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學數學教學的論文範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對論文都不陌生吧,論文是討論某種問題或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妳知道論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我整理的關於中學數學教學的論文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學數學教學的論文 篇1
中學數學教學創新思維的培養有利於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渴求意願和自主思維、動手能力。在教學中應針對存在的問題,建立系統化的理論形成過程,改進傳統教學手段,註重理論與實踐雙管齊下,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壹、中學數學教學中創新思維培養意義。
1、提高自主思維能力。
在中學數學教學課堂上,通過對於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能夠讓學生形成壹個良好的自主思維的能力。具有壹定的創新思維能夠讓學生對於知識的見解可以擁有很多不同的角度,他們能夠通過創新的思維來形成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壹味的被教師和旁人的思想所左右。
2、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創新思維的存在,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創新思維的指導下,學生對於知識的興趣會不僅僅停留在理論的學習上。通過知識的積累,他們能夠在腦海中形成壹定的對於知識如何呈現在現實生活中做出壹定的假想,然後在可以實現的條件之下,通過自己動手來進行驗證。
3、提高對知識的渴求意願。
雖然創新思維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帶來實踐層面上的行為,也就是創新思維的開發和培養,能夠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主思維方式,但是這些轉變最終還是會回歸到理論本身上來。也就是說,當創新思維發展到壹定的階段時,學生對於創新意識的運用已經不僅僅能夠對於如何去使用理論知識起到幫助,還能夠將這種實踐中的結論和猜想反饋到理論上來,當他們發現有些問題已經達到了自己能夠解答的上限的時候,就會回到理論中去尋求支撐,從而進壹步的提高他們對於知識的渴求意願。
二、中學數學教學現狀。
1、傳統教學模式占據主流。
在目前中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教學關系主要還是沿用了以往的傳統的教學模式,也就是教師在講堂上把考試中的數學知識要點進行講解,學生在大多數情況下,只是壹個被動的接受者,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學習的興趣難以被調動起來,另外由於中學學生要應付考試繁重的課業,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難被調動起來,從而變成了壹個簡單的知識的儲備工具,長此以往,造成了學生在數學創新思維上的匱乏。
2、數學教學對創新思維的壓制。
前文所述,在現有的中學數學教學中,因為傳統模式是主要的教學模式,因此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大,再加上中學數學教學的主要目的在於培養他們面對試題的解答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會更加註重對教學難點和教學重點進行講解,所以就導致了在課堂上,教師所傳授的知識主要是出於應試教育的目的。
三、中學數學教學的創新思維培養不足之處。
1、忽略學生的猜想樂趣。
中國的教學模式基本上都是在教學中將已經有結論的理論拿出來,讓學生記住,然後再教他們如何在解題的時候去運用。這壹點相信很多人都深有體會。比如說在講到長方體的體積應該如何計算的時候,相信有很多老師是直接讓學生記住公式,然後在做題目的時候,將這個公式直接套用進去。這樣確實能夠為學生的考試分數提供優勢,但是同時也剝奪了學生對於知識的猜想樂趣,而且這樣填鴨式的教學也讓學生沒有了創新的余地。
2、傳統教學手段稍顯死板。
現在中學教育對於教學手段的運用,還是較為死板的。這其中有壹部分原因是因為應試教育的存在,還有壹部分原因是因為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自己所必須要講解的知識之外,也不願意再多花時間在教學手段的研究上。但是其實數學這門學科在實際生活的運用中是十分廣泛的,也就是說數學這門學科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其實是可以和現實生活緊密相關的。這樣壹個本應該是生動活潑的學科,因為教學手段的死板,扼殺了很多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形成。在這種死板的教學手段之下,形成的也是死板的學習思維。
3、動筆多於動手。
中國應試教育的存在,能夠為學生提供壹條相比於社會更加公平公正的競爭渠道,因此也造成了很多家長對於中學教育的重視,導致學校也主要是以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作為主要目標,而忽視了對於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可以說,在中國數學教學中,動手的時間不會超過整個教學過程的五分之壹。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動手能力被弱化,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會得到強化。
四、中學數學教學的創新思維培養對策。
1、建立系統化的理論形成過程。
