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極大典
宮中最重要的典禮,莫過於登極大典,登極大典標誌著舊統治者的結束和新統治者接管權力的開始。
清朝入關後,曾舉行過十次大典,這十次大典中,有兩次是特殊情況,壹次是順治元年,愛新覺羅·福臨的登極,壹次四嘉慶帝的登極。前者是因為前壹年其父皇太極去世,福臨曾在沈陽宮中即皇帝位,入關定鼎燕京又舉行了壹次即位典禮,儀式比較簡略。後者是因為其父乾隆親自傳位,名為授受大典,儀式隆重而又充滿歡慶氣氛。其余八次,都是在上壹代皇帝新死,嗣皇帝於喪期即位的。
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乾隆帝在太和殿登極,情況大體是這樣的: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死於圓明園內,當日將靈柩運回紫禁城,安放乾清宮內。嗣皇帝弘歷守靈。九月初三日,登極大典的準備工作就緒後,禮部尚書奏請即位。乾清宮正門要垂簾,表示喪事暫停。弘歷到保和殿降輿,先到中和殿升座,各級官員行禮。禮畢,官員各就位,禮部尚書再奏請即皇帝位。翊衛人等隨弘歷禦太和殿。弘歷升寶座即皇帝位,這時按壹般典禮規定,由中和韶樂樂隊演奏,但由於處在喪期,規定音樂設而不作,只午門上鳴鐘鼓。
乾隆帝即位後,階下三鳴鞭,在鳴贊官的口令下,群臣行三跪九叩禮。典禮中,百官行禮應奏丹陛大樂,此時設而不作,群臣慶賀的表文也進而不宣。
最後要頒布詔書,以表示皇帝是“真命天子”,儀式莊嚴而隆重。首先,大學士再將詔書捧出,交禮部尚書捧詔書至階下,交禮部司官放在雲盤(裝飾有雲紋的木托盤)內,由鑾儀衛的人擎執黃蓋***同由中道出太和門,再鳴鞭,乾隆帝還宮。文武百官分別由太和門兩旁的昭德門、貞度門隨詔書出午門,將詔書放在龍亭內,擡至天安門城樓上頒布。乾隆帝返端凝殿,再換上孝服。大學士等將“皇帝之寶”交回,貯於大內。
這是壹次典型的登極大典,其余七次均大同小異。
朝廷大典,初登極、授受大典外,還有親政,晚清的垂簾聽政,上皇帝的尊號、徽號,上太皇太後、皇太後尊號、徽號等。
祭祀大典
祭祀,包括祭天、祭神、祭祖,是宮廷中重要的禮儀活動,其中包括:大祀、中祀、群祀的朝廷傳統祭祀;滿民族特有的祭祀堂子和坤寧宮祭神;與漢族相似的祭祀祖活動,如祭太廟、祭奉先殿和祭陵等。
由朝廷禮部主持的大祀、中祀、群祀近八十種,屬內務府主持的皇室祭祀有十來種,皇帝既是國家 的元首,又是皇室的主宰,無論哪壹方面的祭祀,凡屬重要的,皇帝均須親自參加,祭祖活動必然更要躬親,以展孝思。
祭祀雖為清宮的重要典制。卻沒有實質的內容,全靠繁文縟節來支撐。按照規定,不同的祭祀要供奉不同的神位,用不同的祭器、玉帛、牲牢。大祀、中祀前,皇帝要齋戒,齋戒期內,朝廷各衙署要掛齋戒木牌;宮中乾清門也要掛齋戒牌和安放齋戒銅人;皇帝要遵行“六禁止”;執事人等不準茹葷、飲酒以及吐痰,犯者要受處分。
祭天定在每年的冬至日,意為“迎長日之至”,祭天前三日,皇帝先在宮中齋戒,經過壹系列繁雜的準備後,與祭天前壹日乘玉輦到天壇齋宮齋戒壹日。到祭日,皇帝詣圜丘壇,在獻樂舞中迎神、獻玉帛、進俎、讀祝文、三次獻爵、受福胙、送神等繁縟的祭禮。皇帝並要摔群臣行三跪九叩禮多次,祭天儀式才告結束。
清代近八十種祭祀中,具有滿族特色的,是堂子致祭和坤寧宮祭神。
堂子祭是滿民族在關外對祭天場所的稱呼,最初,庶民百姓家都設有堂子,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下令民間禁設,堂子成為清王朝的專有的祭天之地。清入關後,在長安左門外建立堂子,它的建制與歷代傳統廟堂有明顯不同,最主要的是拜天的圜殿為北向,院內還設有皇帝、皇子以及八旗親王、貝勒、貝子、公的73個神桿石座,祭前插上稱為神桿的松木桿。祭祀時,皇帝、皇子等各就各人桿下行禮,為保持堂子祭的國俗特點,康熙年間詔罷漢官與祭。
