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免費電影 - 1988年,沒有了李連傑的張鑫炎,拍了壹部經典,卻在香港票房慘淡

1988年,沒有了李連傑的張鑫炎,拍了壹部經典,卻在香港票房慘淡

1982年,張鑫炎導演的《少林寺》,在華語影壇掀起了壹股功夫片熱潮。而李連傑也因為這部作品,開啟了自己的打星之路。

《少林寺》熱映之後,李連傑、於承惠、計春華、於海等人與電影出品方香港“銀都機構”簽訂了“五年十部電影”的拍攝合同。隨後的《少林小子》、《南北少林》等作品,也因此相繼誕生。

在完成了《少林寺》、《少林小子》、《南北少林》的“少林三部曲”後,1987年的“銀都機構”,為張鑫炎導演投拍了壹部武俠經典。

在這部作品中,聚集了不少“少林三部曲”中的老面孔,但唯獨沒有李連傑的身影,它就是《黃河大俠》。

這部《黃河大俠》於1988年上映,在內地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 在香港卻只上映了13天便被下架,票房表現也是十分慘淡,只拿到了240多萬港幣的成績

這個成績相比於《少林寺》1610多萬港幣的票房、《少林小子》2220多萬港幣的票房、《南北少林》1810多萬港幣的票房,顯得慘淡不堪。

其實,就影片質量而言,這部《黃河大俠》絕對是華語武俠作品中難得的佳作,但因為特定的時代背景,以及影片自身的壹些因素,致使《黃河大俠》沒能像之前的“少林三部曲”那樣,在內地票房、香港票房實現雙項豐收。

接下來,我們就聊壹聊,李連傑為何沒有出演《黃河大俠》,以及《黃河大俠》在香港市場受挫的原因。

在這部《黃河大俠》中,聚集了許多“少林三部曲”中的老面孔,但唯獨不見李連傑的身影,這也讓不少影迷困惑:李連傑當年為何沒有參與《黃河大俠》的拍攝?

其實,李連傑的缺席,與“銀都機構”有壹定的關系。

1982年的《少林寺》之後,李連傑與“銀都機構”簽訂了“五年十部電影”的合作協議。《少林寺》、《少林小子》在香港的熱映,為李連傑積累了不錯的觀眾基礎。

1985年,李連傑也走入香港影壇,並在這壹年參與拍攝了《南北少林》。

在《南北少林》的拍攝中,李連傑體會到了“香港演員”與“內地演員”的差異化待遇,於是萌生了離開香港的想法。

而此時的李連傑,憑借“少林功夫片”中的出色表現,獲得了不少觀眾的喜愛。為了留住李連傑,“銀都機構”也效仿“嘉禾與成龍的合作方式”,將李連傑推上導演的位置。

於是在1986年,李連傑自導自演了電影《中華英雄》。

80年代中期,動作喜劇壹直是港片票房市場上的龍頭。然而,李連傑這部《中華英雄》卻講述了壹個“悲情英雄”的故事。“銀都機構”擔心電影票房遇冷,所以沒有在1987年發行、上映,而是將影片“暫時雪藏”。

公司對於《中華英雄》的態度,讓李連傑有些失望。1987年,與“銀都機構”的五年合約到期之際,李連傑選擇了不再續約。

而張鑫炎導演在1987年拍攝的這部《黃河大俠》中,李連傑的身影最終也沒能出現。

李連傑的缺席,也是造成《黃河大俠》票房慘淡的壹個因素。

“少林三部曲”中的出色打鬥表現,讓李連傑在港片市場之上,凝聚了壹定的票房號召力。

而從1982年的《少林寺》到1984年的《少林小子》,張鑫炎導演、李連傑出演的“電影組合”,在港片市場之上也積累了不錯的觀眾基礎。

當壹位導演與壹位演員的銀幕合作,給觀眾留下過於深刻的印象時,二人的“電影組合”壹旦拆分,便會對票房成績產生不小的沖擊。

1990年,吳宇森的《喋血街頭》就是壹個鮮明的例子。“吳式暴力美學片”裏少了周潤發,即便有梁朝偉、張學友這樣的大咖助陣,依然挽救不了票房。

張鑫炎、李連傑的合作,亦是如此。

1987年拍攝的這部《黃河大俠》裏,李連傑的缺席,澆滅了不少觀眾的觀影熱情。而慷慨、悲壯的劇情故事,也是造成《黃河大俠》香港市場受挫的壹個原因。

這部《黃河大俠》講述了唐末時期、藩鎮割據,柳、李、段三位藩王,駐兵黃河,劍拔弩張。在三位藩王的壹次交戰之中,遊俠馬義從柳王爺手中,救下了段王爺。而這壹切,又被前來補刀、搶人頭的李王爺所見。

馬義的壹身功夫,讓李王爺十分青睞。李王爺有意招攬馬義,卻未能成功。於是本著“不能為我所要,也不能為他人所用”的原則,李王爺毒瞎了馬義的雙眼。

失明的馬義,被段王爺所救。段王爺見馬義眼雖瞎,但劍法猶在,於是假仁假義,好言誆騙,利用馬義除掉了柳、李兩位藩王。

最終,馬義恢復視力,看清了段王爺的真面目。段王爺想置馬義於死地,卻反而死在了馬義劍下。

這部《黃河大俠》通過劍客馬義“眼盲心盲”到“心明眼亮”的變化過程,對人性的險惡進行了諷刺與批判。深刻的故事主題,於承惠、計春華等人出色的打鬥表演,都為這部《黃河大俠》增色不少。

然而,悲壯的故事能夠更好的刻畫人物角色,但卻時常受到票房市場的冷落。

縱觀1988年港片票房排行榜上的前5位,從周潤發的《八星報喜》、《老虎出更》到成龍的《警察故事2》、《飛龍猛將》再到許冠文的《雞同鴨講》。

可以說喜劇電影作品,壹直占據著港片票房市場的龍頭地位。在李連傑早先的“少林三部曲”裏,張鑫炎、劉家良兩位導演,設計了不少男扮女裝的喜劇橋段,為的就是迎合票房市場。

而在這部《黃河大俠》裏,張鑫炎導演為了更好的體現寫意的武俠故事、悲壯的任俠情懷,弱化了喜劇橋段的設計。這也使得該片在香港電影市場上映之後,遭遇了票房滑鐵盧,最終只上映了13天便被下架。

雖然在香港的票房成績不佳,但《黃河大俠》過硬的質量,卻讓他成為了壹代人心中的經典。而片中於承惠老爺子的長劍打鬥表演,也成為了華語武俠大銀幕上,難以復制的經典打鬥片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