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戲是福建省古老劇種之壹,原名撔“興化戲”,流行於古稱興化的莆田、仙遊二縣及閩中、閩南的興化方言地區。其戲班足跡遍及福州、廈門、晉江、龍溪、三明等地市,也曾到過馬來亞、菲律賓、泰國、新加坡等華橋聚居的東南亞國家演出,深受海外華僑的歡迎。莆仙戲源遠流長,歷史悠久。
據史料記載和調查考證,它是在古代“百戲”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莆仙戲表演古樸優雅,不少動作深受木偶戲影響,富有獨特的藝術風格。莆仙戲的行當沿襲南戲舊規,原來只有生、旦、貼生、則旦、靚妝(凈)、末、醜等七個角色,俗稱“七子班”。
莆仙戲音樂傳統深厚,唱腔豐富,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戲音樂遺響。莆仙戲的聲腔主要是“興化腔”,它綜合溶化莆仙民間歌謠俚曲、十音八樂、佛曲法曲、宋元詞曲和大曲歌舞而形成,用方言演唱,是壹種具有濃厚地方色彩和風味的聲腔。
莆仙戲傳統劇目有五千多個,其中保留宋元南戲原貌或故事情節基本類似的劇目有八十多個。解放後,莆仙戲經過整理、改編、演出的優秀傳統劇目有二百多個,其中,《琴挑》、《團圓之後》、《春草闖堂》、《狀元與乞丐》等劇目比較著名。劇種的著名劇作家有陳仁鑒和柯如寬、江幼宋等,著名演員有黃文狄、林棟誌等。
莆田的請“鞋樣”
在沿海,如果說“訂親”是確定男女之間婚姻關系基礎的話,那麽,請“鞋樣”便是敲定結婚的具體日期,自古至今都要舉行這個儀式。
請“鞋樣”是在結婚當年的前幾個月舉行的壹個儀式。至於請“鞋樣”的具體日子,要經男女雙方父母協商後確定。壹般選擇偶月偶日(農歷8月或10月的某壹天),偶月偶日意為成雙成對。
請“鞋樣”那天,男方要派壹個親人,在媒婆的陪同下壹道前往女方家中,攜帶的禮物除了鞋外,還有豬腳和線面。讓男方給女方買鞋,就是希望女方嫁到男方家後穿新鞋走新路,在今後人生漫長的道路上走好每壹步。就女方而言,要男方買鞋,則希望男方不要給新娘子“小鞋”穿(意即不要為難她)。況且這鞋只能送壹雙,因為“壹”字包含從壹而終的意思。至於豬腳則是喻指女方嫁到男方家後能開科發達;線面則喻指夫妻白頭偕老,長命百歲。
請“鞋樣”那天,女方要擺上幾桌酒席,宴請親戚朋友,並當眾發布姑娘年內出嫁的消息,暗示他們喝了喜酒後可別忘了“捧花粉”。在沿海,女兒出嫁,凡是有禮上往來的親戚朋友都要給其女兒“捧花粉”。禮物通常是壹塊布,作為女孩的嫁妝。時過境遷,現如今,就不時興用布料走喜,已有所變化了。
莆田客家情歌
三明客家,是山歌的故鄉。西晉“永嘉之亂”以後,壹批批中原漢人,為避戰亂、饑荒、瘟疫等天災人禍,紛紛南遷;歷盡艱辛,來到了閩西北這塊世外桃源棲息繁衍。千百年來,客家祖先和土著百姓和平***處,並將中原文化與閩越文化互為交融滲透。為傳遞心聲,抒發情感,創造出許許多多極富特色的客家山歌。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三明民歌與地方民俗風情融為壹爐,帶著泥香土味,成為人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壹部分。尤其是客家情歌,以熾熱、健康的情感,形象、生動的比喻,風趣、洗煉的語言,表達了青年們對愛情的追求、對幸福的憧憬、對封建禮教的蔑視、對封建婚姻的反抗。有如清泉,沁人心脾。
客家情歌大多七言,隔句押韻,有四名式,也有段體結構,形式多樣。還有對唱、盤歌等,倍受群眾喜愛。
莆田夏茂風俗
