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別塔”隱喻烏托邦工程,不論這些工程是基於人的道德願望還是“理性”計劃。這些壹直在提醒我們,人不過是凡人,永遠無法成為全知全能的神。
保守主義的人性觀和聖經的教義高度契合。認為人的理性能力和道德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保守主義者對於建立人間天國的“美好願望”總是抱以警惕。
近代以來,自然科學的迅猛發展,使人類幹預自然的能力大為增強。緊接著,這種自負進壹步膨脹為,要按照理想的、科學的藍圖改造“苦難的”人類社會。而這正是近代烏托邦實踐層出不窮的重要原因。
巴別塔的寓意:
1、象征“神之門”
而在巴比倫語中,“巴別”或“巴比倫”都是“神之門”的意思。同壹詞匯(“巴別”)在兩種語言裏竟會意思截然相反,著實令人費解。其實這是有緣由的。
公元前586年,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滅掉猶太王國,拆毀猶太人的聖城耶路撒冷,燒毀聖殿,將國王連同近萬名臣民擄掠到巴比倫,只留下少數最窮的人。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巴比倫之囚”。
2、象征天路的“驛站”或“旅店”
有人稱它是天上諸神前往凡間住所途中的踏腳處,是天路的“驛站”或“旅店”。
人們普遍認為,“巴別”塔是壹座宗教建築。在巴比倫人看來,巴比倫王的王位是馬爾杜克授予的,僧侶是馬爾杜克的仆人,人民需要得到他的庇護。為了取悅他,換取他的恩典,保障國家城市的永固,巴比倫人將“巴別”塔作為禮物敬獻給了他。
3、象征軍事瞭望的哨所
有人認為,“巴別”塔是多功能的。塔的底層是祭祀用的神廟,塔頂則是用於軍事瞭望的哨所。正是這座塔使得無數英雄為之傾倒。公元前539年波斯王居魯士攻下巴比倫後,即被“巴別”塔的雄姿折服了。
他不僅沒有毀掉它,反而要求他的部下在他死後按照“巴別”塔的樣子,在墓上建造壹座小型的埃特門南基(埃特門南基是“巴別”塔的另壹個名字,意為“天地的基本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