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青海民歌《在那遙遠的地方》。欣賞由《在那遙遠的地方》改編創作的流行歌曲《在那遙遠的地方》。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復習鞏固歌曲,引導學生了解正確的愛情觀。引導學生了解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的音樂風格,培養學生的民族情懷。
2.過程與方法:采用聽唱與視唱相結合的方法,引導學生體驗歌曲、樂曲所表達的情感,以提升學生對音樂的能力感知。引導學生對歌詞進行分析,利用“非音樂因素”加深學生對歌曲情感的理解。
3.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用氣息支持的聲音完整、連貫地演唱歌曲,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
教學重點:教唱《在那遙遠的地方》。
教學難點:比較準確的音高、節奏,自信地演唱歌曲。
教學過程:
壹、師生間相互問好師:同學們下午好!生:老師好!
二、導入:放映幻燈片,欣賞有關於青海的圖片。
三、新課教學。
1.出示歌譜,演唱歌曲《在那遙遠的地方》。
2.歌譜教唱。
3.師:接下來,同學們聽老師演唱這首歌壹遍,然後我們大家壹起把這首歌的歌譜唱壹遍,再把歌詞填進去來唱壹遍。在演唱歌曲的時候,同學們要用抒情、歡快的聲音,準確的音高、節奏,自信地演唱歌(演唱歌曲)
4.分組表演。師:同學們唱的很不錯,接下來老師要請2個女同學來分別演唱這首歌曲的壹、二段,在第三、四段的時候,兩個人再合起來唱,有沒有同學主動起來唱啊?(學生回答)
5.學生展示:師:XX同學,XX同學,請認真聽著老師的伴奏,把握住歌曲的節奏和速度,註意4/4拍的強弱規律。(學生表演。)
6.三、欣賞流行音樂《在那遙遠的地方》。
7.同學們,課後可以講王洛賓的《在那遙遠的地方》和改編後的流行歌曲《在那遙遠的地方》進行比較看看。好,現在下課。
課堂小結: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希望同學們好好學習將我們民哥發揚光大。
篇二壹、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唱歌曲,體會歌曲真摯的情感,並引導學生以積極的心態正確的歌唱,培養良好的歌唱習慣。
過程與方法
在體驗、比較的過程中感受民族音樂多元化的風格特點。
知識與技能
有感情演唱歌曲,體會不同作品之間體現的不同音樂要素。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演唱歌曲,並表現出歌曲舒展優美的特點。
難點
用正確的發音技巧唱好變化音。
三、教學過程
(壹)新課導入
播放歌曲《青春舞曲》,學生自由跟唱。提出問題:曲作者是誰?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青春舞曲》是王洛賓的作品,那麽他還寫過那些作品?
學生再次發言,教師總結:王洛賓,中國作曲家和民族音樂學家。王洛賓自1937年就開始搜集、整理、編寫、出版中國西部地區的民歌,被譽為“西部歌王”。1938年他在蘭州改編了第壹首新疆民歌《達阪城的姑娘》之後,便與西部民歌結下了不解之緣,創作了《在那遙遠的地方》《半個月亮爬上來》等優美動聽、流傳極廣的民歌。
引出這節課主題《在那遙遠的地方》。
(二)新課教學
1.欣賞歌曲
(1)聆聽歌曲,感受情緒,歌曲描寫了什麽內容?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歸納總結:這是壹首青海民歌,前兩段用形象的比喻贊美姑娘的美貌,後兩段則表達出青年對姑娘真摯的愛情。
(2)再次欣賞
老師設置問題:邊聽邊思考歌曲的速度、節拍是如何表現的?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歸納總結:優美、抒情的旋律,舒展的節奏、高亢自由的音調、緩慢的速度。
2.朗讀歌詞,體會歌詞所抒發的情感。
3.學唱歌曲
(1)進行發聲訓練,以氣帶聲,以聲傳情。
(2)老師跟著鋼琴範唱歌曲。
(3)學生學唱歌曲第壹段,註意歌曲音準。
老師設置問題:請同學們看歌譜,曲調中出現了壹個變音記號,大家知道這個變音記號的名稱和意義嗎?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歸納總結:這個變音記號叫“升記號”,所標示的音符將升高半音演唱。
(4)跟琴學唱旋律,識讀樂譜。用模仿的方法唱好變化音。
老師用兩種方式演唱,第壹種是短促的嗓音,第二種是圓潤的嗓音。設置問題:哪壹種唱法更好?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歸納總結:第二種我運用了正確的發音技巧與咬字方法,演唱出了青年對姑娘的愛慕,同學們在演唱的時候要註意歌唱時氣息的控制,口腔打開,微笑著歌唱,身體的每壹個部位都處於興奮的狀態。
(5)學生完整的有情感的演唱。(剛才提到了前兩段和後兩段在表達內容上的區別,為了體現青年對姑娘的真摯情感,第二段要逐步推向高潮。)
(6)分小組練習並表演。
(三)鞏固提高
欣賞《康定情歌》,對比《在那遙遠的地方》與《康定情歌》之間的區別。
老師設置問題:《康定情歌》是四川民歌,音樂熱情飽滿,旋律歡快跳躍,輕快的速度,形象的表達了人們對愛情的直白和坦率。《在那遙遠的地方》是青海民歌,以舒緩,深情的旋律,形象、生動、真摯的語言委婉地表達了男青年對年輕貌美的草原姑娘的愛慕。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這節課學了《在那遙遠的地方》,感受了新疆音樂的溫柔含蓄的風格特點,希望同學們課下多了解關於新疆音樂文化,了解我們祖國各民族的音樂,這節課就到這裏,下課。
四、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