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免費電影 - 漫畫的起源、發展

漫畫的起源、發展

起源和發展

漫畫二字起源於日本,最初用“漫畫”二字的叫做葛飾北齋,其人於德川時代,約合我國清初,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北齋”漫畫為漫畫的開山老祖。

1925年5月《文學周報》連載豐子愷的畫並註明為漫畫,這是中國最早稱之為漫畫的作品。

西方漫畫源自英國,19世紀法國畫家杜米埃在西方漫畫史上取得了最優秀的成就。

作為繪畫藝術的壹個分支,漫畫發展至今天,已嬗變成了三種形態,即諷刺幽默的傳統漫畫、敘事的多幅或連環卡通漫畫、探索性的先鋒漫畫。

諷刺、幽默的傳統漫畫我們平常總會看到。

卡通漫畫是借鑒卡通手法、風格而編畫的連環漫畫。

先鋒漫畫——至今在國際上仍然沒有清晰的定義,壹般指介於傳統幽默的傳統漫畫、敘事的多幅或連環卡通漫畫、探索性的先鋒漫畫。

漫畫與前衛藝術之間的邊緣藝術形式,或者說是受當代先鋒藝術催化而生的壹種新的漫畫流派,強調在價值觀和審美取向上的探索功能,對傳統漫畫具有“顛覆性”。

朔本求源,漫畫自誕生那天起,就標誌著它高貴的藝術血統,據史料記載,早在十五世紀的歐洲壹些誇張變形人物形象就出現在繪畫作品中。有史可查的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達?芬奇和英國產業革命時期的畫家威廉?賀加斯在他們的素描稿和油畫中頻頻出現壹些誇張變形人物造型,尤其是賀加斯的代表作《打瞌睡的教友》、《時髦婚姻》、《性格與漫畫》等,標誌著近代西洋漫畫的形成。而有"現代漫畫之父"之稱托馬斯?羅蘭森。他雖然受到賀加斯很大影響,但在人物造型上以及立意上更具有現代意識的漫畫特征,奠定了現代西方漫畫的風格。

也許是漫畫的誇張變形特征,以及指桑罵槐的隱喻性,在它萌芽期就成為教派之間鬥爭中血不見刃的利器。隨著資產階級的興起,它又承擔起政治派別鬥爭的重要任務。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諷刺漫畫已不能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漫畫逐漸向多元化拓展。雖然20世紀以來漫畫家繼續用其犀利的畫筆針砭時弊,不過隨著個性化社會的到來,隨著人們越來越關註於自身生活和感覺的體驗,曾經是政治鬥爭工具的漫畫,發展成為具有人性化特征的幽默畫,更加貼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同時漫畫不斷派生出不同風格和內涵的漫畫藝術作品,使漫畫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當我們提及現代漫畫的時候,我們在很大程度上所指的不僅僅是政治諷刺的漫畫了。從歷史的角度來分析,應該說諷刺漫畫是當代漫畫發展的鼻祖。

十七世紀的歐洲,在英國產業革命的背景下,壹批優秀漫畫家築起了英國現代漫畫的黃金時代,誕生了大諷刺漫畫家威廉?賀加斯。到了十九世紀後半葉,歐洲壹些大都市紛紛創刊漫畫雜誌,漫畫家之間的交流日漸頻繁,他們用諷刺幽默的畫筆描繪都市生活以及為市民宣泄心中的情緒,深得人們的喜愛。1841年英國倫敦《笨拙》(Punch)諷刺雜誌創刊,在十九世紀的歐洲掀起了批判風潮,而這股風潮迅速席卷了整個世界,中國、日本也感染了這股熱潮。

由於漫畫受西方人道主義思想和人文、科學精神的影響,以人為本、關註人性。為了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各種類型的漫畫如雨後春筍破土而出,這個時期出現了幽默漫畫、多格漫畫、長篇連環漫畫等等。而漫畫的成功商業運作,當數二十世紀的日本和美國,漫畫已成為這兩個國家的支柱產業。他們把十九世紀壹支獨秀的漫畫開山鼻祖英國遠遠地拋再了後面,並開創現代漫畫的新紀元。

