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的時候,這是壹出百分百的充滿道德勇氣的正劇。
2017年10月5日,《紐約時報》兩位女性調查記者喬迪·坎特( Jodi Kantor)、梅根·圖伊(Megan Twohey)頂著巨大的壓力獨家搶發了壹個驚人的故事:名為哈維·韋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的好萊塢影業大亨,三十年來,魚肉眾多好萊塢名媛,劣跡斑斑。許多人三十年來敢怒不敢言,這段不堪回首的美國往事,終於被美國報業的旗艦勇敢地揭露了。
這個醜聞三十來年,反復地出現在美國各大媒體的辦公桌上,只有《紐約時報》,只有其現任總編輯輯(註壹)迪恩·巴奎特,勇敢地把這個故事搬上了臺面。
那位威風八面的粗野的獵艷高手哈維·韋恩斯坦瞬間在好萊塢落花流水,被無情地放逐。為了突顯本文的學術性,具體的驚悚而俗套的黃段子被傑羅姆全部忽略,以“哈維·韋恩斯坦”為關鍵詞百度壹下吧,如果嫌惡心的細節還不夠豐富,可以再用英文谷歌。如果妳有足夠的耐心,也可以稍等壹下,已經有人要把韋恩斯坦的故事改變成影視劇了,那會更加栩栩如生。
零貳 紐約時報:媒體保護傘?
第二天,2017年10月6日,《紐約時報》媒體專欄作家吉姆·盧騰伯格(Jim Rutenberg) 寫了壹篇相當紮實的專欄文章《大人物性侵事件:好萊塢的悲哀現實與詭異沈默》。這是紐約時報中文網編輯的中文譯題,坦率地說,遠遠沒有其英文原題來得深刻、深入,直奔主題。英文原題十分簡略,是這樣的:《 Harvey Weinstein’s Media Enablers 》。那個中文標題八卦氣息濃重,恰好缺失了最重要的關鍵詞“媒體”,《好萊塢的悲哀現實與“媒體”的詭異沈默》才夠得上信達,吉姆·盧騰伯格說的標的是“媒體”,不是好萊塢。作為利益相關者,好萊塢對這等破事沈默十分正常,不正常的是美國媒體沈默了30年。傑羅姆的意譯可能比較忠實於吉姆·盧騰伯格:《哈維·韋恩斯坦的媒體保護傘》。
《哈維·韋恩斯坦的媒體保護傘》提出了壹個十分耐人尋味的問題,為什麽這個好萊塢惡霸,可以橫行數十年,是什麽力量在撐他、縱容他,為其賦能,並最終毀了他 ?吉姆·盧騰伯格的這個問題擲地有聲。當然,吉姆·盧騰伯格潛臺詞中也少不了表揚與自我表揚的傾向,那種橫刀立馬非我《紐約時報》莫屬的道德優越感躍然紙上:所有的媒體都在可怕而詭異地沈默,只有《紐約時報》替天行道。
吉姆·盧騰伯格的原話是這樣的:“此前,任何壹家新聞機構都沒能——或許是不願意——挖掘並曝光相關細節。”(註:這裏引用的是紐約時報中文網的官方譯文。)
且慢,其中,包括《紐約時報》嗎?
在輕佻地寫下這句話之前,吉姆·盧騰伯格可能文思泉湧,沒有時間推敲壹下。他不僅把幾乎所有的媒體打入了另冊,還想當然地把《紐約時報》排除在外了。他可能沒有這樣問壹下:為什麽具有道德擔當的《紐約時報》幾十年來面對好萊塢的悲哀現實也壹直詭異地沈默著,直到2017年10月才突然揭竿而起?
這符合哪種邏輯?
這三十年間,《紐約時報》難道就從來沒有聽到過有關哈維·韋恩斯坦的劣跡?按照《紐約時報》調查記者喬迪·坎特的現身說法,那些破事在好萊塢可是公開的秘密。紐約時報難道就沒有壹次,哪怕是壹次起心動念,要來趟壹下這灘渾水?
至少從邏輯上講,是完全不可能的。
事實顯然也並非如此。
吉姆·盧騰伯格雖然是紐約時報的資深員工,但成為紐約時報媒體專欄作家的時間不長。他是在紐約時報壹代名記、傑羅姆十分推崇的戴維·卡爾2015年初突然倒在辦公室之後,接續成為媒體專欄作家的。寫《哈維·韋恩斯坦的媒體保護傘》那篇文章時,他可能真不知道,戴維·卡爾是那位好萊塢惡霸在新聞界的死敵,他曾經至少兩次試圖摸老虎屁股,而且,幾乎摸成了。據2004年時的紐約時報總編輯比爾凱勒 (Bill Keller) 公開的記錄在案的回憶,哈維·韋恩斯坦與戴維·卡爾之間有過纏鬥。韋恩斯坦和他的禦用大律師大衛博伊斯甚至還專門來找比爾凱勒抱怨過。戴維·卡爾這樣任性的大牌都無可奈何的角色,誰敢染指?
