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免費電影 - 男性的性取向偏離有什麽表現,能糾正嗎

男性的性取向偏離有什麽表現,能糾正嗎

----性取向模糊者,不要被“同性戀”集體催眠和自我強化

“同性戀”是壹個古老的話題,從古代到現代,從西方到東方,從動物到人類,同性戀這種行為壹直是廣泛存在的。目前醫學研究認為同性戀者可能存在染色體某位點的改變,或大腦結構與功能方面存在改變,於是,人們認為社會存在“第三性”,即“同性戀者”是合理的。於是,就有很多國家的“同誌”壹直在為合法“權利”而奔走。

作為壹名工作了近20年的精神科醫師,同時又從事心理咨詢及治療10余年的心理醫生,面對來訪者,我壹直是既重視生物學因素又重視社會心理因素影響的。

從生物學的角度,我不否認同性戀的存在,也支持同性戀者的合法性,有報道稱中國每100個人中就至少有1個同性戀,有觀點認為同性戀是合理存在的,不需要治療,需要的是理解和接納。但在本人對數例同性戀者及其家屬進行深入接觸後,我的觀點發生了改變,本人質疑真正的同性戀者有沒有這麽多?相當壹部分同性戀者並非真正的同性戀,他們部分或因早期遭受性創傷(如孌童等),或因成長中與異性關系建立的失敗,與同性相處才能找到安全感和舒適,最後被“同性戀”這個合法的名詞集體催眠,或被真正的同性戀所控制。與異性性行為壹樣,發生在青春前期性心理發育的關鍵年齡段同性性行為所獲得的快感既強化了同性戀這種行為,又強化了個體的同性戀角色。還有壹部分人完全是為了逃避孤獨,補償人際交往障礙或為緩解心理壓力而臨時建立了壹種同性依戀關系。對於那些非生物學意義上的真正同性戀者,很多人有回歸自己正常性取向的需要,性取向矯正心理行為治療對其個人、家庭及社會均有重要的意義。但部分同性戀被控制或被催眠太深,對自己同性行為的本質缺乏認識,扮演了錯誤的性別角色,貽誤了青春,耽誤了家庭,並且還認為理所當然。

同性戀的生活模式被認為是壹種態度和生活方式,本人支持個人有選擇生活方式的自由,每個人都會選擇最適合自己最舒適的方式去生活。但是,對生活自由的選擇不應該成為逃避現實和責任的借口。人是社會的人,我們活著為了自己還為了他人(父母等),不合理的成長環境讓我們變成不合理的存在,但部分人卻願意被貌似合理的“同性戀”這個名詞所催眠,因為這樣不用面對童年的創傷,也不用面對改變。我並非想改變同性戀者性取向的自由,我只是想提醒部分同性戀者其實自己有做出改變的機會,稍作努力,可以活出另外壹種精彩。

來找我咨詢的同性戀者,有自己壹個人來的,有父母陪同的,有父母單獨過來的。大體分為兩類:1、部分同性戀者是父母強行帶來的,對自己的同性傾向堅定不移,自己完全接納自己的角色,想改變的只是他(她)們的父母。2、另壹些同性戀者主要迫於社會或父母的壓力,努力想改變自己的性取向,但又沈湎與同性行為中不能自拔。

在對多例同性戀者深入接觸後,我發現來訪的同性戀者經歷各有不同,但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來訪者甲:14歲女孩,學生,父親強行帶來咨詢,來訪者自幼不喜歡做女孩,青春期開始發育,仍否認自己的女孩角色。男孩裝扮,短發牛仔裝,拼命勒緊自己開始發育的胸部,喜歡同女孩交往,討厭男性。生長發育正常,童年及青少年期未遭受創傷,家庭關系和睦,成長環境中父母無重男輕女思想,也無將其按男孩的方式撫養的經歷。

來訪者乙:男,31歲,農村來城市打工,因父母催婚的壓力,自己也有改變自己錯誤性取向的願望。自訴曾對女孩有過短暫的好感,初中以後壹直將註意力集中在同性、慈祥、有文化的長輩身上,直至現在。反復追問成長經歷,來訪者回憶其對同性有好感,與童年時發生的壹件事情有關,在來訪者10歲左右(青春早期)時,壹次偶然的機會,壹名對他很友善、慈祥的中年陌生男性對其進行了撫摸,並讓其為自己口交,來訪者當時既害怕,又好奇和興奮。自此,來訪者對同性開始感興趣,尤其對於年長、慈祥、有知識的男性。初中時,開始暗戀自己的男老師,並偷看老師洗澡。發展到交男性朋友,並有同性性行為,出於家庭壓力,想糾正自己的性取向。