夏茂地處沙縣、將樂、順昌、明溪四縣交界處。受歷史、地理和物產條件的影響,夏茂村民生產、生活和風俗習慣與周圍地區大異小同。謂之:“月月過節氣,逢十(30歲除外)慶壽辰”,過節多,來往忙,陋習多,應酬繁。少部分可取,大部分需革除。現簡摘述之。
歲節風俗
正月
〔春節〕夏茂民間最大節日之壹。
正月初壹:古稱履端、元旦,建國後改為春節。這壹天,家家戶戶,男女老少,歡聚壹堂,黎明即起,整肅衣冠,點香燭放爆竹,開大門,投齋果茶酒於庭,先拜天地祖先,稱:“新年開門大吉”,晚輩向長輩作輯拜年,長輩賞給幼小晚輩紅桔、花生、糖果、小餅仔等。
初壹早餐素食,主食米飯,用除夕夜備好的米飯(除夕夜按次年月數量米,閏年13升,平年12升),稱為吃“年飯”,取吉利之意,謂之“年年有余”。菜飯有京薯、豆付、紅蘿蔔、紅頭菜、芥菜、大蒜等。開膳時頭壹碗敬奉長輩吃,長輩挾菜給晚輩。寓意尊老愛幼,家庭和睦,新年吉利,富足。
初二:古傳土地公生日(實際是二月初二此是提前過的)。建國前家家戶戶點香燭放爆竹。1951年後逐漸革除。
初壹至初三,三天早晚放鞭炮,小孩穿上新衣服,跟隨長輩出門(又叫“出行”)訪親拜友。新友賞給小孩熟紅蛋(2或4粒)或花生、糖果類。民國時期互送“拜年片”。建國後,鎮、鄉、村幹部組織民兵,學生向烈軍屬拜年。春節節前節後機關單位規定放假三天。
初六:相傳為“禾米六”,“人口六”。建國前家家戶戶香燭放鞭炮。建國後逐漸減少。
初壹至十五間,風俗尚有:
〔送盤〕方言為“打盤”,遇有舊年親友生育嬰兒,要用盤子放上紅桔4粒,甘蔗4節,餅仔兩包,紅包壹二元等,前往祝賀,謂之送盤。領受者請喝酒回禮。
〔請新婿〕遇有舊年新婚的女婿,嶽父家備“三過湯”高檔酒肴“請新婿”,新婿分別給廚師、司菜(送菜)紅包。
〔請春酒〕親友之間互相宴請,謂之:“請春酒”。壹般到十五日結束,叫做“到了十六,無酒無肉”(不再請酒之意),個別延至月底。
〔充喜〕小自然村有此風俗,各家各戶自帶酒、花生、炒豆到公***集散處,飲酒取樂,喝得沈醉不省人事,美其名曰:“充喜”。
建國前這段時間(初壹至十五),迎神拜佛,十五菩薩入廟。建國後各村莊組織遊魚、舞龍、高腳戲、肩膀戲、春牛、彩船、花燈、猜謎、乒乓球、棋類、書畫、拔河、賽跑等比賽。
〔立春〕民間習慣將這壹天為壹年的正式開始。是日,各家前門後門、廳堂谷倉,豬欄雞舍貼上:春到發財、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等春標,並插上春葉、備茶果,候時辰壹到,放鞭炮,占香拜揖。謂之“接春”,祈求新年豐收,國泰民安。
〔元宵〕古稱上元節。是日農歷正月十五,春節活動至此日形成高潮後結束。建國前有“燒壓歲紙”的迷信活動,建國後已革除。1980年後,夏茂街道過元宵節熱鬧非常,白天各家各戶張燈結彩、入夜彩燈通明,周圍各村文藝隊伍匯聚集鎮街道,觀看遊人如堵,鬧至深夜。是日各家各戶吃芋包。古時謂之:“菩薩入庵,芋包落湯”,“吃了元宵飯,各人去打算”(抓緊春耕之意)。
二月
〔春社〕“春分”前後五天有壹“春社”。相傳李窠村張姓有壹祖先,在春分那天被老虎咬死,後代子孫做“春社”紀念他,流傳至今。是日,張姓人家吃?@、鴨、肉過“春社”。
〔二月十九〕簡稱“觀音九”,古傳“觀世音誕辰”。是個迷信活動。建國前,這壹天家家做米?@、早晨男女老少著新衣帶迷信品,湧往大布進谷橋“觀音廳”(建國後廳廢),占香拜佛,求財保福,三教九浪,四方雲集,人山人海,攤點眾多,噴吶價響,擁擠非常。青壯年婦女未婚者祈佑找個好丈夫,不育者求“觀音送子”;買糕的謂之“買糕高升”,買豆腐幹的謂之“買田買地”。徙勞無用,眾人笑煞。窮困人求討,行香者必須?吻?。建國後這些迷信活動逐漸革除。
三月
〔三月三〕建國前謂之:“三月三,太子出庵廳”,做米果“敬神”。儒元村邦尾琉璃庵,這壹天有婦女“聽卦”的迷信活動。建國後革除。