長話短說。
到此為止,壹切肯定沒有出乎紐約時報總編輯迪恩·巴奎特的意料。紐約時報收獲了無數的贊賞與肯定,包括自己手下的媒體專欄作家的贊美。事情鬧大了,好萊塢還在進行人人表態大力揭批的獵巫戲碼,更多的相關不相關的娛樂圈、傳媒業、科技界原先貌似德高望重的“性惡霸”被牽出水面,壹張令人望而生畏的美國獵艷者黑名單仍在不斷推出加長版。
如果事情就這麽壹直發展下去,《紐約時報》的這個獨家報道在來年的普利策新聞獎評選中勝算可以與特朗普報道比肩。眾媒體有關特朗普的獨家太多了,審美疲勞,而哈維·韋恩斯坦題材過於特殊,充滿了荷爾蒙。
但是,迪恩·巴奎特很快發現,有些事情,並不在他的掌握之中。而導火索就是吉姆·盧騰伯格的那篇專欄文章《哈維·韋恩斯坦的媒體保護傘》。
兩天後,2017年10月8日,有人看不慣那篇文章的腔調,拍案而起。她高度贊賞《紐約時報》揭露韋恩斯坦的義舉,為兩位女性記者的努力喝彩,同時毫不猶豫地撰文直截了當地指控《紐約時報》就是哈維·韋恩斯坦的媒體保護傘之壹,就曾經撐過那個性惡霸。在標題上,她直接了當地點了《紐約時報》的大名:《哈維韋恩斯坦的媒體保護傘?紐約時報就是其中之壹》。
她指控的依據是她自己13年前的親身經歷。《紐約時報》作為報料者,在這裏成了被前《紐約時報》記者報料的被報料者。
這個怒懟《紐約時報》的人名叫莎朗·韋克斯曼( Sharon Waxman),前《紐約時報》影視口記者、著名的好萊塢娛樂新聞網站 Wrap 創始人兼總編輯。
莎朗·韋克斯曼講述的故事讓人瞠目結舌:2004年,作為紐約時報記者,她不僅象許多好萊塢記者那樣聽到了哈維·韋恩斯坦的公開的秘密,而且獲得報社批準以紐約時報記者的身份專門追到歐洲的意大利與英國采訪相關當事人。她當時掌握的信息顯示,韋恩斯坦的性騷擾活動多發生在歐洲的電影節及其歐洲的商業旅行途中。她在倫敦面對面采訪了壹位受害者,這位受害者與韋恩斯坦簽訂了私了的保密協議,因此,只願意匿名指證。
莎朗·韋克斯曼的突破口是壹位毫無影視從業經驗且根本不參與影視業務,但迪斯尼公司工資單上顯示坐擁40多萬美元年薪的意大利人法布裏齊奧隆巴多(Fabrizio Lombardo)。他是米拉麥克斯影業公司意大利分公司的負責人。
韋恩斯坦兄弟創辦的米拉麥克斯影業公司1993年被迪斯尼收購,成為其子公司,韋恩斯坦兄弟直到2005年才離開米拉麥克斯,聯手創辦韋恩斯坦兄弟影業公司。
法布裏齊奧隆巴多是哈維韋恩斯坦的多年朋友,是韋恩斯坦冒著米拉麥克斯公司眾高管的強烈反對而雇傭的。
迪斯尼以及米拉麥克斯公司有許多人看不慣隆巴多,其中有幾位悄悄地向《紐約時報》影視記者莎朗·韋克斯曼打小報告。憑借《紐約時報》的江湖地位,《紐約時報》的影視記者常常被餵食各種猛料。有可靠信源告訴莎朗·韋克斯曼,隆巴多的壹項重要使命就是滿足哈維·韋恩斯坦對於女人的似乎永無止境的需求。莎朗·韋克斯曼文章中用的定性的詞匯是淫媒、皮條客,就是這麽直接。
哈維·韋恩斯坦的性醜聞是娛樂圈內的公開秘密,莎朗·韋克斯曼象所有的影視記者壹樣早有耳聞。現在,證據找上門來了。
莎朗·韋克斯曼在2017年10月8日的文章中講述,2004年,哈維·韋恩斯坦聽說她在撰寫相關報道後動用各方面力量進行壓制,除了親自到《紐約時報》施壓,還請著名影星馬特·達蒙等人給莎朗·韋克斯曼打電話“說明情況”。
結果,《紐約時報》展現了自己的“抗壓性”,莎朗·韋克斯曼的文章並沒有被槍斃,只是被“gutted”(掏心掏肺)了,並最後在紐約時報上刊發。但是,那已經並不是莎朗·韋克斯曼所要做的揭秘報道了,已經是“潔本”,所有指向哈維·韋恩斯坦、指向淫媒的信息完全被過濾了不說,那篇文章還幾乎成了影視業門外漢意大利人法布裏齊奧隆巴多的專業頌歌。
那篇怪怪的文章不知所雲,被藏在當天壹大叠報紙的內頁,當然沒有激起任何浪花。傑羅姆找到了那篇文章,是不是有意思,妳可以自己讀壹下。肯定有意思的是,在那篇文章中,有哈維·韋恩斯坦這個今天網紅的名字,有馬特達蒙、羅素克洛的名字,當然,只有他們對於法布裏齊奧隆巴多的贊語,沒有任何香艷的故事。