什麽是漫畫的屬性?漫畫是視覺藝術,與其它繪畫有著同樣的***性,然而,它又不完全等同於其它繪畫,它與其它繪畫的根本區別在於對事物提出看法並加以評論,同時還具有幽默的特性。所以諷刺和幽默構成了漫畫最基本的屬性,漫畫藝術就是諷刺和幽默的藝術,也是逆向思維藝術。

(壹)萌芽期:1945-1949年,以陳炳煌及出版《新新》月刊的新高漫畫集團成員 四大編輯陳家鵬、王花、葉宏甲、洪晁明及漫畫專欄的作家:包括陳定國、梁梓義、華王兒等筆名可稱為臺灣本土的第壹代漫畫家,而此時期的代表作還包括了:漫畫家王朝宗創作的《水滸 傳》 為臺灣光復後第壹本連環漫畫單行本。1949年經歷二二八事件後,臺灣漫畫也壹片沈寂。

(二)興盛期:1946-1960年,隨國民黨中央政府遷臺之前輩漫畫家如梁又銘、梁中銘帶 來了各類豐富的漫畫,也啟開了兩岸漫畫交流的先河。中央日報、新生報、日日新報於此壹時期各版面提供了為數極多的時事評論的報刊漫畫:政治漫畫家如朱嘯秋、陸慶祥、友心、亞文、斌 人、馬得的畫作反映當時的社會背景。另外,張有為的四格單元《劉郎奮鬥史》是自傳式的題材、廖未林的《咪咪先生傳》、牛哥的《牛小妹》、陳弓的《阿華》則為當時兒童漫畫的代表作。至於連環漫畫如陳海虹的《小俠龍卷風》、葉宏甲的《諸葛四郎》、陳定國的《呂四娘》、劉興欽的《阿三哥》、《大嬏婆》等膾炙人口的連環漫畫締造了空前紀後的漫畫黃金時代。而此壹時代 後期孕育出的漫畫家還包括了林文義、洪義男、許淞山、遊龍輝、楊進士等持續推動兒童漫畫的創作。

(三)哀頹期:1961-1981年,由於1952中央、新生兩報的漫書版相繼停刊,轉 載外國漫畫的風氣取代了本土的評論漫畫雖然為臺灣漫畫引進了國際觀,不過也間接影響了本土漫畫發表的創作園地。另外,國立編譯館於1963年的漫畫審查制度最為前輩漫畫家詬病爭議,尤其對於日本漫畫的盜版漫畫及媢俗的文化移植及市場導向,甚至對文化教育影響,至今皆為優質漫畫的最大隱憂。

(四)轉型期:1974-1982年,此壹階段的主要特色在於漫畫推廣活動的辦理及國際 漫畫文化的交流,前者以臺北市新聞處於1974年舉辦之中國當代漫畫展為例,參與的漫畫家多達八十九人且觀賞民眾亦達十五萬人次。另中國漫畫學會於1986年接受美國亞洲學會推薦李闡等為期三梯次為期壹個月的訪美漫畫交流活動與行政院新聞局於1987年主辦的李表哥及國際漫畫比賽開啟了漫畫家國內外交流的先河。值得註意此壹時期的漫畫期刊如《漫畫劇 場》《皇冠漫畫周刊》《歡樂漫畫半月刊》《漢堡漫畫》《漫畫捷豹》都以專欄或連環漫畫的形式提供本土漫畫家非常多的發表園地。此壹時期發表兒童漫畫的漫畫家主要如邱若山、邱若龍、 孫家裕、敖幼祥、麥仁傑、洪德麟、劉興欽、鄭雅鈴、劉宗銘、王金選、王平、王金選皆已嶄露頭角。

(五)成熟期:(1983年-)此壹時期的主要特色包括漫畫的多元化與連環漫畫的流行、 漫畫理論的研究、漫畫人才的培訓與獎勵及國際觀,而於1998年成立的臺北市立圖書館則首開了公***圖書館以漫畫為館藏特色的先河。