針對現在很多中學數學教學課堂中出現的,在進行某壹個知識點的講解的時候,可以先不要壹下子將理論結果直接說出來,而是可以通過給學生設定壹個情景,讓他們在這個情景中去解開具體的某壹個問題的方式,來讓他們自己慢慢的摸索。通過教師在壹旁的指導,能夠及時對學生對於理論的發現與探討的過程進行正確的指引,而且也培養了他們自主思維的形成,另外還讓他們體驗了自己發現壹個知識過程的樂趣所在。
2、改進傳統教學手段。
改進傳統教學手段主要可以通過教學信息化技術的使用來實現。其主要運用的手段可以在課堂導學、課堂討論以及課堂講授中進行。
在課堂導學中,可以通過播放與課堂內容相關的相應的影音圖像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對於課堂要教授的內容產生興趣,讓學生對於知識點產生深究下去的欲望。譬如在講到有關於立體幾何形的知識的時候,可以通過播放影片的方式讓學生對於立體幾何形的空間關系有壹個直觀的感受。另外還可以通過讓他們自己用做圖軟件進行立體圖形繪制的方式,培養他們的空間感,從而加強他們創新思維的培養。
在課堂討論的環節能夠激發學生創造力的實現,並且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來。但是在傳統的教學中,這個環節通常都是教學上的短板。在信息化教學方式中,對於這個問題也可以使其得到妥善解決。最為主要的壹個方式就是,可以通過播放壹個影片,讓學生來進行分組討論,通過小組展開探討的方式來創造壹個濃厚的學習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應該改變自己的教學思維。首先,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知識的時候,可以將壹些知識點的介紹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譬如在講解有關路程、時間與速度的題目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說出壹次他們經歷的旅行,在旅行的過程中他們所選擇的班車,然後設定壹定的情景,讓學生算出自己講在何時到達何地。這種和現實生活相互結合的教學方式能夠做到教學與娛樂相結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於知識點的實際運用能力。
其次,在課堂講授中,教師要註重信息化教學手段只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壹個工具,而並不能取代教師與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因此,在課堂教授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來進行知識點的講解,但是更為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知道,在信息發達的時代裏,可以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來進行資料的查找、收集與使用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到知識點的同時,還能夠學會如何合理的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自己的學習目的。
3、理論與實踐雙管齊下。
創新思維的培養,是需要壹定的實踐能力作為輔助的,在動手的過程中,學生會自己發現問題並且嘗試解決問題,因此要改變現在教學模式中因為動手實踐互動不足而導致的創新思維不足的現象,就需要在教學中,盡可能多的讓學生在實踐中,通過自己的行動去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主要的方法可以通過號召學生展開數學趣味競賽、提出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的方式讓學生去進行解決,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從而起到配套他們創新思維的目的。
中學數學教學的論文 篇2摘要 要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問”是壹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提問時需要做到:有效性、針對性、啟發性、註意方法、多傾聽、適當的激勵和表揚。我們註意探索提問的技巧,用提問來啟發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找到打開知識寶庫的大門,就可以做壹名富有效率的受人愛戴的教師,引導學生壹步步走向成功。
關鍵詞 數學;教學;提問;技巧
數學是壹門特別需要思考和分析能力的科學。思考和分析能力,我們又只能在數學教學去努力培養。在培養思維能力方面,提問在教學中已是壹種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技巧,尤其是在當今的中學數學教學中,顯得非常重要。所謂“提問”式教學,就是教師根據學生所學知識,圍繞壹定範圍的教學內容,結合自己所了解到的情況對學生提問,再由學生回答。其主要目的是啟發學生思考問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學生自己的分析與討論,找出解決問題的正確辦法的壹種教學方法。那麽,在中學數學教學中,“提問”需要註意哪些問題呢?下面,談談筆者的膚淺看法。
1.有效性原則
最初的有效教學,就是“如何有效地講授”。老師首先是“講師”,是“教書先生”,是文化知識的“傳遞”者。為了能夠把知識講清楚,於是就有“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等系列說法。當教師把關註的焦點定位在“如何有效地講授”的時候,“接受學習”就成為普遍的學習方式。學生的使命是“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地接收知識”。課堂教學中大量流行的話語往往是老師壹系列焦急的詢問:“聽清楚了嗎?”、“聽懂了嗎?”,好像學習倒成了壹種欣賞和練習“聽”的藝術。有效地提問就意味著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能夠引起學生的回應或回答,且這種回應或回答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學習過程,以達到提問的目的,體現提問的有效性。
