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仔細研究和討論後,決定以第二野戰軍3個兵團,組成西突擊集團。以第三野戰軍4個兵團,分別組成中突擊集團和東突擊集團,采取寬正面有重點的、多路的突擊的作戰戰術戰法。
在東起江蘇江陰,西至江西湖口的戰線上,來突破國民黨軍的長江防線。在會上,總前委的其他四位委員,還給粟裕提出了壹個急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渡江作戰西集團預定的突破重點,是樅陽至望江段,中集團預定的突破重點,擬定在蕪湖、安慶地段。
那麽,東集團的突破重點在何處?究竟是作為重點突破地段,還是作為輔助突破地段?總前委要求熟悉該地段的粟裕,進壹步考慮後再下決定,盡快拿出壹個明確的作戰方案來。
醉心於研究地圖的粟裕發現,長江流到靖江時,就像是通過壹個巨大的喇叭口,南北是窄處,只有1500米的距離,江面狹窄,很容易突破。而且,從這裏再往下遊去,可以直接到達長江的入海口,這時的江面又豁然開闊起來了。
從另壹方面來說,國民黨軍是絕對不會輕易放棄南京的,如果想撤退的話,也會利用京滬鐵路逃往上海,或者沿著京杭國道向杭州方向逃跑。因此,從戰略上考慮,必須從靖江渡江楔入,才可以抄近路直插金壇、宜興、吳江地區,切斷國民黨軍從南京、鎮江,退往上海、杭州的通路。
國***兩軍隔江對壘,長江兩岸的壹舉壹動,都牽動著整個中國的神經。此時的解放軍從4月6日,壹直到4月12日,以雷霆之勢迅速肅清了東線的國民黨軍,以及盤踞江北的據點和橋頭堡。到這時,長江北岸已經完全掌握在解放軍手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