日本漫畫史概述

日本是個漫畫大國,從日本第壹部漫畫的誕生發展到現在漫畫雜誌與單行本的發行量占雜誌和圖書發行總量的45%,囊括科幻、探險、政治、經濟、戀愛、體育、歷史、科學、宗教、幽默玩笑、文藝小說、奇聞逸事、紀實報告文學等等多種題材。漫畫,已成為日本市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休閑。

從第壹部日本漫畫打入中國開始,中國的讀者們開始接觸到了日式漫畫,開始為其細膩的畫風、誇張但不失美感的造型、獨特的分鏡和絕佳的故事內容深深吸引。日本的漫畫界發展至今已根據其表現手法與故事內容分為多種不同類型,也於不同領域誕生了許多優秀的漫畫大師。

—開創的時代—

日本漫畫界壹直將12世紀的鳥羽僧正覺猶(1053-1140)當作祖師爺,他所繪畫的《鳥獸戲畫》被日本政府列為四大國寶繪卷。12世紀,繪卷戲畫開始流行,各種繪卷的誕生逐漸形成了日本獨特的繪畫形式。17世紀江戶時代初期,京都、大阪的繪師繪畫的身材修長的鳥羽繪(以鳥羽僧正的名字為頭銜的繪畫派系)成功地造就了新時代的浮世繪畫風。1760年,日本著名的浮世繪師葛飾北齋首次將漫畫壹詞用於畫作上,他的《北齋漫畫》聞名世界,甚至為歐洲的繪畫界帶去震撼。

1861年,英國漫畫家查爾斯?華格曼前往日本任《倫敦圖畫新聞》的特派員。翌年,他創辦了壹份10頁左右的漫畫誌——《日本笨拙》。這本以時事漫畫和風俗漫畫為主要內容的刊物為日本的漫畫界帶來相當大的沖擊。21年後,法國漫畫家喬魯吉?畢戈在旅日期間出版了《團團珍聞》、諷刺畫集《TOBAE》以及其他雜誌等。這兩位歐洲漫畫家為日本漫畫的革新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他們的風格影響著日本新生代的漫畫家。

—明治維新的新漫畫—

1900年,《滑稽新聞》、《東京潑克》、《時事漫畫》、《大阪滑稽新聞》等紛紛創刊,這些模仿西式漫畫的批判式口吻、幽默感以及造型的新漫畫成就了當時的漫畫時尚。明治時期(1870-1911),日本現代漫畫開始興起,日本漫畫史上著名的北澤樂天在先人的基礎上確立了日本現代漫畫。1906年,北澤創辦了日本第壹份漫畫刊物《東京小精靈》,這本刊物的誕生標誌著日本現代漫畫的開始。大正時期(1912-1925),漫畫大師岡本壹平首創了故事漫畫並壹舉成名。由此開始,故事漫畫開始風靡。1912年,以岡本為中心的10位漫畫家成立了“東京漫畫會”並於1915年舉辦了第壹次漫畫展。此後,平均每年都會舉辦1-2回展出。大正時代的日本漫畫界在他們的主導下顯得相當活躍。

—幽默與偶像—

1923年,日本第壹個漫畫偶像誕生。他是由樺島勝壹刊登於《日刊朝日俱樂部》的《阿正的冒險》中的角色。壹年之後,漫畫大師麻生豐刊登於《報知新聞》上的幽默長篇漫畫《滿不在乎的爸爸》引起極大的轟動,這部漫畫給經歷了東京大地震後的人們帶來極大的鼓舞。由此開始,幽默漫畫開始大量出現於報紙、刊物中。由於其極高的受歡迎度,越來越多的漫畫家開始投入這壹類型漫畫的創作中,幽默漫畫的陣容開始日益壯大。

1924年,正力松太郎就任《讀賣新聞》的新社長,為了向新市場挑戰並爭取更多的讀者群,他特別設立了漫畫部,將麻生豐、下川凹天、實戶左行、堤寒三、柳瀨正夢等人招入旗下,並於同年10月發行了4頁的彩頁附錄。時至昭和初年(1925年),漫畫的受歡迎度已達到頂點,連載漫畫已逐漸成為日本漫畫界的新模式。