〔清明〕古有采青走清明,至時青年婦女往新戚或村外采花,俗稱:“走清明遇得好賢人(丈夫),采青就會生”的迷信說法。五十年代後無此風俗。
〔谷雨〕古時有婦女“走谷雨”的風俗,是日青年婦女走村串親,有的到野外走壹圈就回來。建國後無此風俗。
四月
〔四月初壹〕村民有烙米粑風俗。民間流傳“四月始,蛇蠱毒”,為防止小孩饞亂買東西吃,家家戶戶自己烙米粑給孩子吃。耙有鹹、甜兩種,原料秈米磨漿,加野菜(俗名“四月菜”,“黃曲菜”)烙成米粑,有的配面粉混合調制,烙為粑,很為普遍,延續至今。
〔立夏〕標著夏天到來,村民家家戶戶做白果、糍粑,有的戶做幾十斤送給夏茂街親友。夏茂街也有部分人頭壹天就到村莊親友家住夜吃糍果,叫做“過夏”。
〔四月初八〕簡稱“四月八”,晚輩為高齡老人準備棺柩、“壽衣”(逝世時穿的衣服)。這壹天請木匠、裁縫工來家制成。老人在未逝世前,每逢這壹天翻曬壹次,以防變質。延續至今,有的時間靈活定。
五月
〔端午〕民間盛大節日之壹。夏茂地區古代也是在農歷五月初五過“端午”節。從明末,駐紮在牛押寨(夏茂北與順昌交界的高山處)的山寨嘍羅,在五月初五結夥到夏茂地區民家搶吃。年年如此,有壹年還拆去東街的房屋。村民為安心過節,聰明的夏茂村民不約而同地提前壹天過端午節。這樣五月初四日成為夏茂地區的“端午節”時間,形成習慣,流傳至今。
節日前夕,除去當年有親人逝世之戶以外,各戶均包粽子。送與逝世親人有親戚關系的內親,要送棕200-400只。節日前女婿要送三斤豬肉、餅等給妻子的娘家,年年如此,直至嶽父母去世為止,名曰“分節”,“送節”。新婚女婿送的東西尚要加上糯米、面條等。
初四這天,家家戶戶插菖蒲艾葉,小孩掛五色香袋壹串,謂之:“避邪”。房屋邊角等處撒雄黃。確有消毒作用。
〔五月十三〕相傳為關羽誕辰,又傳為“關公磨刀日”,是日降雨方為順意。民間吃鴨、肉、面條等改善。流傳至今。
〔五月廿五〕流傳為:“五谷真仙”生日,神農氏授農民種五谷,建國前迎“五谷仙”,建國後已改革。是日村民做糍粑。米果,紀念神農氏。
六月
〔齋流峰〕素食節古傳為“齋流峰”,六月初壹至十五的半個月,民間大部分家庭點香排案“敬佛”,食素菜。建國前這半個月禁宰豬牛,飲食店用菜油煮菜。至十六日開葷,大宰豬牛,各家改善,有的相互宴請,建國後此節已改革。
〔六月廿四〕相傳為戲祖“田公”誕辰。建國前農村請戲班演戲慶祝。是時正逢曬煙收成結束,稱為“做菸葉福”,農家置酒、鴨、肉、面條辦酒宴,有的請親友同餐,祝賀菸葉豐收,延續至今。建國後這天已無演戲。
七月
〔七月〕夏茂地區從七月初壹至七日,擇日為新入學的孩子做“七夕”。是日孩子的外婆家挑選壹大擔禮物,常見的是給孩子 新衣服、鞋、雨傘、算盤、筆墨紙硯,糖塔(白糖制成的塔,有“狀元拜朝”,麒麟等),以及豆腐幹、西瓜、梨、花生、糖果、爆米花等等。孩子父母則擺酒宴謝。至初七這壹天,長輩還囑孩子早起,於庭前念書。
〔中元〕農歷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又稱“鬼節”,是個迷信節日。建國前夏茂村民從十壹日至十五日都有祭祖,焚化香燭,金銀箔等超渡祖先。佛徒們在十五這天,聚集到梨樹鐵爐莊“俞靜齋”作普渡。建國後這些迷信活動逐漸消除。群眾壹般做三層糕、甜、鹹糕,或殺鴨子改善生活。
八月
〔中秋〕為民間盛大節日之壹。節日前夕,親戚之間相送中秋禮餅。至八月十五日家家戶戶宰鴨,做芋包,請個把親友同吃。是夜全家人團聚壹起,喝茶,吃月餅賞月,***慶團圓。
九月
〔重陽〕九月初九,小孩放風箏(古代有,現無),家家制米果、糍粑、芋包,有的添鴨、肉等佳肴。謂之“過重陽”。
十月
〔十月初壹〕十月是冬藏季節,這壹天夏茂周圍的農家用新產的籽米制成糍粑,相送夏茂街的親友、稱為“過十月朝”。
〔十月十三〕這壹天民間普遍吃芋包,鴨、肉、面條等,謂之“過十三節”,來源無考。
十壹月
