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夜襲日軍者,乃是西北軍之特種兵“手槍連”,而非中世紀之“大刀隊”。
長城抗戰之西北軍“大刀隊”傳奇,在民間與學界流傳極為廣泛
1933年“長城抗戰”,迄今仍最為世人津津樂道者,莫過於二十九軍之“大刀隊”傳奇。該傳奇稱:二十九軍109旅在守衛喜峰口時,利用西北軍素有的大刀傳統,於1933年3月12日夜襲日軍,斬首無算,壹舉扭轉戰局,“此戰過後,日軍指揮官命令與大刀隊對峙的日本士兵在脖子上套上特制的鐵護圈,以防腦袋被砍掉;晚上因忌憚大刀隊夜襲,睡覺時也不敢取下。”①
該傳奇自當年戰事甫終,即被國內媒體大加宣傳,如天津《益世報》稱:
“我們喜峰口的英雄是光著腳、露著頭,使著中古時代的大刀,……搶回了山,奪回了嶺,收回了喜峰口,俘虜了幾千個日本人,收到了幾千枝日本槍,捉住了許多輛日本坦克,擡回來許多架日本開山炮。這個故事,豈不比(法軍守衛)凡爾登的故事還威武!還壯烈!還光榮!還燦爛!”②
其後,某些相關當事人及部分歷史學者,進壹步強化了該傳奇的可信度。如參與夜襲之董升堂將軍,1949年後在大陸撰文稱:當日受命繞往敵後奇襲時,曾“下達命令只準用大刀砍,手榴彈炸,非到萬不得已,不用輕機槍和步槍射擊。……受此打擊後,敵人都戴上鋼盔,預防大刀砍頭。”③劉汝明將軍(未參與夜襲),晚年在臺灣,亦撰文回憶:“日軍來犯,我趙登禹旅、王長海團的大刀隊奮勇殺敵,斬獲甚眾,使敵喪膽。喜峰口與羅文峪兩處敵軍同遭敗績。”④
西北軍“手槍連”的基本裝束
再如,臺灣著名近代史學者李雲漢,亦撰文稱:
“當最高軍事當局決定陣前換將之際,正第三軍團宋哲元部在喜峰口英勇殺敵,創造奇跡之時。……(3月12日)由趙登禹旅派隊繞攻敵後宋哲元簡介,以大刀奇襲敵陣,斬獲無算,經三晝夜之血戰,斃敵逾三千以上,造成自九壹八以來北方戰場首次之勝利。三月十六日至十八日間,宋部劉汝明師復在羅文峪大勝日軍,斃敵七千有奇。經此兩戰,二十九軍之英明遂遠播中外,國人鹹以抗日英雄譽之。”⑤
經此層層累積,二十九軍之“大刀隊”傳奇,迄於今日,遂成牢不可搖之信史,乃至催使許多“學者”孜孜於尋找“大刀”戰勝“刺刀”背後,究竟隱藏著何種神奇的“中華武術”。
但事實上,奇襲日軍者,乃是特種兵“手槍連”宋哲元簡介,而非“大刀隊”
但細查109旅當日之原始戰報,卻不能不令人懷疑,所謂“大刀”,究竟在該次奇襲中,發揮了多少作用。事實上,從趙登禹的作戰部署中,絲毫看不出“大刀”的特殊性。參與夜襲之第217團,當日接到的作戰指示是:“第217團附手槍第壹、第二連及王昆山營,於本晚(3月11日)23時由潘家口出發,……襲擊蔡家峪、白臺子敵炮兵陣地,奏功後,即與第224團聯絡,協力向喜峰口東北高地之線進攻。”⑥
參與夜襲之224團,接到的指示是:“第224團於本晚23時20分在潘家口集結後,即沿灤河左岸襲擊北山、三家子、橫城子之敵,奏功後,與第217團聯絡,沖擊喜峰口外之敵。”⑦