1925年以後風花雪月派和無產者派開始興起,他們的畫風與故事成為當時漫畫界的壹大特征。1926年-1936年,少年漫畫開始大放異彩。田河水泡的《黑流浪漢》、島田啟三的《阿吉歷險記》成為日本全國少年們爭相傳閱的經典之作。而橫山隆壹的《健少爺》、《小阿福》不僅獲得少年的喜愛,更吸引了大批成年人翻閱。

隨著漫畫創作隊伍的壯大,日本的漫畫界迎來了漫畫改組的時代,漫畫家紛紛成立團體。1932年,創作《漫畫人》的漫畫家近藤日出造、杉浦幸雄、橫山隆壹等20人建立了“新漫畫派集團”。由此開始,許多誌同道合的漫畫家們開始組建團體,日本漫畫界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

—新漫畫的時代—

1945年,由於缺乏紙張,漫畫的出版數量開始減少。從1946年到1950年,戰後的新價值觀打亂了之前的傳統和秩序,各種漫畫因此應運而生。此時的日本漫畫界出現了壹位為日後的日本漫畫帶來深遠影響的大師。他就是手冢治蟲。1946年,手冢治蟲的《新寶島》的問世是日本漫畫邁出成為現代主流映象漫畫的第壹步。他將電影運鏡的手法運用於漫畫,為漫畫映象帶來革命性的變革。

1947年,《漫畫少年》創刊,這本少年漫畫刊物成為當今漫畫巨匠們的搖籃。曾在此刊物上發表過作品的作者有藤子?F?不二雄、藤子不二雄A、石森章太郎、赤冢不二夫、松本零士、手冢治蟲等。

1949年,集英社的周刊《少年JUMP》創刊,少年漫畫開始迅速發展。時至今日,《少年JUMP》已成為日本漫畫界出品優秀漫畫的巨頭之壹。這壹時期,杉浦茂的荒誕漫畫、橫山泰三的社會評論漫畫拓擴了漫畫類型。而手冢治蟲初期的三部優秀科幻作品《前世紀》、《大都會》和《未來世界》也於此時登場。另外,山川總治的《少年王者》和福島鐵次的《沙漠的魔王》進壹步完善了漫畫類型。

—動畫時代—

50年代,日本逐漸從戰後的混亂中復蘇,日本的漫畫也開始有了更進壹步的發展。1959年,講談社的周刊《少年MAGEZINE》、小學館的周刊《少年SUNDAY》等雜誌紛紛創刊。同年,東京電視塔建成,電視開始影響著新時代青少年的成長。

隨著電視娛樂的突飛猛進,許多深受歡迎的漫畫作品被改編成動畫,動畫化的成功同時促進了漫畫的發展,時至今日,日本的動漫畫已是不可分隔的兩大領域。壹部優秀的漫畫作品勢必會制作成動畫,而壹部熱播的動畫也會物色漫畫家為其執筆繪制漫畫。

—迅速發展—

1965年-1975年是日本日本漫畫迅速發展的10年。各種不同類型的漫畫開始正式劃清範圍,各種適合不同類型漫畫刊登的雜誌也相繼創刊。各大雜誌社開始出版分別適合中、小學生、高中生、大學生甚至各階層的社會人士的漫畫雜誌,漫畫開始受到社會的註目。

1964年,因為“新漫畫派集團”的核心人物近藤日出造等人的極力呼籲,日本漫畫家協會由此誕生。日本漫畫家協會的宗旨是維護漫畫家協會會員的權益,為文化作出貢獻。1972年,“日本漫畫家協會獎”正式設立,並被譽為最有權威的獎項。由此,日本漫畫界開始出現各種漫畫獎項,如“文藝春秋漫畫獎”、“小學館漫畫獎”、“講談社漫畫獎”、“讀賣國際漫畫獎”、“手冢獎”、“赤冢獎”、“藤子不二雄獎”等。

