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明史的人應該都知道人稱?萬歷首輔?的張居正明朝中後期政治家、改革家。作為五歲識字,七歲能通六經大義的天才,張居正不僅是大明的內閣首輔,也是當時年幼的明神宗的老師,是明代唯壹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師榮譽職位的大臣,萬歷皇帝曾許諾照顧先生的子孫,然而,張居正卻在病逝後被抄家,傳言中並沒有人為他求情,這是怎麽壹回事兒?
要解開這個疑惑,首先我們應該先了解張居正,這位明朝文臣因其巨大的歷史功績而被後世譽為?宰相之傑?,隸屬中國古代十大名相之列。
明王朝經過兩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到了嘉靖年間已是百病叢生、危機四伏。嘉靖皇帝陶醉於《慶雲頌》的華面詞藻,將朝政托付給奸相嚴嵩,嚴嵩父子趁機貪贓枉法。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內閣首輔張居正被推到了歷史浪尖,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飭朝綱、鞏固國防,推行壹條鞭法,使危如累卵的明王朝重獲勃勃生機。
但是古語有雲?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功高震主?。這樣壹個優秀得耀眼的人,在當時理所當然成的為了其他官員和皇帝的眼中釘、肉中刺。
可能有人會說,雖然張居正可能威脅到了皇帝的地位,但作為張居正的學生,萬歷帝怎會?恩將仇報?呢?這就涉及到當時的特殊情況了,隆慶六年(1572),穆宗駕崩,十歲的朱翊鈞即位。皇帝年幼,太後監國,張居正暫且代為主持大局。神宗即位以來,朝廷之事皆不用他插手,張居正已將事情辦理妥當。閑來無事的萬歷皇帝漸漸喜歡上喝酒,為此,張居正曾好好地給他上過政治課,勸他趕快戒掉這等不良嗜好。但是,神宗畢竟長大了,也到了叛逆期,開始抵觸和反抗張居正。他將飲酒壹事當作反抗的壹部分,不但沒有戒酒,反倒愈演愈烈,發展到後來還惹出了事端。萬歷八年(1580),喝得不省人事的神宗命人痛打了太監馮保的養子壹頓,這已經不是第壹次了,馮保自是不甘,將此事告訴了李太後。
李太後教子甚嚴,當下揚言要為天下人除害,廢掉這不爭氣的皇帝,改立神宗的弟弟潞王為帝。神宗被嚇得趕緊認錯。後來此事以張居正替神宗寫了篇?罪己詔?收場,但神宗漸漸?成熟?的心靈,片刻之間,發生了巨變,對張居正漸漸產生怨恨。
這樣的情緒壹直延續到了張居正病逝,年輕的萬歷皇帝終於真正的掌握了大權。張居正屍骨未寒之際,壹場風暴襲來了。
神宗首先將矛頭指向馮保,抄了其家,搜德大量金銀珠寶,巨額財產歷時壹個多月才統計完,神宗是個貪財之人,這下子讓他紅了眼,坐不住了,打起了所謂奢侈糜爛的張居正的主意。
張居正改革得罪了大批官員,縱觀古今,無論哪次改革都會觸碰很多人的既得利益,由於張居正在變法改革中施行的清丈田畝等工作觸犯了上流社會的既得利益,他生前本就處在和權貴的對抗中,死後墻倒眾人推,有皇帝這個風向標,便很多人跟風出來報復他沾點這場瓜分利益的羹汁,盡管有人逆風給他求情了卻也不起波瀾。吏部尚書楊巍就曾反對抄家,認為張居正勞苦功高,此舉恐傷天下臣民的心,以堯舜為例說明不可取。可神宗陷入瘋狂中,在錢財的誘惑和常年積累的不甘憤恨下,哪還管什麽?臣民寒心?,偏聽偏信,認為張居正便是那罪大惡極的貪官,壹門心思要抄家取錢。
誰曾想,在丘橓惡意報復下的抄家(當然主要是皇帝的大力支持),手段兇殘至極,不僅搜刮出壹筆不菲的錢財,給張家嚴重警告!後面連張居正的子孫也遭到清算,大兒子張敬修自殺,留下血書,群情激憤,朝廷上反對求情之潮盛起,內閣首輔和次輔都相繼求情,潘季馴認為?治居正獄太急?並請求皇帝特別寬遇張居正年逾八十的母親。
正是眾臣的反對聲使得神宗讓步,草草結束了這場鬧劇。我們不能絕對的說張居正死後沒人求情,只是到了求情成功時卻木已成舟,悲劇不能挽回。至此,被梁啟超稱為?明代唯壹的大政治家?的張居正及他的故事落下帷幕。而世間已無張居正,再沒有人可以挽救這個奄奄壹息的王朝,我們也看到這個王朝壹步步走向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