坤寧宮祭神是堂子致祭的補充,皇太極以堂子祀典為最尊,遇不祭堂子時,將所祭諸神供奉祭祀於寢宮坤寧宮,清初按清寧宮舊制,將坤寧宮改建為內有三面連炕和兩口鍋竈、外有神桿的祭神之地。
坤寧宮所祭之神教派不壹,如每天朝祭釋迦牟尼、觀音菩薩、關帝聖君;夕祭祀穆哩罕神、畫像神、蒙古神等。重要的祭神活動,帝後都會到場,每天的朝、夕祭則不參加。朝、夕祭要在坤寧宮神前殺兩頭生豬,並在坤寧宮內煮熟。祭祀時由司祝官(俗稱薩滿)擊鼓唱歌,並有三弦、琵琶、拍板伴奏,祀典結束後,祭神的肉按規定分給散秩大臣、侍衛等食用。這些肉中是不撒鹽的,所以對吃肉的大臣來說是苦不堪言,他們通常偷偷在袖子中藏些鹽趁別人不註意時撒在肉上。
太廟是清帝祭祖的主要場所,皇太極在盛京時已建立太廟。四季之初要進廟祭祖。先帝誕辰、忌日及清明、歲暮等,也都要去行祭禮。每月還要向祖宗薦新。順治帝入關後,沿用明制,以前明的太廟為太廟。
清帝死後,和歷代帝王壹樣,都有規模巨大可陵寢,以便後嗣四時致祭。所以陵寢也成為祭祖的另壹重要場所。清帝王陵寢主要分布在三個地方,即今東北遼寧的盛京三陵(福陵、昭陵、永陵)、河北遵化的東陵和易縣的西陵。
巨典煌煌慶大婚
皇帝的婚禮叫“大婚”,登基前已經成年娶妻的皇帝,當上皇帝後,只舉行冊立皇後大典,不補辦婚禮。大婚的同時,用金冊、金寶(證書和印鑒),冊立皇後;冊立皇後的同時,選壹至四名妃子。明清皇帝大婚儀式基本相同。
《禮記?昏義》、《唐律》和《明律》,規定“婚”的程序為:納采,問名,納吉,納征,告期和親迎,也稱“六禮”。
納采,即送禮、議婚,請媒人去探探口風、虛實。明清時期,見面禮互相攀比,極其豐盛。
問名,就是舉行壹個儀式,詢問對方的姓名、出生日期,看看“命相”是否合適。
納吉,說白了,就是算壹卦,即古人為結親的事兒占蔔吉兇;如果是“吉兆”,生辰八字兒又合適,就請媒人攜帶禮品去訂婚。
納征,就是送訂婚禮品。古人雲:“男女無媒不交,無幣不見。”因此,納征又叫作“納幣”。幣,是古人用作訂婚禮物的玉或帛類絲織品。
告期,就是把結婚的日期,通知對方。
親迎,那是對平民百姓的要求。皇上不親臨,而是選派“兒女雙全”的代表去。
同治十壹年九月十四,十六歲的載淳大婚。據李慈銘的《越縵堂日記》記述,當天淩晨三點多鐘,載淳“禦保和殿”,取“桂子桐孫”的吉利,任命禮部尚書吳桂、右侍郎徐桐,為正、副迎親使者。七點多鐘,“上禦太和殿,受百官朝賀。”“全和人兒”敦親王和恭親王的福晉,奉旨率領八名命婦,攜帶禮品,跟隨迎親使者,在儀仗隊簇擁下,“騎馬出大清門”,去皇後家迎娶。侍郎崇厚的福晉,為新娘子“開臉”,用絲線絞去臉上的汗毛;敦、恭二親王福晉,為新娘子定妝,伺奉她上轎。迎親隊伍入大清門,到交泰殿止。
按照滿族風俗,洞房南炕上設帷幔,新娘子拜過天地後,在炕上盤著腿“坐帳壹日”,叫作“坐福”。結婚前,新娘子得練“坐功”;上轎前壹天,少喝水,少進食。晚上,南炕上擺炕桌,放酒壺、酒杯。新郎新娘繞桌三圈兒,再喝交杯酒;外面有人唱喜歌,名曰“拉空家”,起哄架秧子,往屋裏撒黑豆,“鬧洞房”。
清宮的婚禮,保留了某些滿族風俗。坤寧宮東暖閣,四壁塗紅,喜燭高燒。閣北,有喜床、寶座;南窗下有壹鋪火炕,炕上置桌,放酒具。新婚夫婦拜天地、壽星、竈王爺,在南炕上喝交杯酒。禮親王福晉“下廚”,煮湯圓、子孫餃子(壹碗小餃子中,還有壹個包著幾個小餃子的大餃子)。敦、恭二親王的福晉,把煮熟的湯圓、子孫餃子,端到新婚夫婦面前。