60年代中葉到70年代中葉,隨著壹些小說作家加入漫畫腳本的創作,日式漫畫的質量得到顯著提高。而正統少女漫畫也開始呈現上升之勢。這壹時期著名的少女漫畫家有中滿智子、細川知榮子、西谷樣子、水野英子等等。她們的作品開拓了少女漫畫的新題材,少女漫畫也由此得到了迅速發展並逐漸趕超上少年漫畫。而池田理代子的《凡爾賽的玫瑰》更是將少女漫畫推上了高峰。、

—步入成熟—

80到90年代,日本漫畫進入成熟階段。此時的漫畫流派無論在畫風、題材還是故事情節等方面都呈現多樣化,各大雜誌社也基本確立了其地位和出版方向,旗下漫畫家們各顯其能,日本漫畫界出現了百花齊放的局面。許多漫畫周邊產品也相應地得到發展,如玩具、模型等等。日本漫畫事業體制已基本穩定,並形成了壹套較為完善的系統。

每年,日本都會舉行各種漫畫欣賞和漫畫巡展,為讀者展示更多優秀的漫畫作品以及發掘培養新壹批的漫畫人才。漫畫的出版也從最初的報紙、雜誌發展到了租界版、單行本、單行本完全版、精裝版、文庫版等等多種出版形式。

如今,雖然動畫、遊戲的迅速發展為漫畫界帶來壹定的影響,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新興的漫畫家的加入,日本的漫畫界依然會蓬勃發展,繼續為喜歡日式漫畫的讀者創作更多優秀而精彩的漫畫作品。

[編輯本段]中國新漫畫的興起

內地漫畫

新漫畫不是中國本土的,但這個詞是中國原創的,而大家都很熟悉的漫畫大致可分為新漫畫和諷刺漫畫。

海外新漫畫進入中國內地是在1981年,但那時還沒什麽網絡,能清楚新漫畫到底是什麽的中國人壹個也沒有。

在此我要特意拎出四部在中國影響很大的動畫:《聖鬥士星矢》《龍珠》《灌籃高手》《名偵探柯南》。它們都是根據主流的少年新漫畫改編的作品,原作分別是車田正美先生、鳥山明先生、井上雄彥老師和青山剛昌先生。隨著日本新漫畫發展近百年,少年新漫畫無疑已經成為了新漫畫中的主流。少年新漫畫都是積極向上的,主角都是壹些很單純的、並且發展空間巨大的四有少年,偶爾也有些比較另類。(我還要扯壹下,《浪客劍心》是少年新漫畫,談不上青年,看它連載的雜誌類型也能知道。但根據它改變的動畫《浪客劍心追憶篇》是絕對的青年動畫,並不適合兒童觀看。)通過我舉的動畫我只是要說明,“動漫”這個詞很有問題。先不管它的漫是指漫畫而不是新漫畫,所有有人氣的動畫都是改編自人氣本身就很高的新漫畫,也就是動畫離開了新漫畫就不存在發展,新漫畫是基礎。我從來沒有看過壹部原創的,但能被稱之為經典的動畫 ,即使是《cowboy bebop》 《evangelion》(《evangelion》沒原著,本詞條原作者說的原著是後來的衍生漫畫版,《evangelion》的創意是庵也秀明(導演)看了壹個介紹胎兒與母體連接的A10神經的電視節目後萌生的)也都是有原作的,只不過新漫畫原作被動畫壓了下去,但若沒有原作,《cowboy bebop》 《evangelion》也不會存在。聽說貌似(沒貌似)《高達》是原創的,但我沒看過,抱歉,我只看過《高達seed》,看完後覺得沒我想的那麽大氣,簡單得說就是不怎麽樣(糾正壹下作者,高達seed可是不少高達粉們不認同的所謂新高達是高達走向女性向(腐女們的YY源泉)與商業化(娛樂化,迎和年輕人口味)的開始(吧?)不怎麽樣是當然的,老高達可是很有內涵很恢宏大氣的).............不過如果《高達》系列是原創的話,那它就是所有動畫中唯壹的原創經典,除此之外,別無二家(依然糾正,原創片子雖然從比例上看低但數量還是很多的,比如忘念紮姆德,魯魯修,黒之契約者什麽的)。

