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來說,憲宗在他15年的統治期間,面對艱難困苦的局面,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在限制和削弱藩鎮實力,重塑朝廷權威,健全中央財政體系這三個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硬生生的拉住了大唐這架正在滑向深淵的馬車,重新將其送入上升的軌道。
首先看看憲宗皇帝是如何通過采用不同的策略來限制和削弱藩鎮實力的。
805年,劍南節度使韋臯死在任上,他的部將劉辟在軍隊的支持下奪取了整個藩鎮的控制權,隨即按照慣例(按照現在的說法,即潛規則),向朝廷施加壓力,要求發布詔書批準他為節度使。憲宗皇帝斷然拒絕了劉辟的要求,並於806年派朝廷直屬的神策軍進行討伐,最終將其擊潰,然後重新任命了節度使。
雖然劍南節度使的地盤和軍力在藩鎮中不過位居中下,但勝利仍然增強了朝廷的威望,同時向藩鎮發出清晰的信號,即憲宗皇帝和他的朝廷不會輕易就範。
806年,平盧節度使死去,他的兄弟李師道隨即依靠軍隊的支持控制了藩鎮,立刻要求獲得朝廷的批準,有了劍南節度使的前車之鑒,李師道主動提出了優厚的交換條件:節度使下屬官員的任免由朝廷決定,平盧遵守朝廷的法令和政策,並定期足額繳納稅額,當然,這些不過是他的權宜之計。等他公開違反協議,發動叛亂之時,憲宗毫不猶豫的派軍討伐,最終將其徹底完全的鎮壓下去,平盧被壹分為三,重歸朝廷統治。
807年,浙西觀察使兼鐵使李锜截留大量稅款,擴充軍隊,意圖不軌,憲宗毫不猶豫的下令將其撤職查辦,後者則糾集軍隊準備發動叛亂,結果很快被失去信心的部將殺死,朝廷重新獲得了對該地的控制權。
隨後,憲宗開始面對割據傳統最悠久實力最強大的東北藩鎮的挑戰,先是成德節度使職位的繼承,通過不成功的軍事討伐和成功的威懾,迫使新任節度使王承宗同意正常履行作為臣屬的行政義務。而當節度使王承宗不遵守承諾,向鄰近地區(直接隸屬於朝廷)發動武裝侵襲之時,憲宗依靠神策軍和其他藩鎮的武裝支持,開始討伐,最終迫使王承宗不得不交出兩個州給朝廷,並且把兩個兒子送到長安為人質。
隨著發動叛亂的淮西節度使被唐軍掃平,整個大唐帝國內部,僅僅只剩下魏博、成德和幽州三個面積已經縮小的藩鎮節度使不是完全由朝廷任命的,但魏博和成德公開承認朝廷指定節度使的權力,單純從政令統壹的角度來看,大唐朝廷的威信達到了?安史之亂?後的最高點。
再來看看憲宗在重塑中央財政方面取得的成就。
第壹個就是修正德宗朝開始推行的兩稅法的弊端。兩稅法是以原有的地稅和戶稅為主,統壹各項稅收而制定的新稅法。由於分夏、秋兩季征收,所以稱為?兩稅法?。
兩稅法在推行過程中,要求必須用現金來計算,而唐朝又長期面臨通貨不足的困境,只能通過實物折算的方式來繳納,這樣就給地方官員和鄉紳留下了空子,能夠上下其手,把負擔轉移到普通農民身上。針對上述弊端,憲宗詔令提高實物繳納稅收的比例,既減輕了底層農民的負擔,也遏制了官員的貪腐。
第二個舉措就是全面改革藩鎮內部的稅收收入分配,減少了藩鎮財政的實力削弱其與管轄地的財政聯系。
藩鎮割據?時代,藩鎮將屬地州、縣的絕大部分稅收截留,改革之後的政策規定,所有的州(縣)必須將全部稅收上繳國庫,藩鎮只能從治所所在地的州縣內部來獲得收入,如果向轄區的其他州提起收入,必須得到朝廷的批準。平心而論,唐憲宗在?元和中興?取得的成就雖然無法與?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相比,但考慮到他即位之時面臨的復雜而困難的形勢比太宗和玄宗要困難的多,便顯得更加的極其難能可貴。兩相對比,憲宗的個人能力和抱負實際上與太宗和玄宗應該是不相上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