2.針對性原則
提問是有它的目的性和針對性,否則,就會大大地降低妳的課堂效率,所以,我們提問前要弄清楚:提這個問題要達到什麽樣的目的,能起到什麽樣的效果,有多少學生能夠回答,可能得到解決些什麽樣的答案,錯誤原因何在,如何糾錯,與該問題相關的知識或方法有哪些,等等;因此,我們絕不能為了提問而提問,盲目地提問;而要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提問。
3.啟發性原則
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提出問題,並且對提出的問題可能需要有所暗示,以啟發學生思考。如果學生的回答不正確,教師也不要急於糾正,而是針對學生的錯誤認識提出補充問題,再次啟發學生,使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並盡可能自覺地加以糾正,教師所提的問題壹定要讓學生有思考,對學生有所啟發。
4.提問要註意方法
學生的智慧潛能如寶藏壹樣,需要開采、需要激發,“知識就是力量,方法就是智慧。”美國哈佛兒童教育學家尼普斯坦說:孩子的表現達不到老師的要求時,老師覺得孩子教不會,其實這是因為老師還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去激活孩子的智慧和潛能,只要用對方法,即使最頑劣的孩子,也是可以教好的。
要想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熱情,有壹定的學習方式和技巧。例如,我們在上《特殊的平行四邊形》這壹課時,就可以這樣提問:假如平行四邊形的壹組鄰邊互相垂直,四邊形的形狀可能發生什麽改變?若改為“鄰邊相等”呢?除了邊的改變,還可以怎樣改變條件(比如角、對角線等),使壹般的平行四邊形變成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可以有些什麽樣的具體改變?把這些條件組合起來,形成的特殊平行四邊形會有什麽特征?比較各種特殊四邊形的異同點。這樣的有效提問,發散了學生思維空間,擺脫單壹的對話式問答。
5.提問後要學會傾聽
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提問,問題壹般會保持壹定的開放性。當教師的提問缺乏基本的開放性時,教師的提問不僅不能給教學帶來生機,反而對課堂教學帶來“滿堂問”的幹擾。如果用過於瑣碎的無意義的問題牽著學生鼻子走,用只有唯壹答案的問題領著學生朝同壹方向邁進,學生就會丟失自己,迷失自己的方向——大人們為我設計的道路,總是讓我迷路。退壹步說,畢竟學生的許多想法和點子都是有道理的呀,妳不仔細傾聽,怎麽能了解學生呢?。學生壹旦主動學習,教師的責任就由講授、提問轉換為傾聽。傾聽是壹種對話,好的對話者總善於傾聽。教師在提問之後,給學生留出足夠的等待的時間,為學生的回答提供及時的反饋。善於傾聽的教師總是能夠將學生的聲音轉化為有效教學資源。
6.適當的激勵和表揚
教師不只是教授知識,更要傳播人生的信念。當學生回答教師的問題後,無論其答案正確與否,都應適當地給與學生適當的鼓勵或表揚,哪怕他的答案壹無是處。只有這樣,妳以後的提問,才會得到積極響應,妳在課堂上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並讓學生對教師產生充分的信任感。
7.做壹名富有效率的教師
人類文化傳播方式的改變尤其是書本和網絡資源的出現,使學習者由原來的“聽講學習”轉向“閱讀學習”和“發現學習”成為可能。但這種轉向的程度是有限的,教師仍然在充當“供給者”、“提供者”的角色;學生仍然只是“接受者”、“承受者”的角色。只有當教師由原來的“供給者”轉向“激勵者”“導向者”時,學生才有可能真正地親自去發現學習,成為數學學習的“發現者”和“建構者”。為了使我們的授課更加富有效率,我們在課後還得有反思。也就是還得多對自己提問:這堂課的得失在哪裏?下壹次我會怎樣改進?
總之,雖然教學無定法,但也有壹定的規律可遁,提問沒有現成的辦法,但也得註意壹些基本技巧。願我們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繼承先輩們的寶貴遺產的同時,努力探索,多多實踐,註意提問技巧,提高課堂效率,振興國家的教育事業,為中華民族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中學數學教學的論文 篇3作為壹名中學數學教師,我在此結合當前中學數學學科的課改精神和自身的教學實際,從新課程理念的角度談談自己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對新教材的挖掘,以及在此基礎上展開的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
壹、針對問題精心創設情境
能否設計壹個好情境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求知欲的首要問題。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往往只具有壹般性,還要求教師能夠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根據本地情況和學生實際來精心設計壹些讓學生感受到濃厚興趣的問題,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並不是枯燥無味的數字和符號的堆積,而是與我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從中體會到數學的價值,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世界,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註意體現把教學活動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之上的精神。