莎朗·韋克斯曼在13年後指控,當時的《紐約時報》文藝編輯(culture editor,相當於文藝部主任吧)、後來出任紐約時報副總編輯(deputy managing editor)的喬納森蘭德曼( Jonathan Landman)認為韋恩斯坦沒有報道價值。喬納森蘭德曼對莎朗·韋克斯曼說:“他不是民選官員。”喬納森蘭德曼於2013年離開紐約時報,前往彭博任職。
莎朗·韋克斯曼署名的但她認為被“gutted”的2004年那篇文章的標題是《米拉麥克斯公司起訴前意大利主管,他有兩份職業》。就常識而言,“壹個人兩份職業”這點破事,需要、值得《紐約時報》從紐約本部派出記者不遠萬裏跑去羅馬、倫敦采訪?這點破事,居然需要哈維韋恩斯坦、馬特達蒙、羅素克洛等壹線大牌來為這個被解雇的意大利人背書?紐約時報的高管們在給莎朗·韋克斯曼簽字報銷大額差旅費的時候,難道就沒有皺壹下眉頭?
這個話題稍後會有十分精彩的發展。
這也許是壹個特別的故事,只是,被特別處理了。
莎朗·韋克斯曼順便說了壹下,哈維·韋恩斯坦是當時《紐約時報》的重要廣告主。傑羅姆接觸到的數據顯示,直到今天,韋恩斯坦仍欠紐約時報廣告款26萬多美元,紐約時報仍在追討。
顯然不知道有《米拉麥克斯公司起訴前意大利主管,他有兩份職業》這篇文章及其背景故事存在的媒體專欄作家吉姆·盧騰伯格當然不應該被責備無所顧忌地唱高調,但他顯然也不知道自己的高調會觸怒莎朗·韋克斯曼,觸發《紐約時報》的絕對隱私。
莎朗·韋克斯曼指控《紐約時報》13年前閹割了她的獨家揭露哈維·韋恩斯坦的報道,在紐約時報13年後獨家揭露哈維·韋恩斯坦醜聞的當口。
更讓人尷尬的是,紐約時報的媒體專欄作家還在貶損保持沈默的“每壹家媒體”,在責問,誰是哈維·韋恩斯坦的媒體保護傘,而根據莎朗·韋克斯曼的敘述,《紐約時報》恰好可能就是保持沈默媒體中的壹家,紐約時報記者曾經反復地試圖打破這種沈默(反復,沒錯,反復。下回分解)。這個穿越13年的蒙太奇充滿了隱喻。
對被稱為美國報業旗艦的《紐約時報》滿懷敬畏的美國媒體,無論身處政治光譜的哪壹端,哪壹個位置,都十分興奮,似乎抓到了“灰貴婦”的小辯子,冷嘲熱諷四起。
如果紐約時報的著名媒體專欄作家戴衛卡爾還活著,他會對這樣的蒙太奇說點什麽呢?他不可能再站起來說點什麽了,但是,後面將呈現的他與韋恩斯坦之間的纏鬥,將會告訴我們,他可能真的會說點什麽。這個卓越的紐約時報記者、紐約時報的代言人的壹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可歌可泣,但並不能為紐約時報增光添彩。
無論如何,迪恩巴奎特支持記者編輯們獨家揭批好萊塢獵艷惡霸,展現了無上的道德勇氣。但是,莎朗·韋克斯曼講述的紐約時報13年前的那個故事投下的巨大陰影,從此開始揮之不去。
莎朗·韋克斯曼說的究竟是不是實話?整個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紐約時報》。
(待續。我們很快可以看到劇情反轉。然後,再次反轉。來自四面八方的事證,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讓故事反復峰回路轉。妳的想象力,在現實面前,可能會顯得十分蒼白。比如,我們很快可以看到,《紐約時報》與韋恩斯坦之間有著不解之緣。韋恩斯坦的長年禦用律師,同時也是《紐約時報》的代表律師,多年來壹直在無所不用其極地試圖打壓《紐約時報》的韋恩斯坦揭秘報道。本文數萬字,讀完可能比較辛苦,將分若幹次連載。)
註壹 : 紐約時報沒有總編輯崗位,執行總編輯就是壹把手,就是總編輯。美國報紙對總編輯的稱呼有很多種,與中文最對位的是EIC,Editor In Chief, 有的幹脆就叫 Editor ,叫執行編輯的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