上述夜襲布置之目的,乃是為摧毀日軍之炮兵陣地及策應喜峰口正面作戰;為保證襲擊之成功,大刀決不會是夜襲部隊的主要武器。此點,從第217團之行動,特增了兩個手槍連,即可了解——大規模裝備手槍,搞所謂的“手槍旅”、“手槍營”,是西北軍自中原大戰以來的久遠傳統,其部隊性質類似“特種兵”(紅軍日後也借鑒該方式,組織有諸多手槍部隊,戰績甚佳)。換言之,當日夜襲日軍者,乃是西北軍之特種兵“手槍連”,而非中世紀之“大刀隊”。
大規模的手槍配合大刀,近身夜襲相當奏效,但手槍射程有限,在正面遭遇戰中則頗為不利。故第217團此次奇襲,先勝後敗,且傷亡慘重:
“第217團王團長奉命後,即按計劃行動,於3月12日5時乘敵不備,壹舉攻占蔡家峪附近各高地及其炮兵陣地。拂曉後,茨峪以北之敵,向我集中射擊,該團乃將敵野炮及其行李車彈藥破壞、焚燒,即循原路撤回,……我陣亡營長蘇東元、王鳳芝,團附胡重魯等十余員,傷營長王子亮等三十余員,士兵傷亡六百余名。”⑧
桂系將領黃紹竑,曾深度參與指揮長城戰役。其回憶,頗有助於後人看清“大刀隊”的歷史真相:
“在喜峰口方面,我們先占有地利,敵人進攻,比較困難。宋軍……有壹次,在夜裏大舉逆襲敵人,獲得很大的成功。聽說俘獲了他們坦克車與大炮,及許多的戰利品。西北軍每個士兵,都佩有壹把大刀,……不知他那次逆襲的勝利,究竟得力於大刀呢,還是得力於槍炮呢?這只有他們自己才明白,而全國的報紙上,尤其是上海各報,就為大刀隊大吹大擂,寫得活龍活現,說是敵人個個被大刀砍死,因而敵人望見大刀隊,就害怕得發抖。
“上海婦女慰勞會的代表王孝英、沈慧蓮兩女士,還特地到喜峰口去慰勞,並且手捧著大刀,攝了壹個照片。她倆到北平來見我,同聲的說:‘這把大刀,還有敵人的血留在上面呢!’我聽了實在有些好笑!她們好像只知道喜峰口的神秘大刀隊,不知道其他各口的部隊,同樣的在那裏作壯烈的犧牲,而不去慰勞。我說明了,她們還覺得驚異。停戰後,我在上海與《申報》館的老板史量才談起報紙鼓吹大刀的問題。我說:‘新聞界不去鼓吹正規軍的新式武器,而來鼓吹大刀隊,不是又要演出義和團的老把戲了麽!’他說:‘新的沒有得吹,只好把舊的來吹吹。’我當時嘆了壹口氣。我們的抗戰如此,我們的新聞界也是如此。”⑨
媒體當日鼓吹“義和團的老把戲”的直接後果,乃是導致壹般民眾,將抗戰看得太過輕易,唯知“大刀隊”傳奇,壹時間責備當局消極抗戰之民意洶湧澎湃,渾忘了宋哲元戰後之感嘆:“我以三十萬大軍,不能抗拒五萬敵人,真奇恥大辱。”
民國時期,自軍閥孫傳芳,至西北軍,乃至紅軍,均極喜好組織裝備“手槍隊”,尤以馮玉祥為最,動輒成營成旅。
註釋:
① 《大刀隊背後的武術傳奇》,廣州日報2012/12/01。類似的媒體報道、圖書出版乃至紀錄片宣傳甚多,不再贅引。②益世報:《喜峰口的英雄》,轉引自《長城戰役》,(臺)國史館史料處/編纂,1980,P270-271。③董升堂:《夜襲喜峰口敵後》,收錄於《從九壹八到七七事變——原 *** 將領抗日戰爭親歷記》,中國文史出版社1993,P453-455。④《劉汝明回憶錄》,轉引自《長城戰役》,P111-112。⑤李雲漢:《宋哲元與七七抗戰》,轉引自《長城戰役》,P270。⑥⑦⑧(臺)國史館史料處/編纂:《長城戰役》,1980,P236-237。⑨黃紹竑:《黃紹竑回憶錄》,東方出版社2011,P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