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還沒上映,已經被鋪天蓋地的宣傳迷亂了雙眼。要不要去看這部電影,讓我糾結良久,近年來這樣類型的電影已經很多很多,《左耳》《匆匆那年》《致青春》《最好的時光》……無外乎都是 “那個男孩,教會我成長;那個女孩,教會我愛” 的劇情。沒有念念不忘,怎會刻骨銘心,或許這就是所有青春片的套路,最愛的那個人,永遠活在記憶裏,然而記憶也會被時光沖刷,最終化作壹個淡淡的微笑。
首映沒有趕上,看到數據爆出,首日票房已經過億。正好,劉若英的壹段采訪讓我記憶深刻,也正好是這段采訪,堅定了我走近電影院的決心。采訪的內容是劉若英做導演的感受,描述了拍戲的艱難環境,從演員陣容來說是不用擔心的,周冬雨和井柏然都屬於演技在線的藝人,肯定不會讓人失望,就看劇情怎麽發展了。劉若英在采訪中有這麽壹段話“我的電影不會教大家怎麽去談戀愛,是壹部相對真實的電影,也有人說是不是應該有墮胎、車禍壹類的劇情,我其實想告訴大家的是,緣分這個東西。 有的人要在壹起,哪怕中間有5、6、7、8個小三,也不會分開;有的人註定走不到壹起,哪怕中間沒有小三,也會分開。”
聽了劉若英的這段話,瞬間好想流眼淚,可不是呢?如果不是不愛了,怎麽會有小三?如果不是不愛了,怎麽會有不理解,如果不是不愛了,又怎麽會分開。如若不能相互珍惜,壹直走下去,又為何要緬懷?正如“存在即合理”壹樣,所有的分開都是必然,只是我們不相信而已。如果可以,請努力, 永遠不要讓彼此成為我們故事裏那個念念不忘的人。
好想讓時間停在這裏:哪怕妳什麽都沒有 ,什麽都不是,我依然願意
兩個人住在隔斷間裏,每天吃的都是面條,甚至舍不得打壹趟車,因為壹趟車就是兩頓飯錢。小曉是會罵人、會喝酒、會打架的女孩,習慣了孤獨,卻也最害怕孤獨。看起來壹直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麽,想要北京戶口,想要北京老公,就想留在北京。但是當她和見清在壹起以後,她深深的感受到,兩個人在壹起的日子,比壹個人容易很多。
他們相信,只要通過努力,就能夠改變。夢想的光芒總是不會那麽快照進現實,總是會在 壹陣陣暴雨之後,壹場場狂風之後,壹片片烏雲之後,才會拖著懶散的步伐走近。努力賣房也好,放棄創業夢想做客服也罷,在北京這個每個人都卯足了勁努力的城市,他們顯得太過渺小。全部的年終獎都不夠回老家買全聚德的,同學們個個都算是小有成就了,聽著同學的嘲諷,看著付不起的賬單,見清的自尊心受到了深深的創傷。
小曉是壹個從小就經歷了這些冷暖的人,雖然影片中沒有過多的描述。從她在軟件市場嫻熟的跟大哥搭訕請求給電,到她毫不畏懼的懟走性感鄰居,都可以看出這個小個子的女生,早就經歷過了世間冷暖。她比誰都想要在北京立足,她奔著自己的目的去了,壹次兩次,最終還是抵不過愛情。因為愛情,放棄了心心念念的北京戶口,哪怕壹個破舊的沙發也能讓她笑瞇了眼,好像只要有愛,哪怕低到塵埃裏,也能開出燦爛的花。
努力真的好累,放棄確實是最輕松快捷的
和所有的男孩子壹樣,當挫折像海浪壹樣壹次次拍打過來,林見清開始逃避了。沈迷於遊戲,和網友聊天,虛擬的世界也許能讓他感覺更加的安全。或許那個時候的他,開始懷疑自己了吧,開始懷疑人生了,到底什麽時候才能發達?到底什麽時候才能買個大house,什麽時候才能有北京戶口?沒有,這些都沒有。當房東讓他們搬走的時候,他們只能拖著僅有的行李從壹個隔斷間搬到另外壹個隔斷間。
小曉看到了窗外盛開的野花,也許她看到了希望,她知道只要繼續努力就會 好起來。見清看著小曉的背影,也許感受到的是小曉的失望,不,那不是小曉的失望,是見清自己對自己的失望吧。說好要為她“ 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 ”,現在卻連過年都不敢回家了。
小曉害怕壹眼就看到頭的日子,她應該也害怕壹眼就看到頭的愛情。兩個人之間沒有激情,沒有動力,只是搭夥過日子,勉強度日。下班回家以後的見清,不再為夢想而努力,眼裏只有遊戲。直到小曉離開,他反應良久終於去追,看到淚流滿面的小曉時,沒有勇氣留下她,也沒有勇氣跟過去。
“I miss you”“我想妳”“我也想妳”,不,這些都不是,是我錯過了妳。兩個相愛的人,終究是錯過了。或許會有人說,這不就是在錯的時間遇到了對的人嗎?要是換個時間,他們會很好很好。是這樣的嗎?
如果真的愛,就不要讓我成為妳故事裏的主角。
如果兩個人都不那麽任性,如果小曉多壹點耐心,如果見清多壹些堅強。如果沒有如果,過去了就是過去了。
兩個人都有夠努力,但是兩個人都不夠堅強。遇到問題的時候,沒有攜手想辦法去度過,而是選擇了放棄。既然那個時候選擇了放棄,後面又有什麽好遺憾,終究,有的路只能自己壹個人走。
有的人,能夠陪伴妳成長,看得了妳成功,也看得了妳失敗。在年輕的時候,我們都該多壹些任性,用自己的努力撐起對方的壹片天,壹起努力,壹起付出,塵埃裏也終將開出愛情燦爛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