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免費電影 -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影評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影評

壹、西方、印度、中國 有時候,寫壹篇國外電影的影評於我個人是件會有些猶豫的事,因為人類的感情雖然***通,但另壹個社會的文化畢竟不是我們所熟知的,我相信我們壹些電影專業人士對很多西方電影的理解,恐怕還不如西方的很多普通民眾,因為那是人家自小浸淫於其中的,比如說《布什傳》,我們的專家再鉆研,恐怕也不如壹個美國老百姓感受更深。就好像《英雄》(電影版、美劇版)《十面埋伏》的色彩和東方元素能唬住不少老外名家,但片中人物的滿口胡說八道卻瞞不了我們沒有多少文化的老百姓壹樣。對異文化的誤讀有多大,看看美國教授寫的金庸小說的書評就知道了。 但《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卻很有意思,第壹,它由壹個英國導演拍攝壹個完全印度的電影,而在文化表現上極自然,絕無生硬之感。第二,它由中國影迷看來,又如此感同身受,毫無隔閡。 第壹個問題,電影結束之後有段和電影無關的歌舞表演,由片中的男女主角領頭,壹下子脫離了全片的寫實氛圍,讓人想起印度風靡世界的代表片種歌舞片,讓我猜想丹尼·保爾有可能是印度歌舞片的影迷,就像昆汀是武士和功夫片的影迷壹樣。現代東方文化在西方很吃香,佛教的發源地印度更是有不少擁躉,比如赫赫有名的涅盤樂隊,比如理查德·阿滕伯勒會拍攝 《甘地傳》 ,比如大科幻家凡爾納從小就向往印度,他的《海底兩萬裏》的尼摩船長就設計成印度人。 第二個問題更好解釋。今年我看詩人西川的書《流蕩與閑談——壹個中國人的印度之行》,有句很傳神的話,“印度是壹個把所有社會問題用放大鏡放大的中國,所以要了解中國,去了解印度是壹個很不錯的選擇。”(大意)所以我們看《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有很多情節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比如誘騙兒童,訓練並將其致殘成乞討工具的丐幫集團。方興未艾的“誰想成為百萬富翁”之類的綜藝節目(順說壹句,妳看許冠文70年代的喜劇,裏面已經有對這類節目的諷刺,而我們不過晚了三十年而已)。雖然號稱“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但仍然腐敗橫行階級分立的社會現實,還有經濟騰飛,宗教沖突等等。 所以看片的過程中,我時常誤以為自己在看壹部中國電影。通過講故事來引出壹個人的大起大落的壹生的敘事方式,如《南海十三郎》;從質樸的鄉村文化到經濟騰飛的現代社會的巨變,如《戀戀風塵》、《風櫃來的人》(兄弟倆在未建成的高樓上往下看的場面,像極了《風櫃來的人》裏幾個少年被騙去樓上看電影的場面);人的壹生帶出整個歷史的變遷,動蕩,則如《悲情城市》。 誠如西川所說,印度是中國的壹面鏡子。因此從某個意義上來說,這才是憤青們常掛在嘴邊的,“每個中國人都應該來看”的壹部電影。感謝丹尼·保爾,他以壹個局外人不帶偏見和局限地拍攝了壹部東方電影,而能令另壹個國家的東方觀眾為之感動,受益。 二、丹尼·保爾之涅盤 我以為這是丹尼·保爾最好的作品。 它不像《猜火車》般只是迷戀於電影技巧的炫目,影像感的新奇和敏銳,也不是像《28天》系列般,在壹個架空的世界裏,極盡黑暗殘酷的挑戰人性與道德所能承受的極限。 這些作品也是很好的作品,但仍然還只是小格局裏的好作品,只見到作者的才氣,鋒利,但還看不到作者的胸襟,情懷。 而《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是丹尼·保爾首度具有大氣平和氣度的電影。這部電影有著好萊塢式的流暢的敘事,懸念從生,驚心動魄的講故事的方法,有美國式故事的浪漫和光明,童話氣質,有史詩片式的大格局,有歐洲電影的人文關懷,有丹尼·保爾式的在影像和思想方面的鋒銳和透徹。 從這壹點來說,《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也是丹尼保爾與編劇賽門·波弗伊的壹次完美合作,後者填補了前者壹貫在故事性,人物塑造方面的不足。