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完《薩利機長》,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這部新作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好。電影在豆瓣拿到了8.3分,僅比2004年的《百萬美元寶貝》低壹分,但就目前的觀影感受來看,我只能打7分。首先有壹個心理認同問題,這必須說壹下。電影在美國大賣,而在中國慘敗,原因在於美國人911後的心理需求,影片中有壹句話“人們需要奇跡,紐約好久沒有好消息,特別是飛機。”而中國觀眾很難生出足夠的同理心,因此不需要這部電影來進行心理安慰。
將壹件208秒的水面迫降事件拍成九十多分鐘的電影,對於美國教父級導演伊斯特伍德而言並不是難事,節奏把控,劇情推動,都達到了高水準。影片壹開始便是墜機,作為壹個驚嚇點,但很快發現是夢,接著是低沈的音樂下機長薩利茫然恍惚的臉,電視報道從側面敘述事件提供線索,此時已經是迫降結束後。要註意的是電影裏事件發生的時間其實是從這裏開始的,之後六次閃回,閃回敘事的使用使整部電影不至於頭重腳輕節奏緩慢。但即使如此,這部電影還是略顯沈悶,對觀眾有壹定的要求。
影片有三點可以窺見導演的態度,第壹點,景深處虛焦處理,薩利在紐約街頭跑步時背景是虛掉的,馬丁斯科塞斯在《出租車司機》裏這麽幹過,意圖表現主人公的孤獨感。第二點,有關迫降和事件報道都是借助回憶和電視出現的,薩利在電視前看自己,這是在間離,薩利與外界是隔離的,依舊是孤獨。第三點,酒吧裏兩個酒鬼和酒保的笑聲和明顯帶有調侃的語氣,不是對英雄該有的態度。
化妝師在薩利臉上親了壹口後馬上說是替母親親的,她母親是單身。這讓我想到李安的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上述的三點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對應。兩者有壹個***同的母題,所謂的英雄處於失衡狀態,人們對他們的態度存在利己心理,甚至是嘲笑。他們的關註點不在人身上,而在事件上,在第五次閃回結束後,妻子給薩利打電話說自己剛剛發現薩利也是155人之壹,我動容,薩利與世界的隔絕終於打破。
觀影中我壹直在想導演將會給薩利設置怎樣的困境,這個困境必須足夠大,來展現薩利的內心世界,但很明顯NTSB人員並沒有對薩利造成真正的心理困擾。35秒成為了矛盾解決的鑰匙,NTSB果然符合這個名字,竟然會蠢到忘了加入機長反應時間,這顯然是導演生拉硬拽出來的。為什麽?因為這是真實事件改編,無法不顧及對真實人物影響,改編要有分寸,這是電影缺乏真正的劇作沖突的原因。
面對電影這壹最大敗筆,伊斯特伍德采取兩種方式來救場,壹是加入妻子這條線,在與妻子通話中薩利慢慢展現自己的內心世界,他擔心事業擔心養老金,而NTSB的糾纏不休導致他現在無法工作卻要面對高額賬單,但這壹困境依舊不夠。導演於是又加了壹條暗線,那就是薩利年輕時成功地迫降戰鬥機,這可能是他選擇迫降水面的原因之壹,這壹點才是真正能打中薩利內心的子彈,電影無法展示薩利內心的糾葛,只是通過象征性的自我懷疑壹筆帶過。因為薩利這壹形象必須是正面的,不能有壹點灰色地帶,從最後聽證會上鏡頭運用就能知道,薩利的單人鏡頭對應NTSB多人鏡頭,孰強孰弱不用再多說了。
記得馮小剛的《我不是潘金蓮》上映後,影評人評價明顯兩極分化,壹些人覺得電影不就是講了個社會每天都在發生的事情嗎?不夠深刻,不夠狠,遠不如那些地下導演。但另壹些人認為馮小剛作為商業導演,能不忙著撈錢,而是冒著過不了審的危險去拍壹部可能上映的諷刺電影,這是值得肯定的。妳要考慮到的是,中國目前的電影制度下,地下導演諸如賈樟柯的《天註定》是上不了院線的。
伊斯特伍德在拍《薩利機長》時面臨的其實也是這個問題,拿羅伯特·澤米吉斯的《迫降航班》來做比較,後者在電影技法上很明顯要差很多,節奏極為拖沓,但是因為是R級片,事件本身是虛構的,他可以竭力挖掘人性的陰暗面,展現人性的糾葛。而前者作為真實事件改編,還是壹部商業片,不得不在藝術與商業間選壹個出來,伊斯特伍德選擇了商業,而美國人民也給了他足夠的支持。
民眾支持,心理因素前面已經提到了,至於“我不是英雄,我只是做了該做的,每個人都做了自己該做的。”這壹美式主旋律我就不寫了,沒多大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