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和國全國運動會
中華人民***和國全國運動會簡稱“全運會”,是中國國內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首屆運動會於1959年9月13日至10月3日在北京舉行。運動會每四年舉辦壹次,壹般在奧運會結束後壹年舉行(前三屆的間隔時間並不固定,長的間隔有十年之久;第七屆間隔了六年之久)。目前,全運會比賽項目的設置除武術外基本與奧運會相同,其原意是為國家的奧運戰略鍛煉新人,選拔人才。但卻被各省市視全運會的成績為其體育、及綜合實力的壹項重要指標,因而各省市的競爭十分激烈,甚至違背了舉辦全運會的原意。為了調動各省市區的積極性,國家體育總局在1996年奧運會前出臺了“將奧運會獎牌帶入全運會”的舉措,即將某省市區運動員代表國家在奧運會上取得的獎牌,作為該省市區成績計入次年舉行的全運會中。
2全運會發展及歷史
全運會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和國全國運動會,是中國國內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首屆運動會於1959年9月13日至10月3日在北京舉行。
自1975年北京第三屆全運會後,基本每四年舉辦壹次,舉辦時間壹般在九月或十月份。
至今已經舉辦十壹屆:
第壹屆全運會 北京 1959年9月13日-10月3日
第二屆全運會 北京 1965年9月11日-28日
第三屆全運會 北京 1975年9月12日-28日
第四屆全運會 北京 1979年9月15日-30日
第五屆全運會 上海 1983年9月18日—10月1日
第六屆全運會 廣東 1987年11月20日—12月5日
第七屆全運會 北京 1993年9月4日—9月15日
第八屆全運會 上海 1997年10月12日-24日
第九屆全運會 廣東 2001年11月11日---11月25日
第十屆全運會 江蘇 2005年10月12日——10月23日
第十壹屆全運會 山東濟南 2009年10月11日——10月23日
第十二屆全運會 遼寧 2013年
3淺談1-10屆全運會的發展變化
壹、前言
作為我國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的全國運動會,其歷屆各參賽代表團的成績,可反映出我國競技競技體育發展的歷程和水平。上個世紀50年代末,新中國召開了第壹屆全運會至今已開十屆。隨著全運會競技實力的不斷攀升,1984年中國重返奧運會。第壹次參加夏季奧運會,就獲得15枚金牌,在短短的20年裏,金牌總數翻壹翻,占據奧運會金牌第二位。全運會已成為新中國全面走向奧運的重要環節。我國的奧運選手都是經歷全運會的洗禮之後才成為世界名將。本文就是以歷屆全運會的有關資料為基礎采用定性、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對我國競技競技體育的發展水平、開展狀況及未來趨勢進行了初步探討。
二、研究方法
(壹)文獻資料法
查閱歷屆全運會文獻,收集參考了歷屆全運會有關資料報道,進行歸納總結。
(二)比較分析法
將獲得的全運會文獻資料, 進行縱橫分析比較。
(三)常規數理統計法
對歷屆全運會中獎牌分布形成定量表達,結合這些數據進行定性分析。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壹)我國全運會開展情況的階段劃分及特點分析
我國的全運會是從1959年第壹屆開始的,截止目前,已經開了十屆,其中可分為四個發展階段,第壹階段為:1—2全運會。
4全運會舉辦城市
全運會的舉辦城市
