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課上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音樂課是人文學科的壹個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之壹,是基礎教育階段的壹門必修課。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始終貫穿“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理念,還學生以主人翁的地位,使他們能夠得到自我發展。自我發展的前提是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所謂自主學習,就是學生在教師引導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有選擇地、自覺地、主動地學習。從而發揮學生主體性,更好地開發智慧潛能,促使學生的自我發展。我的教學實踐是:壹、在音樂教學中,運用遊戲法使學生快樂地動起來,願意自主學習。 兒童好動、好奇、好學這是他們的天性。在音樂教學中根據低年級教材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水平,選擇有趣味性的各種遊戲,把學生的興奮點和註意力集中在教學內容上,讓他們在精神愉悅的狀態下,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音樂活動中來,才能保證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達到學生發展的目的。 如:在教學《大鹿》壹課時,課前我為每壹個同學都準備了壹個頭飾,分別代表“大鹿”、“小兔”、“大象”、“小鳥”、“狐貍”等。請幾位同學架起壹座房子,大鹿站在房子裏,教師分別按先後彈奏小兔、大象等的旋律,彈到誰,誰就學自己所代表的動物的動作走到大鹿門前,用木魚的敲擊聲做為敲門聲(不同動物敲門聲的輕重、強弱都不同),要進門還得過壹關,大鹿在門內打壹個節奏,要求門外的小動物變換其中的壹個小節奏,打壹個新的節奏才能進門。每個小動物打的節奏都不能重復,等所有動物都進了門,大家才能壹起歡快地唱《大鹿》歌,學生在遊戲中既學會了歌曲,又能創造出新的節奏,還能玩耍,又對學生進行了興趣培養,同學們積極性非常高,因此都主動地參與進來,進而達到願意自主學習的功效。 二、在音樂教學中,通過啟發學生的想象使學生的思維活起來,能夠自主學習。 音樂,是幻想世界的載體 。它充滿著絢麗多彩的詩情畫意,而音樂更需要幻想和想象才能身臨其境。例如,貝多芬的《歡樂頌》,北京民歌《北京四合院》,都是孩子們馳騁幻想的廣闊天地。但教師如何引導學生進入幻想世界呢?這就需要教師為孩子們架起想象的天梯。 (壹)、通過生動的語言,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 達爾克洛滋有句名言:“對音樂的理解,與其說是壹種智力過程,不如說是情感的過程。給學生用生動的語言描述壹段動人故事,引起情感的***鳴,做到未有曲調先有情。 如在教學《燃燒的火炬》壹課時,我先講小英雄賴寧機智勇敢,撲滅山火最終獻出自己又小生命的悲壯故事。用情境打動學生,然後引導學生對歌詞進行分析,理解每段歌詞的感情處理。有了情感理解的過程,學生學起來就容易多了。再如《夏》壹課,讓學生閉上眼睛,在壹段優美、寧靜的樂曲聲中,教師徐徐朗誦“星星眨著小眼睛,我在夏夜數星星”,學生的思維於是被優美的語言和樂聲調動起來了,仿佛身臨其境,帶著對作品意境的整體形象,學生很快學會了歌曲。 (二)、通過形象的畫面,使學生的思維插上想象的翅膀。 在音樂教學中,利用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插圖,可以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幫助學生理解音樂形象。如:我上《動物說話》壹課時,畫了壹幅抄有歌譜和歌詞的掛圖,在寫標題時,我沒有寫上正規的“動物說話”幾個漢字,而是用各種顏色寫了壹個卡通的“說話”二字,然後畫了三只可愛的小動物,這樣原本很簡單的掛圖變得漂亮起來,學生覺得非常有趣,於是對學這首歌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再如:《動物說話》這壹課,老師向學生介紹小雞、小鴨子、青蛙的形態時,說上老半天,學生腦子裏還是沒有很清晰的圖象,如果電腦出示動畫片,表現小動物的形象,學生自己去看,了解小動物的可愛和活潑,會幫助學聲生在歌唱時表現出小動物的可愛形象。再如:在教學壹年級《春天到了》壹課時,學生初步學會歌曲後,我就啟發學生,春天多美呀,現在把妳感受到的春天畫出來好嗎?結果,每壹張圖畫都是那末美麗,讓學生達到了創造美的境界,更加深了他們對音樂的理解。 (三)、通過優美的舞姿,把學生帶進想象的天地。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們發展學生在藝術方面的才能,其目的並不是要把音樂、舞蹈或繪畫作為他們未來的職業。我們的責任是:全面地發展每壹個學生的個性,發現他們的稟賦,培養對藝術創作的能力,以便使他們享有壹種多方面的精神生活。”我在音樂教學中用音樂舞蹈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學習創編,不斷拓展對音樂內涵的理解,是發展個性,培養學生多方面能力的需要。 如:在教學傣族舞蹈《金孔雀輕輕跳》時,我要求學生傣族舞的“三道彎”基本體態不變,自己創編“孔雀喝水”,“孔雀展翅”,“孔雀跳舞”等動作。表演能力好、差的學生相結合分組創編,編者排好後表演,再選擇幾組表演好的展示表演。學生看到自己的成果得到承認,有壹種成就感,激發了他們的創作欲望,同時對歌曲的內涵和所表達的音樂形象有了更深的理解。最終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走向成功。 三、在音樂教學中,充分運用多媒體和樂器輔助教學,提高自主學習的自覺性。 多媒體具有營造氣氛和激發興趣的功能。它能提供在當時當地無法看見和看清的事物、現象和過程,和無法聽見和聽清的事物、各種音響。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恰當選擇電教媒體創設情境,就能激發學生的內在情感,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感受音樂。 如:《小青蛙找家》壹歌,由於學生想象不出小青蛙怎麽活潑調皮又怎麽因找不到媽媽而交際,這樣我就進行電腦音樂制作,制成小故事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去看,去體會,以加深對音樂的理解,這樣學生頭腦中不再是空白壹片,而是有了完整的音樂形象,從而激活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我在音樂教學中,堅持開展豎笛吹奏課。當學生學會歌曲後,讓學生用豎笛吹奏,同學們積極性非常高。每個學生在每次吹奏時都可以獲得成功的滿足、欣慰,同時也幫助學生表現音樂,加深了對音樂的理解。在學生初步學會歌曲後,我還在唱歌教學中使用打擊樂器結合教學內容,選用不同的樂器,不同的伴奏型為歌曲伴奏,這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其參與活動的自覺性。 四、適時評價,使學生堅持學習。 教師對學生適時的恰當的評價,會使學生產生成功感、喜悅感,更激發學生的進壹步表現欲。因此,教師要適時地安排評價。如: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評價,特別是來自於學生間的評價,作用更大。壹是促進了學生全體參與;二是通過評價促進學生深層次的體驗,促進學生的***同發展。如:發給作的好的同學小紅花,獎勵帶學具的同學小紅旗最後成績給加分, 總之,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發展的要求,是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的體現。通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學生的主人地位,使他們自覺的、主動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