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聲等嚴肅音樂藝術的受眾增長緩慢,這確實是文化發展中的壹個難題。和我壹起看如何欣賞美聲歌曲吧。希望有幫助!
如何欣賞美聲歌曲
首先,聽眾或觀眾要擺脫偏見,以完全開放的心態去接觸美聲的藝術作品。人們通常認為起源於意大利的西方古典唱法難以理解,所唱的外國歌曲更是膾炙人口,拒人千裏之外;再加上歌手大多穿著西裝或長袖,舉止刻板,缺乏時代氣息,觀眾無法輕松愉快。還有人說流行歌曲和民謠流暢,朗朗上口,互動性強。其實,就像各種食物都能提供營養壹樣,各種藝術也能給人帶來精神上的享受,只是側重點或場合不同而已。經典的美聲作品經過多年的篩選流傳於世,旋律優美雋永,節奏豐富,內容發人深省。單是歌詞和歌手的技巧所營造出的感染力,就足以讓人回味無窮。
如果妳能坐下來耐心聽,剩下的就容易了。對於藝術表演,人們通常需要從作品本身和表演者的技巧兩個方面去感知和體驗。普通聽眾從音樂層面欣賞美聲聲樂作品並沒有嚴格統壹的標準,也不需要太多的理論知識作為依據。聲樂作品基本上可以分為兩類:藝術歌曲和歌劇選段;藝術歌曲和歌劇選段的欣賞重點應該是不同的。前者的歌詞多為古典和浪漫主義名篇,作品重在再現原作的意境和意蘊;後者往往是劇中人物的內心獨白或人物之間的思想交流和情感沖突,更偏重於人物的刻畫和戲劇性。提前了解歌詞大意無疑有利於作品的欣賞,但不了解或不理解外國歌詞不應該妨礙觀眾的欣賞過程。聲樂作品的作曲家生活在不同的時代,具有不同的藝術風格,其作品具有鮮明的本民族特色;但是,他們表達人類情感的音樂語言有壹定的共性。聽眾可以從感性的角度完整地捕捉到主旋律及其發展變化,在不斷變化的節奏中感受到高低音符的各種組合所帶來的音樂及其審美效果。
優秀的聲樂作品還具有聲音悅耳、朗朗上口的特點,也會在內心產生共鳴。如果不是在音樂廳,那麽觀眾在欣賞的過程中就盡量跟著演唱者壹起哼唱,可以消除美聲作品在初始階段的陌生感,縮短自己與作品的距離,充分欣賞作品的美和動人之處。
選擇合適的入行軌道非常重要。通常壹段聲樂作品大概3-6分鐘。如果妳在2分鐘內還沒有找到歌曲的主旋律或者那個旋律不能打動妳,可能說明這個曲子的藝術水平不高或者不適合妳的欣賞能力。建議初學者以中國作品《我住在長江頭》和外國作品《我親愛的爸爸》(普契尼歌劇《賈尼·斯基奇》音樂選段)作為自己美聲藝術之旅的起點。這兩部作品篇幅適中,結構簡單,節奏緩慢而平靜,旋律優美而鮮明,具有美聲作品的典型特征;同時,它們又代表了不同的民族風格和文化傳統:前者美麗而悠遠,細膩而精致,後者多姿多彩,絢麗多彩。還可以選擇悠揚的新疆民歌《曲曼迪》、《聖母頌》(法國作曲家古諾改編)。
從技術層面欣賞美聲歌曲相對困難,但和聽京劇沒有本質區別。通過聽壹些專家推薦的經典唱段,聽不同歌手演唱的同壹首曲目,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掌握壹套評判唱功的標準。聲樂技術的欣賞可以分為發聲技巧和表演能力兩個方面。就像京劇有“末純醜”之分壹樣,美聲唱法也有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之分。歌手通過嚴格的專業訓練和長期的藝術實踐,逐步掌握復雜的發聲方法,使其與常人無異的發聲器官成為常人無法企及的樂器,能演奏出高亢、硬朗、高亢的男高音或有力、震撼的中音低音。觀眾需要判斷演員能否完整演唱整部作品,演員的音色是否光潔,聲音是否連貫、有穿透力(優秀的歌手在音樂廳演唱時不用擴音器也能讓最後壹排的觀眾聽得很清楚)。
美聲歌手的表演能力來源於其技術功底、對作品的理解、文化素養和經驗積累,主要通過聲音來實現,輔以克制的面部表情和有限的肢體語言。演唱者通過對作品中每壹個樂句的力度和速度的精妙處理,通過對聲音和氣息的正確控制,真實而藝術地再現了作品的思想內涵,將音樂中所蘊含的喜怒哀樂準確地傳達給聽眾,並引起他們的共鳴。這是區分優秀藝人和平庸演員的試金石,觀眾可以通過長期的比較欣賞來體會。
聲樂愛好者想要提高對聲樂技術的欣賞,需要兩個階段:模型學習和實踐探索。模型學習是聽或看大師級歌手演唱的經典歌曲,從整體上獲得對美聲唱法的感性認識;隨著閱歷的增加,可以逐漸感受到不同歌手的獨特風格和實力。如果可能的話,盡量選擇歌手40-50歲之間的演唱版本,這通常是他們藝術的巔峰時期,帕瓦羅蒂、卡雷拉斯、多明戈都是知名的優秀男高音藝術家,而卡拉斯、蒂巴爾蒂、薩瑟蘭、弗蘭尼等人則是女高音歌唱家的代表。他們在20世紀70年代和90年代的作品可以被視為男女男高音曲目的典範。喜歡男中音的朋友可以選擇迪斯考和巴托裏演唱的作品。以上大師的作品在市場上相對容易找到。
