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財政總收入800余億元,欠債3000億元”。當這樣對比懸殊的數據被報道出來後,鄂爾多斯瞬間陷入到巨大的輿論漩渦之中。在美國汽車重鎮底特律宣布破產的背景下,鬼城鄂爾多斯的標簽被更改為“債城”,破產危情烏雲壓頂。
不僅如此,鄂爾多斯東勝區政府向企業借款15億元用來“發工資”的消息也在瘋傳。而同壹時間,審計署又啟動對地方債的大審。對此,《華夏時報》記者奔赴鄂市進行了調查。
“沒有,沒有,不可能有那麽多,我認為不會超過1000億元。”7月31日,東勝區財政局副局長戴宏奎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連聲否認相關傳言。鄂市財政局局長劉建勛沒有直接回應全市債務總額問題,僅稱具體數據目前正按審計署的最新統計口徑核實界定中。
而針對“政府借錢發工資”消息,鄂爾多斯市財政局在發給本報記者的說明中稱,的確曾向伊泰集團借過15億元,但不是用來發工資,而是全部用於了民生事項支出,所借資金已如期償還了。
不過,記者在鄂爾多斯調查發現,前期造城運動引發的債務問題已經拖累當地經濟,眾多被拖欠工程款的企業陷入困境,這場由債務引發的經濟危局或將繼續發酵。
借錢,但未用於發工資
上述報道將鄂爾多斯稱為“債城”之時,還爆料稱,2012年底,東勝區政府為了給公務員發工資,向轄區重點企業伊泰集團借款15億元。
8月1日,《華夏時報》記者前往伊泰集團求證此事。當日適逢集團董事長張雙旺70歲壽辰,他對記者表示,2012年底,鄂市政府領導對他說,因為財政緊張,希望伊泰能借款15億元,“我當時就表示,借錢可以,但要按時還。結果去年12月底借,今年3月底就還了。”
張雙旺特別向記者強調,15億元的借款來自於集團,而非股份公司(即伊泰B股)。據張雙旺介紹,當時有傳言稱他為了躲避政府借錢而跑到了美國,並有意將總部搬離鄂爾多斯,“這完全是瞎說八道”。他解釋稱,去美國壹是探視在那邊讀書的孫子,二是治療氣喘的毛病;搬遷總部更是經不住推敲,伊泰在鄂爾多斯土生土長,市、區政府對企業都不錯,再加上現代科技發達,即使企業加大對外投資,也無搬遷總部的必要。
針對傳言伊泰集團還給東勝區政府借款壹事,張雙旺表示,其實是伊泰為區政府下屬企業融資提供擔保,“這是很正常的企業行為。”
在發稿截止前,鄂市財政局給本報記者發來特別說明稱:經認真調查核實,該市各級政府從未發生因發放工資問題向企業借款事宜……2012年市公***財政預算收入為375.5億元,全部為地方的“真金白銀”,而同期全市用於工資支出為82.8億元,僅占公***財政預算收入的22%。上述相關數據充分說明市財政完全有能力保證工資支出需要,沒有必要向企業借款發工資。
那麽政府為什麽借錢?公務員工資能如期發放嗎?
鄂市財政局介紹,2012年底臨時向伊泰集團有償借款15億元,用於了部分旗區支付農民工工資及重大民生事項支出,所借資金已按約定於2013年3月份如期償還。
戴宏奎則表示,截至目前,東勝區還沒有出現拖欠公務員工資的情形,“包括公務員在內的財政供養人員的工資都是當月發,7月份的工資前幾天已經發放。”
不過戴也承認,過去發放工資的時間是月中,現在改為月底了。
悲慘的工程款
如果說,在地方性債務積聚膨脹的背景下,公務員還有保證的話,企業的狀況,尤其是有“燒錢”的大工程項目的企業就沒這麽幸運了。
“我們有4個月的避暑黃金期。從去年開始,政府就提出了將東勝打造成避暑休閑之都的發展思路。”戴宏奎介紹說。記者在東勝區采訪當天,該區旅遊局、文化局等單位赴持續高溫的杭州推介旅遊。
鄂市在大力發展旅遊業,這似乎是壹個信號。在鄂爾多斯樓市泡沫破滅、高利貸崩盤、煤炭產業遭遇寒流,以及此前被寄予厚望的裝備制造產業等難見成效的背景下,鄂爾多斯不得不謀求重生。
記者在當地采訪發現,求變之中的鄂爾多斯,工地大量停工,爛尾樓林立,大街上眾多門面關張,人流車流稀少。
“鄂爾多斯現在問題太大了。政府債務纏身,企業日子難過。”7月30日,鄂爾多斯壹位要求匿名的企業負責人指著寬敞而空蕩的辦公大樓稱,公司近幾天又裁掉壹批員工,以緩解經營壓力,“好幾個月沒錢發工資了。”
據這位負責人透露,他多年前承擔了多個旗區政府的市政工程建設,工程交工後三四年,政府壹直未能支付工程款;因為資金鏈斷裂,企業已經無力開展後續經營,手頭所有工作都停著。
“每隔壹段時間我就去找建設局和政府主要領導,但對方的答復就是沒有錢,讓等著。”說話時,他不斷地嘆著氣。
據了解,僅在康巴什新區管委會,就有眾多建築商的工程款被拖欠,大的如承建了康巴什管委會大樓的興泰集團、負責路橋施工的東方路橋公司,以及承擔綠化的企業,少的欠數百萬元,多的過億元。在債權人看來,康巴什新區管委會還債壓力很大,因為轄區大型企業少,財政收入微薄。數據顯示,2012年康巴什新區財政總收入為15.9億元,不到鄂爾多斯全市的1/50。
“可以這樣說,絕大多數與房地產開發、工程建設相關的企業都瀕臨絕境,隨時都有可能倒閉或破產,公司或裁員或放假,老板都跑到外面去了。”這位負責人斷言,鄂爾多斯經濟10年內難翻身。
