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王名為高長恭(約541年―573年),壹名高孝瓘,是北齊文襄帝高澄第四子,東魏大權臣北齊奠基人大丞相高歡之孫,封為蘭陵王。
蘭陵王的父親是北齊高祖神武皇帝高歡的長子文襄皇帝高澄,而母親卻連個姓氏也沒有,這使他的身世變得撲朔迷離。
《北齊書》中載:“蘭陵武王長恭,壹名孝瓘,文襄第四子也。”又載文襄六男中:“文敬元皇後生河間王孝琬,宋氏生河南王孝瑜,王氏生廣寧王孝珩,蘭陵王長恭不得母氏姓,陳氏生安德王延宗,燕氏生漁陽王紹信。”
《北齊書》、《北史》中說他“貌柔心壯,音容兼美”;《蘭陵忠武王碑》中說他“風調開爽,器彩韶澈”;《舊唐書·音樂誌》中說他“才武而面美”;《隋唐嘉話》中說他是“白美類婦人”。可見,蘭陵王的美確是不容置疑、超凡脫俗的。
長恭貌柔心壯,音容兼美。為將躬勤細事,每得甘美,雖壹瓜數果,必與將士***之。
北齊蘭陵王長恭,才武而面美,常著假面以對敵。嘗擊周師金墉城下,勇冠三軍,齊人壯之,為此舞以效其指麾擊刺之容,謂之《蘭陵王入陣曲》。
在洛陽之戰後,北齊後主高緯曾問高長恭說:“這樣沖進敵陣之中,如果不小心發生意外怎麽辦?”高長恭回答說:“國事就是我們的家事,在戰場上我不會想到這個。”
後主因為他說的“家事”,又聽到士兵們唱的《蘭陵王入陣曲》,開始猜忌他會謀反。
段韶利用謀略打敗北周軍隊,高長恭帶了500名騎兵沖進北周的軍隊,到達被圍的金墉(現今河南洛陽東北故城)城下,因為高長恭戴著面具。
城中的人不確定是敵軍或是我軍,直到高長恭把面具脫下來讓大家看到他的面貌,哪裏不平哪有蘭陵王,之後高長恭成功替金墉解圍,北周軍隊最後放棄營帳撤退。
這場戰役是高長恭最受註目的戰役。根據《北齊書》的記載,士兵們為了這場戰役而歌誦他,後來就變成知名的《蘭陵王入陣曲》。同年十二月,他被任命為尚書令。
他後來歷任司州、青州與瀛州的地方首長。武平元年(570年)七月,被任命為為錄尚書事。武平二年(571年)二月擔任太尉。
同年三月,與太宰段韶、右丞相斛律光聯合進攻蹺谷,抵禦北周宇文憲的攻擊。五月,段韶包圍定陽城,而北周汾州刺史楊敷堅守住城池,段韶久攻不下。
段韶病倒之後,由高長恭接替統領全軍,他成功的利用伏兵擊敗了從城中撤退的楊敷軍隊。
武平三年(572年)八月,他被任命為大司馬,武平四年(573年)四月擔任太保。他前後因各項戰功被封為巨鹿郡、長樂郡、樂平郡、高陽郡等郡公。
在洛陽之戰後,北齊後主高緯曾問高長恭說:“這樣沖進敵陣之中,如果不小心發生意外怎麽辦?”高長恭回答說:“國事就是我們的家事,在戰場上我不會想到這個。”
後主因為他說的“家事”,又聽到士兵們唱的《蘭陵王入陣曲》,開始猜忌他會謀反。
定陽之戰時,高長恭代替段韶的職務統率軍隊,但是常常收取賄賂,累積財富,屬下尉相願問他:“您既然受到國家的委托,為什麽要如此貪心呢?”
高長恭沒有回答,尉相願繼續問:“是不是因為邙山之戰大勝,您害怕功高震主,遭受忌妒,而要作令人看不起的事情呢?”,高長恭說是的。
尉相願說:“如果朝廷真的對您有所妒忌,這件事情更容易被當成是罪名,不能避禍反而更快招來禍害。”高長恭流淚屈膝問尉相願解決的方法。
尉相願說:“您之前已經立下戰功,這次依然打勝仗,聲望太大,最好之後都裝病在家,別再管國家的政事。”高長恭同意他的說法,可惜沒有辦法成功退出。
武平四年(573年)五月,北齊後主高緯派遣使者徐之範送毒酒給高長恭,高長恭跟妻子鄭氏說:“我對國家如此忠心,哪裏有辜負皇帝,而要賜我毒酒?”
妻子回說:“為什麽不親自當面去跟皇帝解釋呢?”高長恭說:“皇帝怎麽可能會見我?”之後就飲酒而死。妻子鄭氏則進入佛門。追贈太尉,謚號武王。
擴展資料
高長恭在軍事上的成就在於他參與了北齊後期與北周的歷次大戰,並數次擊退北周進攻。河清二年(563年),北周大將楊忠聯合突厥自恒州而下攻打北齊,突入晉陽(今山西太原),晉陽為北齊北方軍事重鎮,高長恭親自參與了擊退北周和突厥軍隊的作戰,奮力將北周大將楊忠擊退。
次年十二月,邙山之戰時,北周攻打洛陽,武成帝高湛派蘭陵王高長恭與並州刺史段韶、大將軍斛律光前往洛陽救援,高長恭帶領五百名騎兵沖進北周軍隊的包圍圈,到了金墉(今河南洛陽東北故城)城下,高長恭成功替金墉解圍,北周軍隊最後放棄營帳逃走。
從邙山到谷水的三十裏間的川澤之地,都是北周丟棄的兵器輜重。根據《北齊書》的記載,這次戰役後,高長恭開始聲名遠揚,士兵們為此作曲謳歌他,即後來知名的《蘭陵王入陣曲》。
百度百科-高長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