例如,在華東師大版《數學》八年級(下)第20章的扇形統計圖教學中,我考慮到學生在小學高年級階段就已有了對扇形統計圖有初步的了解,除了課前安排學生收集報刊雜誌中的扇形統計圖之外,還請學生以四人壹組為單位,請他們對班級中來自不同區域的學生數量情況進行調查登記,通過課前預習,自己先試著繪制壹張扇形統計圖,並分別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由於課程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內容入手,每個學生對上課的內容都產生了很大的興趣,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有了明顯的提高。在此研究型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帶著感興趣的問題去探索發現,通過收集數據,分析處理,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獨立思考,歸納總結,學會運用數學知識分析並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在發表見解、各抒己見、和諧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中,能充分地融入課堂學習,提高數學能力和學習效率。有的學生在研究問題的過程中,還提出了扇形統計圖反映數據情況的優缺點,在教材知識的基礎上更上了壹層樓。這種在充滿探索的過程中學習數學,讓數學知識和數學體驗上升到了壹個新的層次,讓他們感受到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增強學習積極性,形成應用意識,創新意識,達到開發潛力,提高能力的目的。
二、作業設置多樣化,正確評價學生
新課程則要求作業既要有鞏固和檢查功能,也要有深化和提高功能,還要有體驗和發展功能。所以我們布置作業時,內容上宜註意突出開放性和探究性,形式上要體現新穎性和多樣性,容量上要考慮量力性和差異性。作業形式可以有解答題、探究題、想壹想、動手做壹做等。開展同學間作業相互糾錯。註意作業評判的過程性和激勵性,作業批改不能只是簡單的壹勾壹叉和打個分數,而要重視學生在解題時的思維過程。同時要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盡量使用壹些鼓勵性的評語,既指出不足,又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進壹步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結束了扇形統計圖知識的學習後,我布置學生自定主題,設計壹個扇形統計圖,並塗上彩色作為作業上交。學生們確定的主題很多,設計出的扇形統計圖也美麗自然。比如調查學校或班級同學姓氏、同學年齡、出生月份或生肖星座、男女生比例、喜歡的電影或歌曲類型、喜歡的明星類型、喜歡的科目或書籍類型、喜歡的顏色、喜歡的飲料或水果、近視情況、家庭人口數量、長短發、愛好的體育活動或球類、團員和非團員比例、擁有QQ號和上網時間、上學使用的交通工具、課余時間的安排,林林總總,讓人目不暇接。三、多關註和贊賞學生,使學生健康成長
使學生身心處於最佳狀態,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教學相長的前提。從講臺上走下來,到同學們中間,從權威者的角色轉變為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不但做學生的良師,也做他們的益友。只有當學生從心理上認同這位老師了,他們學起這個科目來自然就會有更大的信心和興趣。
尊重每壹位學生,努力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尤其不能歧視那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鼓勵他們只要講究學習方法,堅持不懈地付出努力,大家都能成才。須知,由於每個人的先天和後天的成長條件不盡相同,自然會造成能力上的差異,但這並不是他們將來能否成功的惟壹決定因素。況且人的智力和能力發展有先後快慢之分,即使是那些大名鼎鼎的科學家小時候的學習成績也未必是壹流的。我們不經意的偏見和冷眼也許會讓世界少了壹個愛迪生。學生王某,初中剛入學時數學不及格,壹直以來對這門學科帶有極大的恐懼心理。我通過觀察發現,該生實際上有學習潛力,主要是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致成績不理想,信心不足。於是平常註意對她多加鼓勵,定期給她指導科學的學習方法,並結合其實際情況給她制定了階段學習目標,加強基礎知識的鞏固,培養其學習興趣。通過三年來的努力,該生的中考數學成績已經躍居中上。由此可見,教師的鼓勵支持是學生找回自信、勇於努力進取的最佳良方。
對那些愛動腦筋,有較強思維能力的學生可以通過組織興趣小組等活動,積極引導,大力培養其興趣愛好,鼓勵他們發展自己的愛好特長,不斷超越自我。
中學數學教學的論文 篇4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往往會存在壹定比例學習困難的學生,並且隨著年級的增高,知識難度的增加,這些學生所占比例也越來越大。能否有效地轉化“學困生”,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能力成為課堂教學成敗的重要壹環。因此,教師要轉變角色,更多地站在中學數學教學困生的立場考慮問題,關心愛護每壹位學困生,提高自身的教學藝術,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激勵方式,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提高學習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由於學生興趣、學習習慣、學習基礎等多方面的差異,導致部分學生學習興趣低落,數學基礎不紮實,學習浮躁,缺乏概括歸納、舉壹反三的能力,學習能力下降,我們把這樣特征的學生簡稱為學困生。怎樣才能使學困生的學習能力逐漸得到提升和發展呢?下面結合實際教學情況,我談幾點自己的心得體會。
壹、教師要轉變角色,樹立全心全意為每壹位學生服務的理念,尊重理解,關心愛護每壹位學困生
(壹)立德才能樹人
數學教師不僅要授業、解惑,更要精於傳道,必須轉變教師壹言堂,學生整節課側耳傾聽坐冷板凳的現狀。教師要有意識地提問、傾聽學困生的困惑,為什麽思路出現了分歧?他們掌握知識重難點的薄弱環節出現在哪裏?我采用哪種方法能夠降低知識的梯度,使學困生容易理解接受呢?