政府債務知多少
各執壹詞,那麽政府債務到底有多少?媒體此前報道稱,鄂市地方政府債務龐大,民間估算高值為3000億甚至4000億元。而壹位接近鄂爾多斯市政府的人士則稱總額為2400億元。
戴宏奎則透露,在今年年初召開的鄂爾多斯財政工作會議上,相關材料通報顯示,截至去年底的數額是不到800億元。
戴宏奎稱,從專業角度看,實際數額可能會比上述口徑稍大壹些,但差額不會很大。他解釋,根據壹般做法,工程完工但沒有決算的,相關數額不會被統計到政府債務中,但此類工程並不多,因為去年經濟不景氣,新開工政府工程不多。
在戴看來,外界有關地方債務數額的傳言太過誇張。他以自己任職的東勝區為例說,外傳東勝區負債800億元甚至1000億元。而實際上,東勝區的債務總額約為200億元,主要集中在城投公司。
據東勝城投公司2011年的審計報告披露,該公司2011年從伊泰集團、鄂爾多斯滿世房地產開發公司、北京星河灣[最新消息 價格 戶型 點評][最新消息 價格 戶型 點評][最新消息 價格 戶型 點評][最新消息 價格 戶型 點評]房地產公司等企業合計融資25.25億元。報告同時顯示,至2011年末,東勝城投以質押的方式,向國開行內蒙古分行、建設銀行以及中國銀行貸款的余額為45億元。上述兩項合計約70億元。
即便按照戴的說法,鄂市債務在1000億元之內,相對於財政收入已然很高了。
劉建勛8月2日對本報記者表示,由於2004年前長期靠上面補貼,該市在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和公***服務領域存在諸多歷史欠賬;2005年後,財政實力快速增強,政府開始加大對民生、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等領域的投入力度,在較短時間內創造了城市建設的奇跡,也相應形成了部分政府性債務。
不過劉建勛強調,相對於每年400多億的可用財力,鄂市債務總體上在安全可控範圍內,完全有能力在2015年前全部化解。
“我們高度重視化解政府性債務工作。”劉建勛表示,具體的化解存量債務的措施有:在財政年初預算安排的基礎上把可能超收的公***預算、非稅、政府性基金等收入全部用於化債;把壓縮“三公”經費和常規性項目支出、政府采購經費以及政府投資基建預算的資金全部用於還債;整合、盤活、處置各類存量國有資產全部用於還債。
而控制增量債務的措施包括:壓縮政府投資規模,除重點民生工程外,今後5年內不再舉債搞建設;凡已批復未開工的項目,除中小學、幼兒園、衛生院等急需建設的民生項目外,壹律不準開工建設,已開工的項目分輕重緩急保重點;5年內不新建、擴建、購置樓堂館所;嚴格控制在建項目造價。
造城運動後遺癥
雖然鄂市官方對化解債務充滿信心,但巨大的債務已然對經濟發展造成沈重拖累。
“受沖擊最大的是被拖欠工程款的企業,政府過度造城,苦果由企業背負,教訓值得深刻反思。”上述要求匿名的企業負責人說,造城運動形成的債務,打亂了經濟正常發展的節奏。
對於大量企業因被拖欠而陷入困境壹事,戴宏奎承認,在煤炭價格大幅走低及樓市蕭條的背景下,政府還債壓力很大。據介紹,東勝區上半年***計完成109億財政收入,勉強完成全年計劃的壹半;而下半年壓力很大,因為經濟還沒有出現好轉的趨勢。
就在數年前,東勝區財政收入年平均增幅為20%至30%。在2012年前,東勝區的財政收入連續7年排名自治區第壹位,這壹成績曾令東勝區政府官員引以為豪。就在這樣的歡騰中,東勝區將十二五目標定為“到2015年實現財政收入500億元”。現在連戴宏奎也不得不表示:“看來這壹目標很難實現了。”
記者掌握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東勝區109億元財政收入中,煤炭企業貢獻最大,伊泰貢獻22.4億元,神華貢獻19億元,二者總和超出了總額的1/3。而值得註意的是,樓市泡沫破滅令當地賣地收入乏善可陳:上半年,東勝區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僅為1.05億元。與前幾年最高兩三百億元相比,1億多元的賣地收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鄂爾多斯的房子蓋得太多了,要完全消化恐怕需要10年時間,您想想,哪個地產商敢買地?”壹位陷入困境的建築商對記者說,對鄂爾多斯而言,只能冀望煤價回暖,當地經濟才有恢復的希望。
被東勝區官員多次提及的,還有多個原本列入建設規劃的項目被無限期推遲,壹是用於解決兩三千人的公安隊伍辦公困難的金盾大廈,二是教育大廈。而在伊金霍洛旗,使用才10年的環保局大樓被推倒後準備重建,但至今也沒建起來。
“現在是最困難的時期,但我們認為經濟會慢慢好起來。”戴宏奎說。
了解更多房地產資訊,更多精彩特色活動,歡迎點擊 長沙站 首頁
找好房,享優惠,組團購,看新聞!掃描 長沙站 官方微信二維碼發現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