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免費電影 - 壹戰\二戰詳解

壹戰\二戰詳解

世界大戰

(1)世界大戰,是對立的國家集團之間進行的全球性戰爭,是帝國主義的產物。它是進入帝國主義時代以來出現的壹種特殊的社會現象。在帝國主義時代初期,已經發生過兩次世界大戰,都是由帝國主義列強為重新瓜分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導致的。交戰雙方為了達成各自的戰爭目的,傾註國力,以武裝鬥爭為主,在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外交等戰線上展開了激烈的大搏鬥,戰爭規模、消耗與危害,都是史無前例的,給世界人民造成了極大的災難。

早在1887年,恩格斯在分析資本主義的發展規律時就預測到,資本主義的發展,在其爭霸世界的鬥爭中,必然會導致“空前規模和空前激烈的世界戰爭”,首次提出了世界性戰爭的概念,以引起世界人民的警惕和防備。帝國主義作為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從 1898年到 1914中先後在歐、美、亞三洲形成。以世界霸權和掠奪為政治內容和目的的帝國主義政策的繼續和鬥爭,終於在1914年導致了第壹次世界大戰,證明了恩格斯在 27年前的預測是正確的。1939年德、日、意法西斯集團又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世界大戰突出的特點是:

①戰爭的政治目的是爭奪世界霸權。這是由帝國主義的本質決定的。帝國主義的政治內容和目的,就是世界霸權。幾個大國都想爭奪世界霸權,這種鬥爭發展到壹定的程度,必然導致世界大戰。兩次世界大戰的發生,就是例證。

②戰爭規模大、危害大。如第壹次世界大戰,在歐、亞、非三大洲和太平洋、大西洋、地中海展開,33個國家、15億人口卷入戰爭,動員軍隊 6500萬----7000萬人,軍隊損失 3750萬人,其中亡 853萬人,居民死亡 664萬人,直接經濟損失l863億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場遍及三大洲、四大洋,84個國家約 20億人口卷入戰爭,動員軍隊 1.1億人,軍民傷亡l億余人,其中亡 5000萬人,財產損失 4萬億美元。

③戰爭引起了革命。世界戰爭奴役性、掠奪性強,弄得民不聊生,必然導致革命。如第壹次世界大戰,導致了俄國十月革命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壹個社會主義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引起的革命,出現了壹系列的社會主義國家,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壹系列國家相繼獨立,擺脫了殖民主義的統治。

④戰爭中聯盟鬥爭激烈。帝國主義發動爭奪世界霸權的世界大戰,戰爭規模和戰略目標龐大,這決定著必須擁有強大的戰爭力量。所以,必須由列強組成壹個強大的國家聯盟,才能進行世界大戰。處於防禦的壹方,也必須組成壹個強大的國家聯盟,才能對付強敵。這是自古以來爭霸戰爭的壹個重要特點。到了帝國主義時代,發動的世界大戰,這個特點就更加突出了。如以德國、奧匈帝國為主的同盟國,為進行第壹次世界大戰,先後糾集意大利(大戰爆發後退出同盟國)、土耳其、保加利亞等國***同作戰;以英、法、俄三國為核心組成協約國。兩個帝國主義國家聯盟,展開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的大搏鬥。在戰爭進程中,美國、日本、意大利、中國等25個國家先後參加了協約國。這場大戰,以同盟國各國先後投降而告終。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德、日、意軸心國組成的法西斯集團,為了進行以稱霸全球為目的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先後脅迫匈牙利、羅馬尼亞、斯洛伐克、保加利亞、克羅地亞等加入其集團作戰。為了戰勝法西斯集團,毛澤東、中國***產黨從 1936年到1941年,屢次呼籲、倡議組織國際反法西斯統壹戰線,並率先在延安組織了東方各民族反法西斯聯盟。在中國***產黨推動和中國政府的倡議下, 1941年12月23日,中、美、英在重慶召開了東亞軍事聯合會議,通過了《遠東聯合行動初步計劃》、中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中、美、英三國在重慶正式成立軍事會議,以加強對日作戰協調。1942年1月1日,由中、美、英、蘇四國領銜,26個國家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國際反法西斯統壹戰線正式形成。到 1945年 5月,先後又有 21個國家參加了該統壹戰線。這對世界人民奪取反法西斯戰爭的徹底勝利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對“世界大戰”的概念的表述不盡壹致。美軍《統帥綱要》和1962年版《作戰綱要》都把世界大戰稱為“全面戰爭”,並明確“全面戰爭”與“全面核戰爭”、“總體核戰爭”同義,是敵對核強國或聯盟使用壹切手段所進行的“不受限制”的“雙方都使用核武器襲擊對方的本土”的戰爭。前蘇聯領導人和官方著作都說:新的世界大戰是兩個“陣營之間”的“火箭核戰爭”,是“全球性的對抗”,包括武裝鬥爭、政治鬥爭、經濟鬥爭、外交鬥爭、思想鬥爭,以達到“重大政治和經濟目的”。美蘇兩大政治、軍事集團,為爭奪世界霸權,長期以來,都準備打壹場“按電鈕”式的世界核大戰。蘇聯、“華約”解體後,蘇美兩極體系崩潰,世界正向著政治、經濟多極化方向發展。中國和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的日益強大,成為維護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只要全世界人民***同努力,新的世界大戰是能夠推遲或被制止的。只有消滅了帝國主義、霸權主義,世界戰爭的根源和危險性才能徹底消除。

