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是個戲迷,也是個文化底蘊深厚的老太太,雖然讀書不多, 但是,很有文化,我估計壹是源於有文學天賦,二是源於愛看戲!
奶奶常說:“唱戲了,比(喻)世(事)了”,戲中演說的都是人生。奶奶因此也有很多人生道理。還常常掛在嘴邊。小時候不懂奶奶為什麽要常常說這些,長大後,經歷了世事變遷, 才明白,奶奶那來自戲裏的人生感悟都是真理。奶奶也因此壹直是壹個智慧豁達的老人。我言傳身教,自以為也比較豁達和智慧的,但是,比起奶奶自覺還是差遠了。
奶奶愛看戲,有戲就看,盡管看戲需要花錢買票 ,對壹向拮據的奶奶來說,哪怕不幹別的,也要看戲。
戲院的戲幾乎沒有奶奶不看的,常常還是看連本戲,相當於現在的連續劇。
我小時候歸奶奶看,爸媽上班忙,還要照顧其他三個孩子,奶奶就責無旁貸的管起來我。白天 ,晚上,我都歸奶奶看管。
爺爺不多言,只記得受苦種地。家務事什麽也不管。所以,晚上,奶奶看戲的時候,也不得不領著我。
我也是樂意被奶奶領著去看戲的。在那個沒有電視,甚至電燈也很少有電的每天晚上,出去看戲當然要比留在家裏熱鬧。對於壹個還沒上學的無聊孩子 ,跟著奶奶晚上看戲我是樂意的。
晚上的時候 ,天剛剛黑下來,我就和奶奶出發了。我的小手挽著奶奶的胳膊,奶奶走的很慢,我就壹邊身子依著奶奶,壹邊也慢悠悠的走。
到了戲院,戲院已經人山人海了,在那個娛樂不多的年代,看戲是為數不多的娛樂項目。當然 ,戲是古代傳承下來的藝術,特別是老年人,看戲也是源於了壹種情節。
奶奶也是從小就在戲裏熏陶,看戲,已經是她的人生不可分割的壹部分了。
在人山人海的戲院,奶奶和她的老相識們寒暄著,等到演戲時間快開始的時候,大禮堂的門才打開,我和奶奶就隨著人流魚貫而入。等挨個檢票完了,我先跑進去幫奶奶迅速找好座位,並且用手按住,招呼奶奶過來。奶奶壹邊慢吞吞的往我這邊移動,壹邊嘴裏還說著,“到底是小胳膊小腿跑得快,奶奶帶妳出來是帶對了,”
坐下後,愛出汗的奶奶開始用她隨身帶的手絹擦頭上,脖子上的汗。壹邊擦汗浩壹邊回頭張望,嘴裏還嘟噥著,“人真多啊!”
戲快開始的時候,禮堂吵吵鬧鬧的人也安靜下來了,都已經歸位。就等開戲了。
紫紅色的厚重幕布隨著“恰恰恰恰恰恰恰恰恰恰”的戲院特有的樂器聲,幾個濃妝艷抹的演員陸續登場!
“恰、恰?咚”隨著打鑔聲,主演開始站在舞臺中間,字正腔圓的拉長聲調的唱開來。“咿~~呀!………。
劇目開始,看戲的人們開始鴉雀無聲。我也被吸引了去,聚精會神的看著。我是看不懂演什麽, 也是聽不懂唱什麽,但我就是喜歡看演員們比劃著來來去去的繞舞臺走來走去,也喜歡看他們表情誇張的搖頭晃腦,悲痛欲絕的哭泣。也喜歡看小姐優雅的碎步如行雲流水,我好奇她的腳下是踩了什麽,但是,她的裙子太長,我是死活看不到的 ,也喜歡看丫鬟的調皮可愛,眼睛來回的轉動。活靈靈的靈動。喜歡看老爺爺擺弄他長長的白胡子咬文嚼字,也喜歡看當官的坐在中間,壹拍驚堂木的威嚴,往往我也被那個驚堂木嚇的壹震,也喜歡看英俊的書生款款走來。
看著看著,我就睡意襲來,在咿咿呀呀的唱腔中,伴隨著“恰恰恰恰恰恰”聲,靠在椅背上,沈沈睡去,這戲院的唱戲聲比催眠曲更管用。
唱戲壹結束 ,我就頓時清醒了。也是奇怪。然後,看到人們在壹片疲憊聲中走出戲院。我睡眼朦朧的懶洋洋的趴在椅子上看人挨個出去。奶奶也不急 ,自己擦了汗,再幫我擦汗,壹邊還說著“醒醒再走,”走時拉起我的手還不忘叫著我的名字,怕我把魂兒丟下了。
出的戲院,不論冬夏,我總會第壹時間打壹個冷顫。可能是熱身子突然遇冷的緣故吧!