前九屆全運會,是由北京、上海、廣東三地輪流舉辦。2001年初,中國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了《關於取消全國運動會由北京、上海、廣東輪流舉辦限制的函》,取消了由北京、上海和廣東三地輪辦全運會的限制,這壹限制的取消,遼寧、江蘇、浙江、湖北、陜西五省正式提出申辦第十屆全運會,經過激烈的競爭,江蘇省最終獲得十運會的舉辦權。第十壹屆全運會開幕式定於2009年10月16日——10月28日在山東省舉行。
5比賽項目設置
除武術外,目前全運會的比賽項目設置基本與奧運會的相同。 下面是中華人民***和國全國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
田徑
遊泳(含跳水、水球、花樣遊泳)
體操(含競技體操、藝術體操、蹦床)
舉重
擊劍
柔道
國際式摔跤
拳擊
現代五項
馬術(包括速度賽馬)
中國式摔跤
自行車
足球
籃球
乒乓球
網球
手球
曲棍球
壘球
射擊
射箭
賽艇
皮劃艇
排球(包括沙灘排球)
羽毛球
棒球
武術
帆船
鐵人三項
速度滑冰
短道速滑
花樣滑冰
6分屆介紹
第壹屆全國運動會
新中國第壹屆全運會1959年9月13日~10月3日在北京舉行,參賽運動員達1萬多人,***設36個比賽項目和6個表演項目。有7人4次打破4項世界紀錄。
會徽解讀
會徽由金色的跑道、金色的麥穗和誇張的紅1字組成,麥穗代表建國10年的豐碩成果,而似乎要沖出跑道的1字恰似上升的“箭頭”,象征著當時人們熱火朝天建設新中國的激情。
比賽項目
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網球、羽毛球、手球、棒球、女子壘球、水球、馬球、田徑、公路自行車、體操、技巧運動、舉重、遊泳、跳水、賽艇、武術、中國式摔跤、射箭、中國象棋、圍棋、賽馬、障礙賽馬、射擊、摩托車越野、摩托車環行公路、無線電收發報、航海多項、航海模型、滑翔、飛機跳傘、傘塔跳傘、航空模型***36項。
表演項目
賽車場自行車、擊劍、自由式摔跤、古典式摔跤、國際象棋、水上摩托艇***6項。
[編輯本段]第二屆全國運動會
第二屆全運會1965年在北京舉行。開幕式上,1.6萬多人表演了大型團體操《革命贊歌》。***有5014人參賽,設22個比賽項目,24人10次打破9項世界紀錄,330人469次打破130項全國紀錄。
第二屆全運會會徽會徽解讀
會徽由金色的跑道,醒目的“2”字和壹面飄揚的五星紅旗構成,跑道上方的紅旗飄揚象征高舉社會主義偉大紅旗。
比賽項目
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網球、羽毛球、水球、田徑、自行車、體操、舉重、擊劍、遊泳、跳水、摔跤、射箭、射擊、摩托車、無線電收發報、飛機跳傘、航空模型、航海模型22項。
表演項目
武術***1項。
[編輯本段]第三屆全國運動會
1975年在北京舉行,有包括臺灣省在內的31個代表隊參加,比賽項目成年組設28項,少年組設8項,另有6項表演項目。有1個隊4人6次打破3項世界紀錄,2人2次平2項世界紀錄,49個隊83人197次打破62項全國紀錄,4個隊36人144次打破58項全國青少年記錄。
第三屆全運會會徽會徽解讀
會徽背景從金色的跑道變成了圓形的體育場,寓意當時全國人民強烈要求安定團結的願望;圓形的體育場上依然飄揚著壹面五星紅旗,表示繼續高舉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
比賽項目
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棒球、女子壘球、手球、田徑、體操、技巧、遊泳、跳水、水球、劃船(包括賽艇、皮艇、劃艇)、舉重、射擊、射箭、擊劍、武術、自行車(包括公路自行車和賽車場自行車)、中國式摔跤、棋類(包括圍棋、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冰球、速度滑冰、花樣滑冰、滑雪。