賽門·波弗伊是《光豬六壯士》的編劇,對弱勢人群的關懷在他的作品中壹脈相承。 以《猜火車》成名的丹尼·保爾,在本片中完成了他在電影事業上的壹個飛躍,在我看來不亞於拍《群屍玩過界》起家的彼得·傑克遜,忽然拍出了《指環王》。猶如印度宗教中的比擬,這是丹尼·保爾的涅盤之作。 三、三個火槍手 電影開始的敘事方法讓我想起《公民凱恩》 ,以不斷的講敘和回憶勾勒出壹個人物的全部內容。雖然後來的結構並沒有想象中復雜,而更接近於《香水》等片,為好萊塢電影所經常采用。但電影故事大氣恢宏,細節感人至深,構成了這樣壹部佳作。 貫穿影片始終的大仲馬小說《三個火槍手》,是非常傳神的設定,也為這部底色頗為殘酷的電影賦予了傳奇的氣質。 最感動的是“三個火槍手”被乞丐集團誘騙,傑瑪和哥哥舍利姆逃出,而另壹個孩子卻被毒瞎了眼睛成為乞討工具,後來傑瑪回到孟買,在街頭找到這個夥伴,給了盲眼的他壹百美元,當這個孩子確定這是壹百美元後,很高興地撫摸傑瑪的臉,說:“傑瑪,看來妳現在是大人物了,我為妳高興。妳很幸運逃了出來,而我比較倒黴。”這個孩子的善良和達觀讓人動容,也讓我暗暗希望,那些還在粉飾現實的管理者,以及有力量能夠改變社會現實的大人物,能夠來看看這部電影。能夠有所觸動。 三個火槍手中的另壹位,傑瑪的哥哥舍利姆,同樣塑造的非常成功,他與傑瑪的性格完全相反,他沒有任何道德約束,沒有不現實的浪漫氣質,他相信適者生存,行事果絕。他有救傑瑪的勇氣,有殺死黑幫頭目的果斷,也有出賣拉提卡換取富貴的貪婪和殘忍,但在最後壹刻,卻被傑瑪的執著所打動,救出了拉提卡,將自己埋在畢生追求的金錢中,與首領火拼,從容赴死。其實這個人物最接近大仲馬筆下的三個火槍手的***同性格,即對俗世的聲名財富有著熱烈的追求,但又將友情置於自己最為看重的名利之上。 四、黑暗童話 片中的人物很多相當深刻,具有深意,如“誰想成為百萬富翁”的主持人,代表的是現代社會的典型形象,光鮮滿目,而醜陋委瑣的靈魂就包藏在這光鮮的外表之下,他可以利用壹切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包括隨時分泌的善意和溫情——這些於他都是商品和工具。當他的謊言被戳穿時,當著觀眾的面他不會流露出內心的惱羞成怒,而是熱情滿滿的對傑瑪祝賀,但隨之即向警察誣告,逮捕了傑瑪。主持人以壹個假的答案誘騙傑瑪上當那壹幕很是傳神——的確,壹個在社會上浸淫多年的老油條可以用他的年齡積累的力量(盡管這力量絕不來源於他自身),輕易的毀掉壹個初出茅廬的孩子的純真(想想《女人香》裏的校長,《壞孩子的天空》裏的老拳擊手吧),而早早見識過世界與人性的殘酷的傑瑪識破了他,選擇了正確的答案,這其實是壹個很浪漫的細節——雖然近乎童話。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所以動人,在於它既拍出了真正的黑暗與殘酷,而又在這樣的殘酷中未曾放棄其理想與純真。電影的很多段落頗似童話,但又將這童話很殘酷的毀滅掉。片中未放棄的理想的寄托,是主人公傑瑪。他未像哥哥舍利姆那樣用自己的力量和野心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他只是從不放棄。為了壹個偶像的簽名可以跳進糞坑,他不放棄夥伴,在逃出生天之後仍回到火坑尋找被困於黑幫的夥伴,他愛壹個人,不論時間和環境怎樣改變,仍像阿甘壹樣的絕無改變。他沒有任何的豪言壯舉,驚世駭俗的舉動,他只是壹直,不拋棄,不放棄。這個人物讓庸庸碌碌的我們為之慚愧,警醒。 傑瑪在最終贏得千萬獎金之後,呆坐在墻角,此刻改變他的並不是貧民窟到百萬富翁的巨變,而是靠自己的努力而與朋友和愛人的重逢。拉提卡與傑瑪在歷經各自的坎坷之後終於擁抱在了壹起,拉提卡的臉上是逃亡換來的刀疤,它提醒每個觀者,這個世界固然殘酷的超出每個人曾經的想象,但仍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去堅持,追尋。 我很喜歡傑瑪贏得大獎之後,全印度的觀眾為之慶祝歡騰的場面,傑瑪贏得的是金錢嗎?並不完全是。那些觀眾得到了什麽呢?只是在這樣壹個黑暗不公的社會裏,傑瑪是壹個童話,是他們壹個夢想的寄托罷了。 而我們的感動也無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