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庚申六月某個夜間,泗州城被淮河溢出的洪水所吞沒,後雖經多次搶救,但水患難以根除,危城如巢卵,到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黃淮再度大水,泗州城終於永沈水底,至今已三百多年了。泗州始建於北周宣帝大成元年(公元579年),當時北周政府為加強泗水(古水名,發源於山東沂蒙山,流經徐州、宿遷、泗陽註入淮河)運道和南北漕運的管理,在今泗陽縣鄭樓鄉古城村境內的廢黃河畔建城設治,由於倚泗水而建,故稱“泗州”。這是歷史上的第壹座泗州城,第壹個泗州治。
到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煬帝開通濟渠,歷史上稱汴渠又稱南汴。此河由洛陽帝宮西苑至洛口入黃河,自板渚引黃河水,經開封、商丘、靈壁、夏丘至臨淮(今盱眙縣城淮河對岸、非今臨淮鎮)入淮。大運河的興起,使泗水的漕運逐漸衰敗,泗州城也必然失去了當年的作用和繁華景象,變得壹片蕭條。
為加強通濟渠的管理,加速物資中轉,唐開元23年(公元735年),徙泗州府於汴河口的東岸,即與臨淮縣城(該地始築於唐貞觀年間、704年設縣)隔河相望。這裏溯淮而上可通濠梁、穎壽、信陽諸州府,順淮而下,可抵淮陰、山陽(今淮安),經運河可直達長江。到此,泗水之濱的泗州城結束了它156年的歷史,向南遷移了190裏,開始了它的新歷程。
北宋景德3年(1006年),徙臨淮縣治於徐城驛(今泗洪臨淮鎮),泗州遂成為跨汴河兩岸的重鎮。隔河與淮河南岸的盱眙縣城相望,相距5裏許。
據《泗州誌》載:泗州在州境極南,面長淮對盱山,城肇於宋,舊有東西兩城,皆土築,明初始更磚石為之,合為壹城。周長九裏三十步(約合4245米),城墻原高二丈。嘉靖36年(1557年)遭倭寇圍攻,後加高至二丈五尺。據《泗虹合誌》載,泗州***五座城門,東門有回龍橋,西門有永寧橋,南門仿嶽陽樓制,巍然壯觀。在南門與西門之間開壹門曰香花門,北門名朝闕樓。泗州城諸門皆有水關,西門金剛渡,北門鐵窗欞。為防洪,城外還建有6道月城,6道月門,月門像雙閘門套閘壹樣,城外發大水時,先堵住月門,行人從月城堤上出入。這種形式的古城在國內是罕見的。鼎盛時期城中有街道15條,巷道34條,橋梁16座,有州衙、都察院等官衙建築11處,儒學署和各種書院8處,醫學建築2處,郵傳、驛館等建築15處,鐘、鼓樓各1座,寺、廟、庵、祠等建築53處,還有壇、堂、亭、閣12處,表、坊、碑碣等21處。城區有居民9000余戶,36000余人,房舍密集,交通便利,商賈雲集,是壹座繁華的港口城市。泗州城的變遷及水漫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