第壹次世界大戰

第壹次世界大戰發生在1914—1918年,它是帝國主義國家兩大集團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奪勢力範圍和霸權而進行的首次世界規模的戰爭。它在世界軍事發展史上處於劃時代的地位。

這次大戰是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面臨危機的產物,是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後發展不平衡的結果。德國早在1879年就與奧匈帝國結成反對俄、法的軍事同盟,1882年意大利加入這個同盟,從而形成了壹個侵略性的軍事政治集團,稱“三國同盟”(即同盟國)。俄、法對此很快作出反應,1891~1893 年建立了俄法聯盟,英國隨後加入,形成了協約國。這樣,同盟國和協約國兩大軍事集團就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奪殖民地而展開了激烈鬥爭。1914年6月28 日,奧國皇儲斐迪南大公這為竭力想吞並塞爾維亞的軍國主義分子,攜同妻子到波斯尼亞檢閱軍事演習,在薩拉熱窩遭到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的暗殺。這次事件成了戰爭的導火線。7月28日,奧國對塞爾維亞宣戰。把塞爾維亞視為爭霸前哨的俄國於7月30日宣布總動員。8月1日、3日,德國分別向俄、法宣戰,因為比利時拒絕接受德軍通過本國領土的最後通牒,俄國同時向比利時宣戰。英國曾要求德國維護比利時的中立,遭拒絕後於8月4日對德宣戰。第壹次世界大戰就這樣打了起來。前後卷入戰爭的有六大洲的33個國家,15億人(占當時地球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大戰期間大約有7000萬人被動員參軍。

大戰開始後,歐洲大陸上出現了三條戰線:西線,從北海延伸到瑞士邊境,由英、法、比、三國軍隊對德作戰;東線,北起波羅的海,南至羅馬尼亞,由俄軍對德、奧作戰;另外有巴爾幹戰線,由塞爾維亞軍對奧軍作戰。戰爭在陸上、空中、海上和海下同時進行,戰場遍及歐、亞、非洲和大西洋、地中海、太平洋等海域。歐洲特別是法國是決定全局的主戰場,海上以北海為主戰場。各主要交戰國的戰略方針的***同點是:片面強調戰略進攻,輕視防禦;企圖依靠壹兩次總決戰決定勝負;立足於依靠戰前物資儲備打短期戰爭。

戰爭第壹年(1914年),速決戰計劃即遭破產。在歐洲戰場上,德軍同英法聯軍進行了“1914年邊境之戰”,法軍南撤。德軍推進到巴黎以東的馬恩河地區,遭到法軍大規模反擊(史稱“1914年馬恩河會戰”),德軍退至埃納河壹線。9、10月間,為相互迂回對方的翼側,進入法國北部地區的德軍河英法聯軍實施連續機動,直到海岸方止。(史稱“奔向大海作戰”)。至11月,整個西線從運動戰轉入了陣地戰。這壹年,由於土耳其的參戰,近開辟了新戰場;8月23 日,日本對德宣戰,出兵占領中國山東,出現了遠東戰場。英德海軍的主要戰役是北海的兩次赫爾戈蘭海戰(8月,11月)和南大西洋的福克蘭島海戰(12 月)。

1915年,各參戰國由於後備兵員和後勤保障發生嚴重問題,被迫將國民經濟納入戰時軌道。戰爭重心由西線轉到東線。俄軍同德軍之間先後進行了東普魯士冬季戰役(1~2月)、咯爾巴阡冬季戰役(1~3月)、果爾利策進攻戰役(5月),俄軍損失慘重,德軍乘勝深入俄境,但未能迫使俄軍退出戰爭。9~10月,整個東線也從運動戰轉入陣地戰。5月,意大利從同盟國轉入到協約國,在奧匈東南開辟了新戰區。10月,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之後,德奧保聯軍以優勢兵力占領了塞爾維亞。

1916年,戰爭重新再次轉入西線。德局對法軍實施了“凡爾登戰役”(2~12月),英法聯軍則對德實施了“松姆河戰役”(6~11月)。東線俄軍的西南方面軍對奧匈軍也發動了大規模進攻(6~8月),5月31日至6月1日,英德海軍主力在日德蘭半島以西進行了整個大戰期間規模最大的壹次海戰。從這壹年開始,同盟國開始喪失戰略主動權。

