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四十年代前,大部分美國女性壹旦結婚,便會辭職回家,安心扮演“賢妻良母”、“全職主婦”的角色。但1941年12月7日發生的“珍珠港事件”改變了這壹切。這場突然襲擊把美國拖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羅斯福總統宣布美國全面進入戰爭狀態。幾乎所有的適齡男子都應征入伍,男人們都上了戰場,工廠幾乎癱瘓,可是戰爭需要大量的設備和物資,誰能夠讓工廠的生產線動起來?這時的美國婦女挺身而出,表現出了空前的愛國心,她們紛紛走進工廠,填補了男子們留下的空缺,婦女勞動力也成為戰時工廠強有力的支撐。
美國政府發出號召,報紙雜誌積極配合,文章和廣告鋪天蓋地,當時的口號是:“越多的婦女工作,我們就越快地贏得戰爭。”其中最著名的是壹張“鉚工羅西”的海報,海報上有壹位虎背熊腰的女子,代表著二戰時期工廠勞動婦女的強壯形象,所以“鉚工羅西”成為二戰美國勞動婦女的代名詞。
“鉚工羅西”成為主力軍
“鉚工羅西”的原型之壹是羅斯·韋爾·門羅,當時的好萊塢明星沃爾特·皮金到壹家飛機裝配廠參觀,遇見了門羅,於是推薦她在壹部政府宣傳戰爭的片子中擔任主角,著名的插圖畫家諾曼·羅克韋爾根據門羅的形象創作了“羅西”這壹形象,刊登在1943年5月29日的《星期六晚郵報》上,在美國掀起了壹股熱愛“羅西”的熱潮,那家報紙的發行量也增加了壹倍。“鉚工羅西”的另壹位原型是羅斯·希克,在紐約的壹家飛機制造公司工作,給格魯曼公司生產的“復仇者”轟炸機的機翼上鉚釘。後來,壹位藝術家根據這些素材加上想象創造出了那張在美國家喻戶曉的“鉚工羅西”海報。
據估計,美國總***有2000多萬個“鉚工羅西”。壹位名叫斯蒂芬遜的老太太當年在波音飛機制造公司裏當鉚工,給B-17轟炸機的機翼打鉚釘。她說,她們經常爬到第三層工作臺上工作,手持嗡嗡作響的鉚釘槍,壹個壹個擰緊鉚釘,由於機翼是用鋁合金做的,有時眼睛幾乎被反光射得睜不開。每天的午飯是在風速很大的隧道裏吃,只有半個小時的時間,壹天下來,整個人累得都僵硬了。大部分人都超時工作,希望盡可能多造壹些飛機。除了這些在軍工廠工作的女工外,還有的婦女成為電車司機,有的操作重型建築機器,有在的震耳欲聾的煉鋼廠工作,創造了美國社會中女性全新的形象。
事實上,無論在安全程度還是在工資上,女工的待遇都與政府宣傳的相差甚遠。壹般說來,同樣的工作,女工掙的只有男性的60%。更有統計顯示,在戰爭的頭18個月中,死於軍工廠各類事故的女工,遠比同期在前線死於戰爭的士兵要多。她們做出的另壹個犧牲就是孩子。雖然政府成立了托兒所和幼兒園,但這樣的機構是無法替代媽媽的作用的。
戰爭勝利後被迫把工作還給男人
戰爭勝利後,對武器彈藥的需求量壹下子降了下來,男人們也從戰場上回來了,他們想要回自己的工作。1944年底,報紙雜誌的宣傳導向變了,廣告中的內容成了“勝利後的家園”,鼓勵婦女們回到家中,繼續做壹名家庭主婦。這時的美國政府壹反剛開始鼓勵婦女進工廠的宣傳,聲稱她們原本就是臨時的替代者,如今男人們回來工作了,她們也應該回到家中。壹小部分婦女又壹次響應政府號召,用掙得的錢經營自己的小家庭,但是大部分的人並不願意放棄工作。當時的民意調查顯示,80%以上的軍工廠女工,不願意離開她們的工作崗位,可是沒辦法,戰爭結束了,不再需要她們了。最後,大部分“鉚工羅西”被從工作崗位上解雇,堅持留下來的人,只好去做壹些收入較低的工作。
戰後的壹段日子,“鉚工羅西”的輝煌趨於平淡,人們忙著恢復經濟,醫治戰爭創傷,似乎沒有人再記得她們。但是今天,她們終於贏得了美國人的尊重,如今大部分“鉚工羅西”已經不在人世了,活著的也已滿頭銀發。回憶起往事,瑪格麗特·貝利滿懷深情地說:“我感覺好像我就從來沒有離開過我的工作,每當想起為轟炸機鉚接火炮時的那種聲音和感覺,我仍激動不已。每次我到西雅圖的航空博物館裏觀看二戰時的轟炸機,都會產生壹種感覺,那就是我還能讓它們飛起來。事實上我曾幫助修復過那裏的轟炸機。我覺得我就是壹個士兵,像在前線打仗的小夥子壹樣,是個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