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堂音樂主要以嗩吶為主,多種弦樂和彈撥樂為輔的漢族民間吹奏樂,是安遠地域內客家人在生產生活中創造形成,富有人文內涵和藝術魅力的漢族傳統民俗藝術形式。民間藝人將此用於婚喪嫁娶、做壽上匾等紅白喜事。
安遠南鄉民間大堂音樂無論是曲牌、演奏樂曲、演奏方式都與其他器樂曲有所不同,堪稱為漢族民間音樂中的壹枝奇葩,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大方面。
首先,大堂音樂是以嗩吶為主的漢族民間吹奏樂。它還配有二胡、笛子、喉管、楊琴等樂器,全場沒有打擊樂,***同演奏大堂音樂曲牌,奏出悠揚、抒情、清雅、自然的音樂。它壹般出現在各種比較正規的場面上,如各種喜喪事和慶典,即大雅之堂,其他小調卻不能進入。
其次,大堂音樂的演奏方法是即興伴奏。嗩吶吹奏主旋律,其他樂器以不同的定弦、反高反低的即興伴奏,加上笛子的主音加花,二胡等樂器在展音時加花托奏。既能發揮各種樂器的特長,又較好地表現出樂手的個人演奏水平與風格。
再次,演奏大堂音樂的主奏樂器嗩吶與其他地區的嗩吶有所不同。該地區的嗩吶哨子是用油桐樹上的壹種蟲子的繭,冬天取下,長期保存。用時藝人則采蟲子的繭壹個壹個的做好後連套幾個,做工精細。用這種哨子吹出來的嗩吶聲音歡快、明亮、抒情、悠揚、音質甜美,可以說這是安遠民間藝人的獨創。
最後,大堂音樂的10首曲牌,整體看來大同小異,但仔細聽來各首曲牌各有特色。10首曲牌都是中庸速度,起句、落句、樂句的連接、調性的走向,都相差無幾。然而,各個曲牌又有各自特點。如“陰反陽”、“蜻蜓點水”、“賜喜”等,個性鮮明,各自表現的內容很不壹樣,用途也有各自的功能。有歡快喜悅,悠揚自如的樂曲,也有悲壯、傷感、冷清暗淡的樂曲,喜怒悲哀均可表現。因此,“大堂音樂”能在婚喪嫁娶、紅白喜事各種場合派上用場。
安遠南鄉大堂音樂,以其獨特鮮明的藝術特色,幾百年來傳承至今,顯示其頑強的生命力和濃厚的群眾基礎,作為中國漢族民間文化寶庫中的壹顆小明珠,有其獨特的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