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王墓之最
世界最早的彩色套印織物的工具——印花銅板模
南越王墓中***發現了兩件印花銅板模,壹大壹小,是世界最早的彩色套印織物的工具。大的為主紋板,形如火焰;小的為定位板,呈“人”字形。印花的方法是完全用手工套印,即印花工人手拿凸版像蓋印章壹樣在展開的織物上壹行行蓋印。板模印花紋樣與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兩件印花紗相似。它的發現在紡織工業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中國最早的實用屏風
南越王墓出土的這件屏風器形碩大,結構奇巧,是我國考古首次發現的最早、最大實用漆木屏風。中間的屏門可以向外開啟,兩側可以展開呈90度。屏風上部裝飾有青銅鎏金朱雀和雙面獸頂飾,上插羽毛;下部有鎏金人操蛇托座,獨具嶺南特色。屏風上繪有紅、黑兩色的卷雲紋圖案,絢麗多彩。在當時制作如此精美的屏風非常不易,由此可見南越王生前生活之奢華。
最早的龍鈕金印——“文帝行璽”金印
“文帝行璽”金印是迄今全國考古發現的最大、最早的壹枚西漢金印,也是唯壹的漢代龍鈕帝璽,為南越王墓墓主身份的重要物證。金印的印鈕為盤曲成“S”形的壹條遊龍,印面刻有篆書的“文帝行璽”四字。印面尺寸略大於當時的帝璽規格,是南越王僭越稱帝的反映。
最早的絲縷玉衣
南越王墓出土的這件絲縷玉衣由2291塊玉片用絲線穿系和麻布粘貼編綴而成,是我國迄今所見的年代最早的壹套形制完備的絲縷玉衣,又是從未見於文獻和考古發現的新品種。它比世人熟知的河北中山靖王劉勝的金縷玉衣還要早10年左右,是南越國統治者崇玉觀念和厚葬習俗的反映。
最早壹批海外舶來品——銀盒、象牙等
南越王墓中出土的銀盒和金花泡在造型、文飾和制造工藝上具有西亞金銀器的特點;5支原支象牙為非洲象牙;銅熏爐和乳香來自東南亞。這是嶺南地區發現的最早壹批舶來品,是兩千多年前廣州作為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重要物證。
中國最早的平板玻璃
南越王墓中出土的藍色透明平板玻璃鑲嵌在長方形銅框牌飾中,成分以氧化鉛和氧化鋇為主,鉛、鋇含量分別高達33%和12%,屬於中國鉛鋇玻璃系統。這是迄今我國考古發現的最早的平板玻璃,對研究中國古代玻璃制造業的發展有重要意義。平板玻璃作為壹種裝飾品使用,其珍貴程度可想而知。而同壹時期,西羅馬帝國已掌握了用吹制法制造各種實用玻璃器皿。
最完備的海船圖案
在出土的船紋提筒上有四組船紋,船上有揚起的風帆、戴羽冠的武士、裸體的俘虜、滿載的戰利品以及古代越族部落象征權力的銅鼓等,船的周圍以及船底還繪有海龜、海魚和海鳥,反映的壹只大型古越人船隊在戰爭結束後凱旋歸來的場景。這是目前考古發現的規模最大、最為完備的海船圖形,對“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最早的彩繪石室墓——南越王墓
南越王墓是迄今嶺南地區發現的規模最大、保存完好、隨葬品最豐富的壹座漢墓,也是我國考古發現的最早彩繪石室墓,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陵墓深埋在離山頂20余米的山腹深處,墓室座北朝南,按“前朝後寢”的格局建造,內有7室,15個殉葬人,陪葬品達1000多件(套),對了解和研究秦漢時期嶺南地區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以及漢、越民族的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西漢最長的壹把鐵劍
在墓主身體兩側發現了10把鐵劍,其中壹把長1.46米,室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長的壹把西漢鐵劍。鐵劍上鑲嵌有玉劍飾。出土時已嚴重銹蝕,劍身與劍鞘不能分離。根據墓主的身高判斷,這把鐵劍應該不是實用器而是象征權力和地位的裝飾品,是南越國尚武精神的體現。
西漢最大的繪畫銅鏡
南越王墓中發現了壹面直徑為41厘米的繪畫銅鏡,畫面為四個貴婦人看兩人鬥劍的圖案,是目前國內考古發現的最大的壹面西漢繪畫銅鏡,其繪畫風格與長沙馬王堆漢墓的帛畫相似,可見南越文化中有著楚文化的深刻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