臺灣漫畫

臺灣漫畫在廿世紀初,日本統治的時代即發行過《臺灣潑克》期刊,如同時期的臺灣文學 壹樣,受到皇民文化的影響。唯約於1930年代初期成名的臺灣漫畫家,包括陳定國、王朝基、陳光熙、許丙丁等雖在日本統治下,其創作對本土的意識濃烈,富有道地的地方色彩。根據洪德 麟的說法:1954年由漫畫家陳炳煌創作的《雞籠生漫畫集》為臺灣第壹個出書的漫畫家。根據李闡的說法,將臺灣漫畫史初分為:

(壹)萌芽期:1945-1949年,以陳炳煌及出版《新新》月刊的新高漫畫集團成員 四大編輯陳家鵬、王花、葉宏甲、洪晁明及漫畫專欄的作家:包括陳定國、梁梓義、華王兒等筆名可稱為臺灣本土的第壹代漫畫家,而此時期的代表作還包括了:漫畫家王朝宗創作的《水滸 傳》 為臺灣光復後第壹本連環漫畫單行本。1949年經歷二二八事件後,臺灣漫畫也壹片沈寂。

(二)興盛期:1946-1960年,隨國民黨中央政府遷臺之前輩漫畫家如梁又銘、梁中銘帶 來了各類豐富的漫畫,也啟開了兩岸漫畫交流的先河。中央日報、新生報、日日新報於此壹時期各版面提供了為數極多的時事評論的報刊漫畫:政治漫畫家如朱嘯秋、陸慶祥、友心、亞文、斌 人、馬得的畫作反映當時的社會背景。另外,張有為的四格單元《劉郎奮鬥史》是自傳式的題材、廖未林的《咪咪先生傳》、牛哥的《牛小妹》、陳弓的《阿華》則為當時兒童漫畫的代表作。至於連環漫畫如陳海虹的《小俠龍卷風》、葉宏甲的《諸葛四郎》、陳定國的《呂四娘》、劉興欽的《阿三哥》、《大嬏婆》等膾炙人口的連環漫畫締造了空前紀後的漫畫黃金時代。而此壹時代 後期孕育出的漫畫家還包括了林文義、洪義男、許淞山、遊龍輝、楊進士等持續推動兒童漫畫的創作。

(三)哀頹期:1961-1981年,由於1952中央、新生兩報的漫書版相繼停刊,轉 載外國漫畫的風氣取代了本土的評論漫畫雖然為臺灣漫畫引進了國際觀,不過也間接影響了本土漫畫發表的創作園地。另外,國立編譯館於1963年的漫畫審查制度最為前輩漫畫家詬病爭議,尤其對於日本漫畫的盜版漫畫及媢俗的文化移植及市場導向,甚至對文化教育影響,至今皆為優質漫畫的最大隱憂。

(四)轉型期:1974-1982年,此壹階段的主要特色在於漫畫推廣活動的辦理及國際 漫畫文化的交流,前者以臺北市新聞處於1974年舉辦之中國當代漫畫展為例,參與的漫畫家多達八十九人且觀賞民眾亦達十五萬人次。另中國漫畫學會於1986年接受美國亞洲學會推薦李闡等為期三梯次為期壹個月的訪美漫畫交流活動與行政院新聞局於1987年主辦的李表哥及國際漫畫比賽開啟了漫畫家國內外交流的先河。值得註意此壹時期的漫畫期刊如《漫畫劇 場》《皇冠漫畫周刊》《歡樂漫畫半月刊》《漢堡漫畫》《漫畫捷豹》都以專欄或連環漫畫的形式提供本土漫畫家非常多的發表園地。此壹時期發表兒童漫畫的漫畫家主要如邱若山、邱若龍、 孫家裕、敖幼祥、麥仁傑、洪德麟、劉興欽、鄭雅鈴、劉宗銘、王金選、王平、王金選皆已嶄露頭角。

(五)成熟期:(1983年-)此壹時期的主要特色包括漫畫的多元化與連環漫畫的流行、 漫畫理論的研究、漫畫人才的培訓與獎勵及國際觀,而於1998年成立的臺北市立圖書館則首開了公***圖書館以漫畫為館藏特色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