(二)尊其師才能信其道,數學教師立德才能育人
教師只有課前心中裝著學困生,課堂上眼中有了學困生,課後輔導環節中關照學困生,真誠地尊重、關心愛護每壹位學困生的心理感受和尊嚴,學困生就能從潛移默化地授業的數學教師的壹言壹行中得到熏陶和感染,喜歡上數學教師,喜歡上數學課程。
二、提高教學藝術,樹立教師人格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壹)想方設法,千方百計地積極調動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就顯得非常重要
教師的語言是壹門藝術,而數學教師恰如其分又精湛的語言也有助於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新課數字敘述式的導入,復習課開門見山式的啟發,練習課煽情期盼挑戰式的語言,這些方式都有助於激發學困生躍躍欲試,體驗成功快樂的數學學習興趣。
(二)數學教師要重視研究教法,改進教法
傳統粉筆加黑板的方法是難以打造高效數學課堂的,而應因地制宜地采用多媒體課件、幻燈片、電子白板等現代教育技術,不僅有助於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興趣,簡潔明了的媒體展示,更有利於幫助學困生理解與突破知識重難點。
(三)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等啟發式教學
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等啟發式教學,應重點在於精準的點撥探索、體驗、實踐活動能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尤其更能培養學困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教師要使用藝術性的數學語言來活躍課堂氣氛,對於壹些抽象概念可以讓他們在玩中體會,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師生互動找出適合學困生自己的學習方法。
三、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提高學困生學習數學的能力
(壹)低起點,師生勞逸結合
數學課堂不同的年級要疏密有度,既要有適宜快樂的課堂練習,也要有降低學生腦力疲勞,思維遲鈍時鼓勵式的課堂小插曲:低年級的拍手操,中年級的數字接龍,高年級的數學故事鏈接拓展。在設置課堂作業時,數學教師要高低有梯度,既要優選優等生“吃不飽”的挑戰性練習題,也要精選中等生“吃不好”的典型例題,更要篩選學困生“吃不了”的失誤測試題,不求多,不求快,只求學困生融會貫通知識點,這樣學困生就會觸類旁通,舉壹反三,數學能力逐步提高。
(二)多歸納,勤練習,培養數學習慣
大部分學困生與正常學生除思維的差異外,差異主要表現在數學學習習慣方面。我們數學教師既要善於運用數學語言幫助學困生積累知識,更要充分運用線段圖、集合圈等多種練習方法,幫助學困生總結歸納知識重難點,自覺養成細心認真、壹絲不茍的心理品格,培養嚴謹踏實的良好數學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為學困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打下紮實的數學基礎。
(三)及時反饋,建立民主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
數學教師在激發學困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更要培養學困生克服困難的自信、解決困難的果敢堅毅、在師生***同互助中理想必勝的信念。數學教師要善於捕捉時機,在學困生遇到困難時要及時與其談心談話,循循善誘,以科學家和名人的成長經歷告訴學生要有誌氣,保持學習的旺盛勢頭,辦法總比困難多。在學困生取得點滴進步時,全班師生都要為他們鼓掌喝彩,使他們獲得繼續學習的動力,輕松接受新的學習任務!
四、重視課堂的激勵評價,使學困生獲得成就感
(壹)書面作業評價,鼓勵進步
數學課堂作業是學生課堂數學技能的體現。在學困生的書面作業上批閱評價,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發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例如,我在個別學困生數學作業中采用“等級+評語”的評價方法。用這種方法批閱點評學困生作業,既能啟迪思維,又可以指明努力方向,學困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得到了充分尊重。
(二)課堂口頭表揚、榜樣示範、學生自評,有助於學困生樹立學習自信
數學課堂上,學生的口頭表達是學生數學思維邏輯嚴密性的具體表現。例如,我建議學困生在數學作業中用畫“笑臉”“哭臉”的方式自評當天作業的書寫、做題正確率,改進學習方法,促進學生發展。
事實上,家長與學校教師的互動的評價,更能樹立學困生的責任感。讓家長每天對學生在家裏對數學學習的態度,完成作業的情況等方面作出評價,學困生也能在家長的評價中體會到父母的關心愛護,不斷增強主動學習的責任感。
綜上所述,數學教師轉變觀念,激發學困生學習興趣,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勵評價等因素,無疑是提高學困生數學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個“三維目標”的關鍵環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