實踐探索就是經常聽或者看高水平的美聲表演。在欣賞過程中保持客觀平和的心態,不要讓歌手的各種頭銜影響妳的判斷,也不要因為歌手是新手而過於苛求;不要被演員在舞臺上誇張的表演所迷惑,也不要只關註演員在高音上的表現而忽略他對作品的整體解讀。註意從聲音、手法、表現力等多方面比較不同演員的風格和水平。對了,既然商業音像制品是可以後期制作的,想知道他的真實水平,最好是看歌手的現場演唱或者視頻直播。
如何欣賞美聲唱法
美聲學派的發聲方法源於意大利,有很多優點和科學性。而聲樂在世界各國的普及,又增添了很多人的自知、自悟理論。所以有壹句話,老師有方法;甚至很多聲樂專家總結的理論,很多地方都是矛盾的;兩者雖有共同點,但又有很大的不同,每壹類都各有千秋。中國有句古話,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只要我們用心去做,加上勤奮和老師的指導,我們很快就會掌握美聲唱法。
美聲唱法的創始人卡奇尼在其新音樂的序言中介紹了這種唱法。然後18世紀的PF Tosi和G Mancini,19世紀的F Lamperti和M Garcia都寫了書,做了詳細的解釋。美聲唱法在演唱技巧上的特點如下:
呼吸
需要充分的呼吸支持和靈活的呼吸控制。所以抽泣時排除鎖骨呼吸法和胸部呼吸法,提倡胸腹混合的橫膈膜呼吸法。美聲唱法的座右銘是:誰知道如何呼吸和發音,誰就知道如何唱歌。正確的呼吸方法是良好發聲的基礎。
開始聲音
美聲學派把輕松、明快、準確、圓潤的發音作為糾正發音的關鍵,作為調整呼吸和喉頭狀態、集中共鳴的最基本手段。啟動音有兩種:軟啟動音和硬啟動音。初學者應該以練習輕柔的啟動音為主,跳繩練習也是非常有益的鍛煉。它實際上是壹系列的起始音,有利於鍛煉呼吸支持,喉頭的主動配合,集中聲音的共鳴。好的發音應該是用最少的消耗達到最大的效果。在發音良好的基礎上歌唱,可以使聲音富有彈性和持久性,節省聲帶和體力消耗,延長歌唱壽命。
註冊
聲區的統壹是美聲歌唱訓練的試金石。美聲唱法中實現聲區統壹的主要方法有:強調每個聲區的過渡音,即將前壹聲區的後三個半音用下壹聲區的特征(即虛、假、暗)稍作演唱;唱下降音階時,高音區的最後壹個下降三個半音要用低音區的特點(即更真、更真、更亮)稍微唱壹下。這樣,逐漸的量化過渡可以避免從壹個音區突然轉變到另壹個音區而產生的爆裂聲。
聲音的連貫性
聲音的連貫性是氣息流暢、喉頭穩定、共鳴良好的體現,也是美聲唱法優美動人的旋律線條的主要特征。破壞聲音連貫性的原因有多種:滑音的起音不準和濫用;聲區不均勻,音量忽大忽小,音色忽明忽暗,或有劈啪聲;呼吸控制不好,呼吸緊張;元音共鳴部分的不壹致(尤其是窄元音(即E)和寬元音(A,O,U)的不壹致)影響聲音的連貫性。聲音的連貫首先是元音之間的連貫。用輔音唱元音(特別是在高音區)是不連貫、不統壹或白音的原因之壹。
靈活性
用快音階、琶音、跳音或裝飾音進行練習,或用豐富多彩的段落訓練演唱者聲音的彈性和柔韌性,可以促進聲音的放松,豐富青春活力,有助於延長演唱壽命,是美聲學校教學中的重要內容。
聲音逼真度
明亮、豐富、圓潤、金屬感和共鳴的音質是美聲唱法的特點之壹。人們常常從音質上來檢驗學校的正統性。好的音質是良好的聲帶閉合、適度的呼吸沖擊、適度的喉頭低位、適度的軟腭上擡、積極而不僵硬緊張的咽喉部肌肉協調、正確的舌位、放松的下巴和口型、自然優美的歌唱心理狀態等因素綜合協調的產物。理想的音質是亮而圓,堅定而放松,也就是亮而暗。
焦慮
唱歌時正常的顫抖應該是每秒6~7次。太快或太慢都會破壞聲音的連貫性或造成不愉快的音質。過於緩慢的顫抖,也稱聲音顫抖,是由於喉壓過低,過分追求聲音深度或音量過大而引起的;太快顫抖,又叫斷音(也叫羊音),是由於下頜肌肉緊張,過分追求明亮甚至白音而引起的。歌唱中顫抖的速度與歌曲的內容和情緒有關。興奮時更快,安靜時更慢更穩定。也是壹種強有力的藝術表現。在過去的四個世紀裏,美聲唱法的演唱風格和技巧隨著時代和作品的發展而發展,至今仍然流行。
欣賞美聲作品,要擺脫偏見,以開放的心態去接觸美聲作品。人們通常認為起源於意大利的西方古典唱法難以理解,所唱的外國歌曲更是膾炙人口,拒人千裏之外;此外,歌手大多身著西裝或大袖長裙,舉止不規範,缺乏時代氣息,觀眾無法輕松愉快。還有人說流行歌曲和民謠流暢,朗朗上口,互動性強。其實就像各種食物可以提供營養壹樣,各種風格的藝術也可以給人帶來精神上的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