表演項目
馬術、秋千、跳板、民族摔跤、飛機跳傘、航空模型、航海模型、水上摩托挺、摩托車和幼兒體育。
[編輯本段]第四屆全國運動會
1979年在北京舉行。有包括臺灣省在內的31個代表隊1.5萬多名運動員參加,成年組比賽項目有34項,少年組有2項。有5人5次打破5項世界紀錄,2人3次平3項世界紀錄,36個隊204人376次打破102項全國紀錄,2個隊6人10次打破5項全國少年紀錄。
第四屆全運會會徽會徽解讀
會徽由金色的跑道和燃燒的火炬組成,當時正值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火炬象征著繼往開來,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比賽項目
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手球、棒球、女子壘球、田徑、體操、技巧、舉重、遊泳、跳水、水球、劃船(賽艇、皮艇、劃艇)、武術、射箭、棋類(中國象棋、圍棋、國際象棋)、擊劍、自行車(公路、賽場)、摔跤(中國式、自由式、古典式)、速度滑冰、花樣滑冰、冰球、滑雪、射擊、摩托車、跳傘、航空模型、航海模型、摩托艇和潛水***34項。
表演項目
團體操。
[編輯本段]第五屆全國運動會
1983年在上海舉行,比賽項目有25項,表演項目1項,31個代表隊的8943名運動員參賽。有2人3次打破2項世界紀錄,7人12次打破9項亞洲記錄,38隊64人142次打破60項全國紀錄。
第五屆全運會會徽會徽解讀
會徽首次運用中西文結合的表現手法,圖案立意新穎,橫放的跑道,加上與之垂直的國旗,形成“中”字,象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第五屆的五字改用羅馬字“V”,又是國際公認的“勝利”代號,象征著十壹屆三中全會以來各條戰線均取得偉大勝利。
比賽項目
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手球、曲棍球、田徑、體操、藝術體操、舉重、遊泳、跳水、水球、帆船、帆板、射箭、射擊、擊劍、自行車、摔跤、柔道、武術表演、賽艇、皮劃艇。其中藝術體操、柔道、帆板、曲棍球是新增比賽項目。
表演項目
武術。
[編輯本段]第六屆全國運動會
1987年在廣州舉行,這是我國歷史上上規模最大的壹次體壇盛會,***有37個代表隊7228名運動員參加決賽,設44項比賽項目。有10人2隊17次打破15項世界紀錄,3人3次平3項世界紀錄,2人2次超過2項世界紀錄,18人1隊24次打破17項亞洲紀錄,10人14次創造17項亞洲紀錄,28人39次超過21項亞洲紀錄,85人14隊168次打破82項全國紀錄。
第六屆全運會會徽會徽解讀
會徽由醒目的“6”象征火炬,跑道則形象地表達出“羊”的韻意。火焰變型而成的“6”,意味著第六屆全運會;以“羊”字的三橫引伸為跑道,表示全運會在廣州(羊城)舉行。
比賽項目
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網球、羽毛球、手球、曲棍球、女子壘球、棒球、田徑、遊泳、跳水、水球、花樣遊泳、舉重、體操、藝術體操、擊劍、柔道、國際式摔跤、中國式摔跤、技巧、圍棋、中國象棋國際象棋、馬術、現代五項、武術、射擊、射箭、賽艇、皮劃艇、帆船、帆板、蹼泳、航海模型、航空模型、自行車、滑水、摩托艇、摩托車越野、無線電測向、跳傘。
表演項目
高爾夫球、保齡球、橋牌。
[編輯本段]第七屆全國運動會
1993年9月在北京舉行,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全國運動會。除參加前期若幹項目比賽和成都賽區項目比賽的運動員外,北京主賽區***有包括解放軍和行業體協在內的45個代表團的4228名運動員、1200名教練員參加,加上各代表團團部人員等,總數達7551人。***有4人4次創4項世界新紀錄,18人4隊43次超21項世界紀錄,4人4次平3項世界紀錄,54人1隊93次創34項亞洲新紀錄,61人3隊143次超66項亞洲記錄,130人14隊273次創117項全國新紀錄。