1917年,德國被迫在東西兩線轉入防禦,同時在海上開展“無限制的潛艇戰”,給英法海運造成極大困難。法軍在埃納河地區對德實施“尼維爾攻勢”(4~5 月),法軍損失慘重,英軍單獨對德連續發動進攻,穩住了法國。9月,德國發動“裏加戰役”,這是東線最後壹次大規模軍事行動。11月7日,俄國爆發十月革命,以列寧為首的蘇維埃政府宣布退出戰爭。在意大利戰線,德奧聯軍實施了“卡波雷托戰役”(10~11月),迫使意軍全線後撤。同年4月,在交戰雙方都陷於困境的情況下,美國伺機加入協約國壹方。8月,中國北洋軍閥政府也在協約國帝國主義推動下對德奧宣戰。

1918年,協約國發動總攻,同盟國土崩瓦解。7至9月,西線的英法軍接連拔除了德軍防線上的三個突出部。9月26日,協約國發動總攻。至11月,同盟國中的土、保、奧、匈先後投降。11月11日,德國也被迫投降。歷時四年又三個月的第壹次世界大戰遂以協約國的勝利告終。

大戰給世界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戰爭期間,被擊斃和因傷致死的總計達850多萬人,負傷的有2000多萬人。交戰雙方直接戰費約為1863億余美元。

大戰為革命創造了客觀前提,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蓬勃高漲。1919年~1920年舉行了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分贓會議 ——巴黎和會,作為協約國的壹員的中國在會上成了列強宰割的對象,日本勾結英法美等國,妄圖迫使中國承認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予日本,因而激起中國人民的強烈反對,導致偉大的“五四”運動。

大戰揭示了戰爭對經濟和後方的巨大依賴性。戰爭中,飛機、坦克、潛艇和毒氣等新式武器開始大量裝備部隊,並首次出現了集團軍群(方面軍)戰役。大戰的經驗對戰後20年各國軍事學術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總體戰、閃擊戰、坦克制勝論、空軍制勝論以及依靠堅固戰略防禦工事制勝等各種軍事理論的出現,都是從不同角度總結這次大戰經驗的結果。

第壹次世界大戰參戰國列表

* 比利時

* 英國

o 澳大利亞

o 加拿大

o 印度:

o 新西蘭

o 南非

o 聯合王國

* 法國

o 法國殖民地

* 希臘

* 意大利

* 日本

* 黑山

* 羅馬尼亞

* 俄羅斯帝國

* 塞爾維亞

* 美國

同盟國

* 奧匈帝國

* 德意誌帝國

奧斯曼帝國

保加利亞

* 奧匈帝國

* 比利時

* 英國

* 保加利亞

* 法國

* 德意誌帝國

* 希臘

* 羅馬尼亞

* 俄羅斯

* 塞爾維亞

* 奧斯曼帝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參戰國列表

取自 KeyinWiki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編輯] 軸心國集團

國家 宣戰時間

德國 1939年9月1日

意大利 1940年6月11日

匈牙利 1941年4月10日

保加利亞 1941年6月22日

芬蘭 1941年6月25日

日本 1941年12月8日

中國偽滿洲國 1941年12月8日

斯洛文尼亞 1941年12月12日

克羅地亞 1941年12月14日

泰國 1942年1月25日

中國汪偽政府 1943年1月9日

[編輯] 反法西斯同盟國

國家 宣戰時間

波蘭 1939年9月1日

英國 1939年9月3日

法國 1939年9月3日

印度 1939年9月3日

澳大利亞 1939年9月3日

新西蘭 1939年9月3日

南非 1939年9月6日

加拿大 1939年9月10日

挪威 1940年4月8~9日

比利時 1940年5月10日

盧森堡 1940年5月10日

荷蘭 1940年5月10日

希臘 1940年10月28日

南斯拉夫 1941年4月6日

蘇聯 1941年6月22日

美國 1941年12月7日

菲律賓 1941年12月7日

巴拿馬 1941年12月7日

哥斯達黎加 1941年12月8日

多米尼加 1941年12月8日

尼加拉瓜 1941年12月8日

薩爾瓦多 1941年12月8日

海地 1941年12月8日

洪都拉斯 1941年12月8日

危地馬拉 1941年12月9日

古巴 1941年12月9日

中國 1941年12月9日

捷克斯洛伐克(流亡政府) 1941年12月9日

巴西 1942年5月2日

墨西哥 1942年5月22日

埃塞俄比亞 1942年12月1日

伊拉克 1943年1月16日

玻利維亞 1943年4月7日

伊朗 1943年9月9日

哥倫比亞 1943年11月26日

利比裏亞 1944年1月27日

厄瓜多爾 1945年2月2日

巴拉圭 1945年2月8日

秘魯 1945年2月11日

智利 1945年2月12日

委內瑞拉 1945年2月14日

烏拉圭 1945年2月22日

埃及 1945年2月26日

敘利亞 1945年2月26日

沙特阿拉伯 1945年3月1日

阿根廷 1945年3月27日

蒙古人民***和國 1945年8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