《清宮詞》有詩描述同治皇帝載淳大婚盛況:“巨典煌煌慶大婚,金吾不禁放諸門;忽傳紙價高麗貴,壹色花衣唱謝恩。”據稱,當時,迎親的隊伍由午門壹直排到皇後家門口,宮燈數百對兒,“對馬”數百匹,內監前行;皇後乘黃緞子盤金繡鳳大禮輿,十六個人擡著。京城百姓,只要是穿新鮮花衣服的,都可以進入午門觀禮,警衛不予阻攔。清同治皇帝載淳結婚,決算下來,總***花了兩千多萬兩白銀;其中,皇宮中用於“結彩”的綢緞,達八十萬疋,價值十萬兩白銀。按乾隆年間的行情,壹兩白銀可兌換八九百文大錢兒;七至十兩銀子可買壹畝耕地,二十七八文至三十四五文錢能買壹升米。由此可見歷代皇帝大婚的奢華了。
等級森嚴、禮節繁縟的用膳禮儀
在森嚴的禮儀制度下,飲宴進餐過程十分嚴格有序。就位進茶,音樂起奏,展揭宴幕,舉爵進酒,進饌賞賜等,都是在固定的程式中進行的。分明的封建禮儀程序,顯得十分繁瑣。
根據文獻記載,宮中大宴所用宴桌,式樣,桌面擺設,點心,果盒,群膳、冷膳、熱膳等數量,所用餐具形狀名稱,均有嚴格規制和區別。皇帝用金龍大宴桌,皇帝座位兩邊,分擺頭桌,二桌,三桌等,左尊右卑,皇後,妃嬪或王子,貝勒等,均按地位和身份依次入座。皇帝入座,出座,進湯膳,進酒膳,均有音樂伴奏;儀式十分隆重,莊嚴肅穆;禮節相當繁瑣,處處體現君尊臣卑的“帝道”、“君道”與“官道”。
在座次的安排上,皇帝的寶座和宴桌高踞於筵宴大殿迤北正中,親王、阿哥、妃嬪、貴人、蒙古王公、額駙臺吉等人,則依品級分列於筵宴大殿之東西兩邊。乾隆朝時,大殿東邊的是裕新王、眾阿哥和蒙古將軍拉旺多爾濟,西邊的是莊親王和眾阿哥;舒妃、婉嬪、金貴人位於東宴桌,客妃、誠嬪、林貴人座於西宴桌。
宴桌上的餐具和肴饌也因人而異,滿洲貴族入關前就與蒙古貴族有著婚緣關系,皇太極的五個後妃皆是蒙古人氏,而且同壹個姓,均為蒙古貴門之閨。因而在清代宮廷宴上,蒙古王公皆蒙壹等飯菜之優遇,額駙臺吉等則受次等飯菜之待。壹等飯菜由禦膳房制作,每桌有羊西爾占(肉糜)壹碗,燒羊肉壹碗,鵝壹碗,奶子飯壹碗,盤肉三盤,蒸食壹盤,爐食壹盤,螺螄盒小菜二碟,羊肉絲湯壹碗。次等飯菜由外膳房制作,菜點花樣比壹等飯菜略少,品種上的變化是:鵝壹碗換成了奶子飯壹碗,奶子飯則換成了麅子肉。
人們常說:“旗人禮多”,這壹點在清宮宴中也可看出,赴宴眾人向皇帝跪叩謝恩,是清宮宴禮節繁縟的突出壹例。壹待皇帝入座,漫無休止的跪叩即行開始。諸如皇帝賜茶,眾人要跪叩;司儀授茶,眾人要壹叩;將茶飲畢,眾人要跪叩;大臣至禦前祝酒,要三跪九叩;其它如斟酒,回位,飲畢,樂舞起上等等,皆要跪叩。宴會完畢,眾人要跪叩謝恩以待皇帝還宮。整個宴會,眾人要跪三十三次,叩九十九回,可謂抻筋練腰勞脖頸!
唐:
男子袍衫 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中政治、經濟高度發展,文化、藝術繁榮昌盛的時代,也是中國傳統服裝發展過程中的壹個裏程碑。唐朝時期男子普通穿著的是圓領袍衫,圓領袍衫壹般為圓領、右衽,領、袖及衣襟處都有拼接邊緣。文官的袍衫衣長至足裸,武官袍衫衣長略短至膝下,袖有寬窄之分。袍衫穿著很廣泛,上至帝王百官下至平民百姓,居家外出禮儀宴會均可穿著。
女子褥裙服 唐朝以前中國社會的女子壹直深受禮教的束縛,唐朝女子服裝的改革,主要得益於當時的社會風尚改革。唐朝女子當時最時髦的打扮是:身穿襦裙服,加半臂,足登鳳頭絲履,頭代花髻。褥裙服是衣長到腰節的超短上衣與長裙連接的壹種服裝,所以又稱短褥裙。短褥裙上衣領口的變化是唐朝女子服裝最大的改革和創新,除了有圓領、方領、斜領、直領、雞心領外,還有袒領。最初多為宮廷賓妃、歌舞伎者穿著,出現之後,仕宦貴婦民間女子也紛紛效仿垂青。比短褥裙上衣部分稍長並單獨作為壹件上衣的稱為衫,壹般多用質地輕軟的絲帛。上穿衫衣下配長裙,也是唐朝女子十分喜歡的服飾,衣閃內可不穿內衣,僅以輕紗蔽體,上身肌膚隱隱顯露,在晚唐時十分流行。唐朝女子對下裳既裙的款式造型、面料選擇和制作工藝也十分講究。唐朝流行的長裙腰節提得很高,上提高度可以掩胸,並在腋下綢帶系紮,類似於現代西方女子結婚禮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