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免費電影 - 袁隆平雜交水稻論文原始手稿曝光

袁隆平雜交水稻論文原始手稿曝光

袁隆平雜交水稻論文原始手稿曝光

 袁隆平雜交水稻論文原始手稿曝光,近日,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公開了壹份珍貴的手稿,據報道,這份檔案封皮題目處手寫著《袁隆平早期綜合材料原始手稿》,起於1965年,截至1981年,壹***134頁,9萬多字

袁隆平雜交水稻論文原始手稿曝光1

 近日,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公開了壹份珍貴的手稿,出自“世界雜交水稻之父”、“***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系雜交水稻原始論文,紅色格紋紙已微微泛黃,但還能清晰看見整潔的手寫漢字。

 據報道,這份檔案封皮題目處手寫著《袁隆平早期綜合材料原始手稿》,起於1965年,截至1981年,壹***134頁,9萬多字,包括袁隆平所寫的第壹篇關於雜交水稻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的原始手稿、選育計劃、匯報請示提綱等14篇文章。

 1966年2月28日,根據手稿整理成的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發表在《科學通報》期刊中,成為袁隆平“雜交水稻”設想的開篇之作。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微博

 論文發表後,被當時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現國家科技部)九局的同誌註意到,並推薦給了九局局長趙石英,趙石英又匯報給了領導。此後,袁隆平的研究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今年5月22日,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於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袁隆平的壹生都奉獻給了雜交水稻,畢生的夢想就是消除饑餓。

袁隆平雜交水稻論文原始手稿曝光2

 ***和國勛章、最高科學技術獎、雜交水稻育種的開創者當這些榮譽集中在壹個人的身上該是由何等的功勛鑄就,而這個人就是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當代神農袁隆平。

 在普羅大眾的印象裏,袁隆平先生是世界範圍內人類溫飽的保障,是糧食安全與和平的締造者,但在如此巨大的成功背後有壹個人的存在決然不可忽視,她就是袁隆平先生的妻子鄧哲。

 彼此相愛所以我們沒有距離

 "閃婚"、"師生戀"這兩個詞即便在當今社會仍是略帶爭議,但相愛於上個世紀的袁隆平、鄧哲卻受到了身邊所有人的祝福。

 早在1951年時袁隆平還曾主動地報名參軍,被某空軍部隊招收的他卻在被歡送入伍後不久被國家送回了學校繼續深造,理由是彼時的國家更需要的是經濟建設。如今想來,大抵每壹份相遇都是初寫黃庭的緣分吧。

 1953年作為新中國成立後的第壹批大學生袁隆平正式從西南農學院畢業,並在不久後來到了被視為中國雜交水稻發源地的安江農校教書。

 而他與妻子鄧哲的緣分也開始於此。在與鄧哲相識之前袁隆平曾有過壹段濃情蜜意的愛情,可到最後還是成為壹段無疾而終的繾綣歲月。

 對愛情充滿失落的袁隆平更是全身心的投入了科研工作,加之他常年不修邊幅的模樣,壹晃已到而立之年的袁隆平卻還是孤身壹人,直到鄧哲的出現才終止了袁隆平的單身漢生活。

 年輕的'鄧哲在初見袁隆平後不久就毫不掩飾地流露出了欣賞的意味,在她眼裏木訥、不善言辭的袁隆平卻有著別人看不到的和善與細致。

 19 64年在周邊同事的攛掇下二人的結婚事宜終於提上了日程,比起前衛的"師生戀"故事開頭,相愛的過程則略顯平淡,沒有海誓山盟、至死不渝的俗套劇情,就是在壹個平凡又普通的周六鄧哲嫁給了靦腆的袁隆平,這場簡樸的婚禮新娘子甚至都沒有壹件漂亮的新衣服。

 但這並沒有影響兩人舉案齊眉的夫妻生活,相反袁隆平在生活中處處周到的照顧還讓鄧哲時常感嘆嫁對了人。

 苦難將永遠使愛情升華

 畢業於安江農校的鄧哲本身也與袁隆平從事著同樣的工作,正因如此,鄧哲不僅在生活上無微不至的照顧著袁隆平,工作中也是袁隆平最得力的拍檔。

 婚後的兩人並沒有時間沈浸在新婚帶來的快樂中,面對全國上下頻發饑荒的窘境,夫妻倆走遍了安江農校和附近生產隊所有的稻田,最終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的植株。

 這壹發現令兩人興奮不已,在經過長達兩年的觀察研究後,終於袁隆平將這壹發現形成了學術報告,並刊登在了1966年的《科學通報》中。

 每當袁隆平廢寢忘食的投入在科研工作時,鄧哲總能夠料理好家中的所需,見到妻子如此賢惠袁隆平霎時間便沒有了後顧之憂。

 本以為壹切都在向好發展時,動蕩時期的到來打破了平靜的局面,袁隆平憂心忡忡。

 而鄧哲像是讀懂了他在想什麽似的只說到:"大不了我陪妳壹起種地,妳還是可以搞妳的雜交水稻。"

 這句話給心神不寧的袁隆平吃了壹顆"定心丸",也成為了他此後壹生中最為珍重的慰藉。

 所幸因為突出的科研成果,袁隆平並未被拉上臺,可惜他精心栽培的植株卻無壹幸免,壹向隱忍的袁隆平在這壹刻崩潰大哭。

 看著痛不欲生的丈夫,鄧哲帶著殘存的植株趁夜色悄悄出門,多番尋找最終確定了新的培育基地。

 在此之後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科研幾經磨難,總是在即將成功時被破壞。

 在壹次又壹次的打擊下鄧哲總陪伴著袁隆平苦苦支撐,在那段宛如黑夜的時光中兩人的感情也在逐漸地升華。

 壹句先生,就是壹生

 袁隆平與鄧哲跨越半個世紀的守候是長相廝守的美好,卻也是壹場不離不棄的歷練,1982年的除夕夜就是袁隆平久久不能忘懷的日子。

 作為家庭壹半支柱的鄧哲突發病毒性腦炎入院治療,壹病不起的鄧哲被送往醫院後只能依靠輸液維持生命,看著病床上的妻子袁隆平突然意識到自己多年以來對家庭的虧欠已然這般之深。

 生命的流失總能警醒活著的人學會珍惜,那段時間守候在病床前的袁隆平時時刻刻都被對妻子的內疚包圍著。

 值得慶幸的是在袁隆平的悉心照料下鄧哲終於康復出院,經此壹事年過半百的袁隆平壹改以往內斂的性格開始時時刻刻掛念妻子,主動送上禮物,出遠門也壹定要帶上妻子。

 袁隆平的功績是時代發展中不可磨滅的壹筆色彩,但他卻始終秉承著淡泊名利的信念,老先生總掛在嘴邊的壹句話是:"不能躺在功勞簿上"。

 因而盡管榮譽傍身袁隆平仍舊生活樸素,對於這種粗茶淡飯的生活鄧哲也是樂在其中,在她看來金錢、名利永遠也及不上袁先生與自己宜室宜家的快樂。

 時至今日,每逢提起丈夫鄧哲還是習慣於稱其為袁先生,壹如年輕時那般,她願意陪他穿梭在田間地頭,願意傾聽他獨特的浪漫,只要多才多藝的袁先生願意拉小提琴,她將是他此生最忠實的觀眾,壹場跨越半個世紀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