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冉閔
《十六國春秋》《冊府元龜》等載:匈奴劉顯在冉閔攻襄國之後,帥眾十萬攻鄴(《晉書》記載:“石琨及張舉、王朗率眾七萬伐鄴”),閔率數千騎出戰,冉閔大敗劉顯,斬萬人,冉閔帶軍追殺,再戰,斬三萬余人。《十六國春秋輯補》載:“冉閔所乘赤馬曰朱龍,日行千裏,左杖雙刃矛,右執鉤戟,順風擊之,斬鮮卑三百余級。”雙刃矛也稱兩刃矛,“兩頭施刃”,鋒利快捷,最為冉閔常用。 他在眾胡聯軍絕對優勢的兵力圍攻中創造了很多軍事奇跡,與鮮卑的決戰前,他以壹萬漢軍敵鮮卑鐵騎十四萬十戰十捷。 中計被困的冉閔騎朱龍馬,持矛戟,於十余萬鮮卑鐵騎軍中,手刃三百余鮮卑強兵悍將,及至戰馬受傷(壹說朱龍馬是累死的)倒地被俘,面對鮮卑國主質問仍大呼:“天下大亂,爾夷狄禽獸之類猶稱帝,況我中土英雄,何為不得稱帝邪!”(天下大亂,妳們這些禽獸壹樣的蠻夷尚且可以稱王稱帝,何況我們堂堂中華英雄呢!) 《資治通鑒》、《二石傳》載:天下大亂,爾曹夷狄禽獸之類猶稱帝,況我中土英雄,何為不得稱帝邪! 《晉書·石季龍載記》載“閔曰:‘天下大亂,爾曹夷狄,人面獸心,尚欲篡逆。我壹時英雄,何為不可作帝王邪!’” 範文瀾 史學家範文瀾《中國通史》對慕容雋致祭贈謚予冉閔壹事的評價為:“他的野蠻行動反映著漢族對羯族匈奴族野蠻統治的反抗情緒,所以他的被殺,獲得漢族人的同情。慕容雋致祭贈謚,正是害怕漢族人給予冉閔的同情心。” 範文瀾在當代權威歷史著作《魏晉南北朝史綱》壹書也對冉閔作出過相對中肯的評價:“至於冉閔以區區之力馳騁中原,而東晉又只作壁上觀,是以亡不旋踵,只成為歷史上的悲劇而已”。 在《中國通史》第二編第四章第四節《十六國大亂》中評價:“秦漢魏晉從來沒有亡國後自殺的大臣,因亡國而自殺,是從冉閔的魏國開始的,這也說明漢族與非漢族間鬥爭的極端尖銳。” 呂思勉 史學家呂思勉在《兩晉南北朝史》中評價:“冉閔之百戰百勝,頗似項籍、孫策”,與石氏余孽角逐,未必會遽敗,而慕容氏加入這場與它本不相關的戰爭,挾其方興之勢,其氣完,其力厚,“是亦其(冉閔)所遭之不幸也”。 後人有詩惜冉閔曰:雄烈才同楚霸王,破胡滅羯建新邦;朱龍壹蹶神矛折,遏陘山前吊夕陽。” 史又言“閔至自蒼亭,行飲至之禮, 清定九流,準才授任,儒學後門,多蒙顯進,於時翕然,方之為魏晉之初”。可見閔非粗才,惜其所值之敵,大多逼不及施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