第七屆全運會會徽會徽解讀
會徽圖案是壹把燃燒的火炬,火焰由羅馬字母VII(七)字變型而成;手柄成跑道造型,由兩個相反的“7”字組成,點明屆數。
比賽項目
田徑、遊泳、體操、藝術體操、舉重、擊劍、柔道、國際式摔跤、拳擊、現代五項、馬術、中國式摔跤、圍棋、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自行車、航海模型、無線電測向、跳傘、足球、籃球、乒乓球、網球、手球、曲棍球、女子壘球(北京);跳水、水球、花樣遊泳、技巧、射擊、射箭、賽艇、皮劃艇、蹼泳、滑水、航空模型、排球、羽毛球、棒球、武術(四川);帆船和帆板(秦皇島)。
表演項目
無表演項目。
[編輯本段]第八屆全國運動會
1997年在上海舉行。本屆全運會***有179人659次超41項世界紀錄,其中16人19次超7項奧運項目世界紀錄;4人4次平3項世界紀錄;100人3隊367次超55項亞洲紀錄;88人6隊142次創66項全國紀錄。
第八屆全運會會徽會徽解讀
會徽圖案由代表八運會的8和代表上海的漢語拼音字母“S”重新組合,圖形外圍是紅色的“8”,中心形成壹個白色的“S”,視覺上像壹把火炬,又像壹朵上海市花白玉蘭;下半部分以“8”字為基礎,像上海八萬人體育館,壹環套壹環,象征著全國人民大團圓。
比賽項目
足球、籃球、排球(含沙灘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手球、曲棍球、棒壘球、田徑、遊泳(含跳水、水球、花樣遊泳)、體操(含藝術體操)、舉重、射擊、射箭、擊劍、柔道、摔跤、拳擊、自行車、賽艇、皮劃艇、帆船(含帆板)、現代五項、馬術、速度滑冰、短道速度滑冰、武術28個大項319個小項。
表演項目
無表演項目。
[編輯本段]第九屆全國運動會
2001年在廣東舉行。本屆全運會***有24人35次超7項世界紀錄,6人1隊7次創6項亞洲紀錄,28人41次超9項亞洲紀錄,32人4隊52次創37項全國紀錄。
第九屆全運會會徽會徽解讀
會徽中間豐滿,兩端漸細的曲線給人無限的延伸感,配合傾斜的線條,更顯奔騰飛躍之意。對比鮮明的紅、黃、藍三色,對視覺有強烈的沖擊力。造型灑脫地色勒出壹個“9”,既直接傳達了九運會的信息,又宛如壹位矯健、充滿活力、奮發向上的運動員,豪邁跨入新世紀。
比賽項目
田徑、遊泳、體操、藝術體操、舉重、擊劍、柔道、國際式摔跤、拳擊、現代五項、馬術、中國式摔跤、圍棋、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自行車、足球、籃球、乒乓球、網球、手球、曲棍球、女子壘球,跳水、水球、花樣遊泳、技巧、射擊、射箭、賽艇、皮劃艇、排球、羽毛球、棒球、武術、帆船、速度滑冰、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
表演項目
無表演項目。
[編輯本段]第十屆全國運動會
第十屆全運會於2005年在南京舉行。
會徽解讀
會徽圖案由數字“10”變化而來,又是壹個S的變形,S是英文“體育”(sports)的首字母,也是江蘇簡稱“蘇”的拼音首字母,整個畫面造型以傾斜的、流動的線與面結合,在簡潔的S型主線上,龍、虎、火相互穿插呼應。會徽圖案為紅黃兩色,既是中國最吉祥和歡樂的顏色,又是中國國旗的色彩組合。會徽設計意在以虎踞龍盤的藝術形象,體現江蘇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濃郁的地域特征,以及競技體育生龍活虎的鮮明特點。會徽圖形的設計既註重傳統、又立足現代,特別強調活力和動感,以凸現體育健兒奮力拼搏的精神風貌,充分體現奧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強”的理念。
