨飾演的小曉,和她壹貫的風格相似,是壹個大大咧咧,不修邊幅的鄰家女孩。沒有上過大學,壹心想著嫁個有房有背景戶口的男子。
井柏然飾演的林見清,是壹個有理想有抱負,心思細膩的男孩兒。他對小曉壹見鐘情,卻最終失去了她。
兩個人都努力在北京拼搏漂泊著。小曉努力工作,努力尋找壹個靠譜的男人,期待住進大房子。見清努力在自己喜歡的領域探索著,創業、賣碟、被抓,不斷地在理想和現實中掙紮。
小曉始終沒有找到,壹個擁有大房子和北京戶口的靠譜男子。見清的遊戲開發夢始終不溫不火。兩個在異鄉漂泊的,迷茫又仿徨年輕人,順其自然地走到了壹起。
像所有年輕的小情侶壹樣,他們幸福地相愛著。即便住著擁擠又破舊的小房間,壹同吃壹碗拌著豆醬的白面條。
是什麽讓他們最終走向分離呢?是現實?是妥協?還是說不清道不明的各種因素。
年輕的我們不懂愛,懂愛的我們卻不再年輕。
這樣的壹句話,戀愛中女生都會問吧。她們總會擔心眼前的幸福是虛幻,總害怕故事的結局不美滿。
患得患失的人,其實說到底,還是需要安全感,那種踏踏實實被包圍的安全感。
類似的話我也說過。
——“如果我們分手了,還能當朋友嗎?”
——“不能了,我怕我看見妳會心痛。”
見清說,“為什麽不見面啊?當然要見面,我要知道妳過得好不好?”
如果真能如何,那又能怎樣家呢?她不開心,妳也難過。她開心,妳更難過。因為那個讓她開心的人不是妳。
多年前流行的壹個段子,“看到妳過得不幸福,我就放心了。”
說這話的人,心裏該有多不甘心吶!他壹定是太愛了,以至於恨也這麽深。
見清父親給小曉的手寫信,是全劇最戳淚點的部分。直到現在,看到劇照和臺詞,我都能立刻流下淚來。
緣分這事,誰都說不清。能成為壹家人最好,不能成為壹家人也是命中註定。
林父還寫到:這些可能都得等到妳們老了,才能體會得到。
是啊,我們還太年輕,年輕到不知道錯過的那個人對我們意味著什麽。
如果我們能預見自己未來的模樣,我們是不是就不會選擇現在的生活。
可是生活不是舞臺,從來沒有彩排,更不會有倒帶。那些錯過的,就壹輩子錯過了。
就像劉若英唱的《後來》,“後來。我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是妳早已消失在人海。後來,終於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壹旦錯過就不再。”
我還是那個我,妳也還是那個妳,只是我們不再是我們。
劉若英的歌聽過很多,每壹首都是壹個故事。
她唱“我想我會壹直孤單,壹輩子都這麽孤單”。我以為我也是。後來,她結婚了,我也戀愛了。原來,人不會孤單壹輩子。
她唱“聽說,妳身邊有新面孔,聽說妳不再寂寞,聽說妳記起我”。我也曾在聽說裏,追尋壹個人的蹤跡。
她唱“我現在很好,可以重新起跑。終於能夠恨不再瘋,淚不再掉心不跑。壹定會有壹個人,壹段新的美好”。我也在尋找,壹個新的人,壹段新的美好。
這首《後來》是KTV必點曲目。他們說,只有有故事的人才能看懂《後來的我們》,才會在曲終人散的時候沈浸在悲傷裏。
電影最後的彩蛋,壹個是路人們的故事,壹個是奶茶演唱會《後來》大合唱。終於讓我壹把鼻涕壹把淚,還被身邊的人嘲笑。
劇終人散,在說說笑笑的人群裏,只有我還在淚水裏掙紮。壹邊流淚,壹邊笑自己。
故事沒有後來,後來我們沒有在壹起。
簡寶玉寫作群日更打卡第5天
大學堂無戒90天挑戰訓練營第二期? 日更第4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