來訪者丙:男,18歲,高三學生,國外讀書。初中曾交過壹個女朋友,稱只是為了面子,對女孩沒太大興趣,覺得跟異性接吻很惡心,喜歡看高大帥氣男。不認為自己是同性戀者。壹次偶然看了壹部關於同性戀的電影,發現兩個男的竟然也可以這樣生活,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同性戀,來訪者通過網絡發現然來還有同性戀這樣壹個世界,並發現同性戀在很多國家是合法的,更加相信自己是壹名同性戀者,嘗試通過互聯網交同性朋友,以證實自己的感覺。後被母親發現,帶其咨詢。據其母補充,來訪者自幼當女孩撫養,成長到高中階段身邊壹直多與女孩壹起學習、生活及玩耍,家中母親較強勢,父親較弱勢被動,基本不管來訪者,來訪者稱很討厭女孩的壹些習慣,認為跟男孩在壹起生活更輕松。

來訪者丁:23歲,女,大學生,自幼性格內向,害羞,很少與異性交往,初中階段,有幾個要好姐妹,整天形影不離,高中階段寄宿,學習壓力大,男女交往更少,整天跟壹個要好的閨蜜在壹起,自認為同性戀者,進入大學,學習壓力減輕,有男孩子追求,開始談戀愛,發現自己其實是壹名異性戀者。

總結以上四種情況,來訪者甲無明顯的環境誘因,可能與生物學因素有關,是壹名真正的同性戀者。來訪者乙同性性取向可能與其青春早期性創傷有關。青少年在該年齡段正處於自我同壹性的確立的時期,包括性別同壹性。這種性心理啟蒙時遭受的侵犯結合伴隨的性興奮及快感強化了同性依戀行為,使其註意力更多的集中在同性身上,同時,更加阻礙了其與異性的交往的能力。而來訪者丙同性戀行為,更多的與其成長環境有關,幼時被當成女孩撫養,家中母親較強勢,自小周圍都是些女孩壹起玩耍學習,來訪者同化了更多女性的角色,同時,將成長過程中對異性(包括母親及同伴)壞習慣的厭惡泛化到針對整個異性。但對自己的性取向並不很清晰,直到看了壹場關於同性戀的電影後,懷疑自己是不是同性戀者,並通過交同性朋友,驗證自己的感覺。來訪者丙實際上是環境因素所致的壹種身份認同障礙,其對異性的否定,更多的是潛意識的與異性關系(含母親、同伴)建立失敗的外射。加上社會上有些國家對同性戀行為的認同,對那些還不能完全認定自己性取向的性心理剛開始啟蒙的個體是壹種集體的暗示,增強了來訪者同性戀角色的自我認知。隨後發生的同性之間的性興奮及快感強化了這種同性戀行為的認同感。而對於來訪者丁,純粹就是壹種環境因素所致的臨時同性依戀狀態,通常與性格內向,缺乏異性交往的環境,壓力大等因素有關,在環境改善後,這種同性依戀關系會結束,但不排除這種臨時的同性依戀關系中壹方是真正的同性戀者,他/她們可能會控制阻擾另壹方交異性朋友,壹方面減少了另壹方交異性朋友的機會,另壹方面,又強化了他們同性戀的角色。

在眾多的來訪者中,我讀懂了很多父母的痛苦、悔恨和遺憾,也深入了解了很多同性戀者的孤獨、苦悶和無奈,我尊重每壹個人的生活方式,作為壹名心理醫生,也願意幫助那些願意改變的人做些努力。雖然國外有人對同性戀做過性取向轉化療法(conversion therapies),但其療法及效果受到質疑。壹些生物學派的科學家認為,同性戀是基因決定的。如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的丁漢默發現,同性戀者和有同性戀傾向的人在其x性染色體長臂頂端區域有壹個叫做Xq28的基因,這壹基因決定了人們在性指向的同性戀。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奧登伍德通過雄性果蠅的同性戀行為也旁證了同性戀基因的存在。另外,研究人員通過對同性戀者大腦進行解剖發現,同性戀男性的大腦與異性戀女性的大腦相似,而與異性戀男性的大腦存在區別。這些都從生物學的角度支持同性戀是難以被轉化的。因此1973年美國精神病協會及2001年中國都將同性戀從各自的精神疾病診斷分類(DSM-IV,CCMD-3)中劃去。而且,有專家認為,對同性戀者進行性取向轉化治療是不道德的。

因此,本人前文已提到並非想改變真正的同性戀者。但部分曾經的受害者(青春前期遭性侵,或受成長環境影響的個體)或臨時的同性依戀卻還處在同性戀的催眠控制或自我強化下的個體,他/她們有權了解真正的自己,也需要得到必要的幫助,選擇更加正確的生活方式。正如,1985年美國心理學會主席Robert Perloff表示現有的研究並不全面,有些研究結果還存在爭議; 有些同性戀者真的想改變性傾向,應該首先尊重和聆聽他們的意願。

廣州市腦科醫院臨床心理科彭紅軍博士目前正研發壹項技術“視、聽、味多覺聯合條件消退結合眼動脫敏認知重塑訓練---性取向認知行為矯正技術”,對於那些有改變需求的因成長期性創傷或環境因素所致的同性戀者可能會有較好的療效。

作者簡介:彭紅軍 男 40歲 醫學博士 精神科副主任醫師 心理治療師

廣州市腦科醫院臨床心理科副主任、學科帶頭人

研究方向:童年創傷對人格及腦結構和功能影響系列研究

Email:pengdoctor@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