比賽項目
賽艇、散打、帆船、馬術、舉重、射箭、擊劍、水球、壘球、棒球、排球、手球、遊泳、田徑、帆板、柔道、體操、滑冰、跳水、籃球、拳擊、曲棍球、足球、羽毛球、射擊。
表演項目
無表演項目。
[編輯本段]第十壹屆全國運動會
第十壹屆全運會開幕式定於2009年10月16日在山東省舉行。
會徽解讀
十壹運會會徽以“和諧中華、活力山東”命名,以11個“競技人形”為主要構成元素。整體結構創意來源於中國古代文字小篆中繁體“中華”的“華”字,代表此次運動會是全中國人民的壹次體育盛會;其中造型語言借鑒中國傳統吉祥飾物“四喜人”的手法,***用人形,巧妙地完成了11個運動人形的組合,在點明“第十壹屆”全國運動會的同時還具有吉祥美好的象征意義;會徽整體圖形創意還融合了中國傳統紋樣“同心結”的概念,寓意此次全運會將是壹次“團結、和諧、圓滿”的體育盛會。
根據2009年十壹屆全運會總體賽區安排,全省17個城市均安排競賽項目。除主會場濟南外,青島市將承辦射箭、擊劍等9個項目的比賽;日照市將承辦賽艇、皮劃艇等5項比賽;泰安4項;淄博和煙臺各3項;濰坊、威海、臨沂、濱州、棗莊各2項,東營、濟寧、萊蕪、德州、聊城、菏澤各1項。
吉祥物
理念來源:
吉祥物“泰山童子”以充滿文化、自然內涵和動人傳說的泰山為基礎,並結合現代體育理念、國泰民安的吉祥寓意進行創作。泰山地處山東,東臨大海,西近黃河。它濃縮著東方文化精髓,是民族的根、生命的根,是天人合壹、社會和諧的美好精神象征。“登泰山而攬眾山小”,既體現了堅韌不拔、奮勇爭先的體育精神,又展現了登高望遠、憧憬未來的寬廣胸懷。數千年文化精神滲透和現代文明渲染,賦予“五嶽之首”更加豐富的積極內涵。
泰山的歷史由石頭寫起。傳說在巍峨的泰山腳下有壹位青年石匠,他體魄強健,武藝高強,行俠仗義,保佑百姓,成為人們心目中的保護神,並將其刻在泰山石上,取名“石敢當”,作為鎮宅之寶,祈願平安吉祥。這壹獨具特色的習俗壹直延續至今,並擴展到全國乃至世界各地,成為中華民族具有代表性的吉祥信仰。該民俗經國務院批準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設計釋義:
吉祥物“泰山童子”主體形象以泰山石為核心表現內容。石頭被譽為“生命之魂”,寓意著“健康與長壽”,特別是2008奧運會獎牌的設計,把中國的石文化推向壹個新高潮。
結合動人傳說,通過時空轉換、視覺過渡,形成了壹個充滿朝氣、活潑英武、活力四射的卡通形象,給擬人化的泰山石賦予了更加豐富的吉祥寓意,是歷史和自然文化與當代視覺藝術的交流,寄托著人們對未來的憧憬,也表達了好客的齊魯兒女以特有的吉祥形式,贊美第十壹屆全運會的空前盛況,激勵中華兒女的拼搏精神,充滿了和諧與圓滿、提高與發展的良好祝福。
“泰山童子”設計將傳統與現代元素融入其中,吉祥紋樣與五官形象巧妙穿插,石與肢體靈活組合,既有整體概括,又有細節體現;既傳達了傳統文化內涵,又強調了現代精神風貌。造型獨特,簡潔大方,生動可愛,積極向上,為吉祥物宣傳推廣與開發應用提供了寬廣的空間,是“和諧中國、全民全運”概念最為直觀的藝術延展。同時,以石頭為基礎進行設計也是吉祥物創作的壹個創新。壹開始我們設計的是童子張開手向大家揮手致意,後來又改成兩個指頭做V字狀表示勝利,最終還是定了現在豎大拇指的手勢,這個手勢寓意著十壹運會要辦成最棒的全運會。在吉祥物的名字上也有爭論,什麽‘石敢當’、‘泰山娃’、‘泰山小子’都想過,後來才改成了‘泰山童子’
比賽項目
田徑、射箭、擊劍、遊泳、賽艇、皮劃艇、羽毛球、籃球、拳擊、馬術、足球、體操、手球、帆板、柔道、網球、排球、舉重、摔跤、射擊、曲棍球、棒球、壘球、滑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