此時,戲院的人已經走的差不多了。挽著奶奶的胳膊,從壹個小巷穿過回自己家。慢慢的走回去,欲走人欲少,這黑乎乎的夜晚,我每次都害怕。前後左右的看,希望不遠處的幾個看完戲的人能和我們同行壹段,但是,不壹會兒,他們就都到家了。就剩我和奶奶兩個人了,我希望奶奶走快點,趕快逃離這黑暗的無人的小巷,無奈奶奶走不快,總是慢吞吞,我又不敢放開奶奶的胳膊 ,就這樣壹路緊張的四顧 ,壹路心裏埋怨,爸爸把房子蓋的那麽遠。壹路害怕的走回去 ,進門逃也似的,趕快甩掉奶奶的胳膊,壹蹦壹跳進家去。
雖然害怕是真害怕, 但不影響第二天還去,因為,戲院的熱鬧還是更誘人。
也有不用晚上看戲的時候,那就是廟會的時候,我們的廟會在夏天開,白天也演戲,在廣場,搭壹個戲臺 壹天三場,奶奶場場必去。帶個小板凳,拉著我,早早去了占前臺。前臺是占了,等戲開的時間久久了,我就開心的在人群中穿梭玩耍,奶奶會不時的喊我不要跑遠了,偶然奶奶還會給我買個冰棍, 或者壹包五香瓜子 所以,跟奶奶去看戲也有奔著零食去的原因。
跟著奶奶看戲的時候是很多的,但記住的不多。影響最深的是“竇娥冤,”當時不懂劇情 ,但是就奇怪為什麽這個戲,演員穿的戲服和以前看到的都不壹樣。而且, 六月飛雪的時候,那個機器在戲臺的房頂上有兩個人給轉動,飄下來雪花,我當時覺得,原來都是騙人的,這個下雪的鬼把戲讓我發現了。
長大後讀歷史,才明白小時候看的竇娥冤是元朝的,戲服自然和其他戲不壹樣。其實 ,這幼年的看戲,對我學習歷史還是很有幫助的,至少 ,我在學習這段歷史的時候,當時壹下就記住竇娥冤的作者關漢卿是元朝的。不用死記硬背了。
而且,在讀竇娥冤的時候,我就會有畫面感,那些官員的服飾,竇娥悲戚戚的神態,都浮現在我眼前,讓我更深刻的理解了竇娥冤。
記憶深的還有西廂記崔鶯鶯的故事,奶奶愛看西廂記 ,帶我看了好幾次。回來奶奶還買了壹張崔鶯鶯的畫。奶奶做完飯洗完鍋以後 ,會躺在炕上,照著畫上的崔鶯鶯比劃蘭花指 ,說這個動作好看。我直接的受益也是後來看西廂記有畫面感,有情感帶入。便於體會人物形象。
看戲多了,有感覺了,壹個人玩的時候,我就會玩唱戲。
找壹塊紗巾,圍在頭上,找壹個被單披在身上,找壹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帶到頭上, 比如壹根狗尾巴草插頭上當裝飾,壹串彩色小珠子戴頭上, 假裝線簾,耳朵上用線掛兩個小辣椒做耳環,學演員的臺步 ,故意搖頭,讓線連和耳環動起來,自己嘴裏唱著,手裏比劃著,壹會兒扮小姐 ,壹會兒扮丫鬟,自我陶醉。忘了時間。
後來還學了幾句 ,給爸媽唱,“嘿嘿,”彈琴~”然後就忘了後面的詞了。 架勢擺起來了 ,唱詞忘了 ,逗的他們哈哈大笑 !也成了後來哥哥取笑我的說辭。不論我和他說什麽, 他都說“嘿嘿,彈琴”,具體是嘆氣還是彈琴, 其實我根本從壹開始iu不知道。
看戲的童年 , 其實是培養了我的愛好 ,我愛好讀書,喜歡幻想,都源於奶奶帶我看戲做了啟蒙。包括對壹切美好事物的向往。
奶奶的戲裏人生 ,以為對我日後的成長有幫助,奶奶對戲裏故事的感悟也就頗多。夠出壹本奶奶語錄了!
