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執導了票房和口碑都不成正比的幾部商業電影之後,張藝謀終於重新回到他所拿手的文藝片老路。盡管本片已經不能和其巔峰時期的《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活著》《秋菊打官司》等代表作同日而語,但這部清新的愛情小品,仍舊帶給我們壹種張藝謀電影中已經久違的那份感動。
老謀子找來兩位名不見經傳的新人來出演這部電影,絕對是壹個明智的選擇。妳很難想象,由國內任何壹對成名立萬的明星來出演老三和靜秋將會是怎樣的壹場災難。而兩人的表演也出人意料地幹凈和單純,並沒有想象中新人在表演上的生硬和矯揉造作。老謀子找到高中生周冬雨,這麽壹個毫無表演經驗的小丫頭來扮演靜秋,看中的也就是她身上那股純真和青澀。而從當初電影拍攝過程中所泄露出的劇照來看,靜秋的扮相讓我失望過。筆者覺得這個叫周冬雨的小丫頭和他心目中的靜秋形象相去甚遠(書中描寫的靜秋可是胸大翹臀,被同伴們嘲笑為“三裏彎”),她顯得太嬌小、太單薄了。可當筆者坐在銀幕下看到靜秋出場時,小丫頭的本色表演出乎意料的讓他開始有了認同感。應該說,從氣質上周冬雨已經很接近靜秋了。而老三的扮演者竇驍幾乎跟筆者心目中原著的形象是壹模壹樣的:壹張棱角分明並英俊的臉、潔白的牙齒、燦爛的笑容……很奇怪,很多看過原著的觀眾好像都有這種感覺。
老三這個人物只是作者從女性的角度來對男人品性的壹種內心向往,因為這個人物實在太完美了。他善良、樂觀、癡情,無時無刻不在為自己愛的人去奉獻。他和靜秋之間的情感之所以感天動地,是因為在如今這個爾虞我詐、物欲橫流的時代,我們已經很少見到如此唯美的愛情童話了 。(文/卒子) 影片盡管也對當年的時代背景及人物特色還原得相對真實,但在譬如主人公的身份差異、兩人情感的發展過程等方面,電影相對小說卻略顯唐突。當然,這和電影要用有限的時間來盡可能圓滿的敘述故事不無關系。但相對小說,片中有些小細節也不無亮點。比如兩人夜晚從縣城回來走山路時,在書中只描寫靜秋由先前羞澀的不敢拉手,發展到慢慢和老三牽手趕路,而片中則表現出靜秋先和老三先相互拽著樹枝,然後慢慢發展到手牽手的情節來刻畫那個時代背景下懵懂的情感,這比原著來得要更為細膩。
用頻繁切入的字幕來交待壹些過場細節顯然是失敗的。這對完整刻畫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完全沒有起到任何推波助瀾的作用,反倒讓人覺得老謀子用電影語言來進行敘事的能力有些江郎才盡。這種用頻繁切入字幕來交待故事走向的手法,仿佛有種讓人回到了默片時代的感覺。也許這可能是張藝謀為強調時代背景的故意為之,但由於原著都是以靜秋的視角來敘述的,所以如果換做用靜秋的內心讀白,或者幹脆用對白的形式,再配以少量的字幕加以交待,相對會更好壹些。
當然,這部小說及至電影中描寫的愛情很唯美,但跟宣傳中的所謂“史上最幹凈的愛情”無關。這句話是為了強調兩人沒有性關系,是純潔的愛情。但難道男女之間存在性關系就不是幹凈、純潔的愛情了嗎?把所謂“幹凈的愛情”和禁欲主義及生理上的無知相提並論,無論從哪方面來講都是壹個悲劇。因為這是那個特定年代對美好的人性進行打壓的產物。以意識形態的名義,通過政治洗腦作用於愛情,虛偽得沒有了性生活成了中國人在過去愛情作品中所標榜的最偉大的品格。那麽,如果以此作為炒作噱頭而大肆宣揚的話,則更是壹個悲劇。而這樣壹部遠遠稱不上偉大的作品,之所以能風靡壹時並可找到諸多***鳴,恰恰說明在如今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那種純真的情感離我們已經越來越遠。但唯美的愛情和性卻並不是矛盾和對立的。
片尾,老三死後,他的父親按照他生前的遺願,將他的骨灰埋葬在了那棵見證這場唯美愛情的山楂樹下。30年後,因三峽庫區的蓄水工程,那棵山楂樹也永遠地深埋在了水下。這是否暗示著這樣唯美的愛情童話也將壹去不復返呢 ?(文/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