比如奶奶說,“唱戲了,比(喻)世(事)了,人可不能幹壞事 ,以後都會遭報應的。”
比如奶奶說,“唱戲了,比世呢,太陽都從門前過 ,可要讓妳經(歷)呢 ,也可要讓妳怕呢,還是要壹步壹個腳印過日子的好”!
比如奶奶說,“唱戲了,比世了,今日脫了鞋,不知明日穿不穿,過好自己的每壹天,不計較不抱怨。”
比如奶奶說 ,“唱戲了,比世了,蓋棺方可定論,不要看現在的壹時風光,看最後的結局好才是真的好!”
比如,奶奶說“唱戲了,比世了 ,財不可外露, 人不可貌相。”
再比如奶奶說 ,“唱戲了,比世了 ,多做善事,不定哪天就收獲壹點福報了。”
比如奶奶說 “唱戲了,比世了,過頭的話不能說,過頭的事不能做”
比如奶奶說 ,“唱戲了,比世了,能幫人時就幫人,山不轉水轉,不定哪天就又轉壹塊了。
比如奶奶說,“花無百日紅 的,人無百日好,謹慎著活 ,不要招搖!”
比如奶奶說 ,“活到世上啥也遇呢, 跌倒打了, 絆倒灑了 ,隨遇而安,沒有什麽事是過不去的!”
比如奶奶說,“三月不嘗鮮(菜), 妄活壹年”
比如 奶奶說,“借不上米還丟了半升壹種放米的容器)了。啥事積極行動就好,不談得失。”
…………
奶奶語錄 ,是她的經歷和戲裏的故事結合總結出來的,當我越長大越覺得奶奶這些智慧的語錄是金玉良言,甚至可以說是人生秘籍,學會了,可以指導我的人生順暢而豁達,順勢而為,不瞻前顧後。也許也就是壹種“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人生哲理。
感謝奶奶,感謝奶奶帶我看戲,讓我很早就明白人生的真諦,在我人生的最初,給我播下壹顆美好的種子。讓我在前行的道路上,總相信未來是美好的,困難是暫時的,如戲裏所演,好人終有好報!結局都是美好的!
後來,家裏有電視了,不用出去看戲了,奶奶卻已經病重了,記得有壹次電視裏唱戲,我們把奶奶抱在我家的炕上,奶奶坐在炕頭,偎依著我看了壹場戲,但是,奶奶沒有了在戲院看戲的激動了,我想,她是遺憾吧!有電視了,不用出去看戲了,但是沒有身體了。
那如戲的人生戲如人生。是從看戲開始捂的,那些看戲的兒時記憶,也是對奶奶的懷念。總是在有戲的時候,在打鑔聲響起的時候,想起奶奶,而且,越上了年紀,我也越喜歡看戲了。喜歡躺在沙發上,看著唯美的畫面,聽慢悠悠的咿呀聲 ,是壹種享受,也喜歡這樣的慢生活,靜靜看戲,慢慢品味人生,細細體會唱詞,這古文化的傳承,流傳這麽久,自有他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