〔冬至〕盛行“補冬”習俗。富裕人家吃人參,鹿茸、黃芪、當歸、龍眼、黑棗浸玉露酒吃,有的用雞、兔、豬腳等食品;壹般家庭吃蛋和黑棗浸酒。是日家家戶戶用秈米制成湯圓煮吃,稱為“吃補丸”。
十二月
〔祭社〕農歷十二月廿三日,相傳為“竈神公”上天之日,是個迷信活動節日。建國前夏茂鄉村普遍在廿三晚十二時開始“祭竈”,接上廿四日子時(夜十壹時至壹時)。是日,家家戶戶擺齋果、酒菜,點香燭放鞭炮,送“竈神”上天,祈禱“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建國後過節的已不甚普遍。
〔分年〕農歷十二月下旬,女婿要送三斤豬肉、面條、年餅等到嶽父母家,年年如此,直至嶽父母逝世後才免送,稱為“分年”。
〔大掃除〕除夕前數天,戶戶都大掃除,洗家俱,貼春聯除舊更新,幹幹凈凈迎新年。
〔除夕〕農歷年底連續趕集三天(月大年十二月廿八日至三十日,月小廿七日至廿九日)。
除夕是壹年最後壹天,亦是壹年中最繁忙的壹天,是日戶戶忙於制作佳肴,親戚之間相送禮物,忙忙碌碌。“除夕”之夜,合家團聚飲宴,稱為“團歲”。宴後,長輩常給小孩紅包,謂之“壓歲錢”。
莆田重陽節習俗
莆仙鄉民沿襲舊俗,蒸九重陽米果,利用登山之機,祭掃祖墓。《荊楚歲時記》雲:“九月九日宴會,……佩茱萸,食餌,飲菊花酒,方令人長壽。”“餌”即今之糕、米果之類。宋《玉燭寶典》雲:“九日食餌,飲菊花酒者,其時黍、秫並收,以因粘米嘉味觸類嘗新,遂成積習。”莆仙人以重陽祭者比清明為多,故俗有以三月為小清明,重九為大清明之說。清初莆詩人宋祖謙《閩酒曲》曰:“驚聞佳節近重陽,纖手攜籃拾野香。玉杵搗成綠粉濕,明珠顆顆喚郎嘗。”自註雲:“莆人以重九日采草為米曲,郭垌兒女如蟻,歸則和米搗成如彈丸大。”這是幾百年前流行的壹種米曲米果 。而近代以來,人們又把米曲米果改制為壹種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將優質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時,撈出瀝幹,摻水磨成稀漿,加入明礬(用水溶解)攪拌,加紅板糖(摻水熬成糖濃液),而後置於蒸籠於鍋上,鋪上潔凈炊布,然後分九次,舀入米果漿,蒸若幹時即熟出籠,米果面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層重疊,可以揭開,切成菱角,四邊層次分明,呈半透明體,食之甜軟適口,又不粘牙,堪稱重陽敬老的最佳禮饌。
梧塘東福林姓,重陽節這天上山祭祖墓。他們祖宗留有祭田,收取的田租由每年輪當值的祭戶收入,用以購買祭品。全族規定:凡男性參加上山祭墓的,每人各分熟豬肉4小兩,紅柿壹個,丁餅壹雙,下山到主祭戶飽吃壹餐“大擦粉”,或幹飯配肉湯,並暢飲米酒。莆仙沿海,重陽節這日,公社則慶祝社公生日,以報慶秋收。九月初九乃媽祖羽化升天的忌日,鄉民多到湄洲媽祖廟或港裏天後祖祠奉祀之宮廟祭祀。
新中國成立後,重陽節活動充實了新的內容。1986年,根據東方健康長壽中心的建議,1989年,我國重陽節定為老人節。1990年10月26日,重陽節被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定為“老人節”。每逢重陽節,莆仙各地都要組織老年人登山,廣泛開展群眾性的登山活動,鍛煉身體,培養人們了解自然、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品德。
莆田的“惠女村”
穿惠安服,講閩南話,遵循惠安習俗——在南日島有這樣壹個“惠女村”浮葉村。據說,380年前,浮葉村的開拓者(當地稱開基祖)惠安人,名叫林向伯的漁民,打魚遇風浪漂流到此島,發現這裏水產資源十分豐富。隨之壹些林姓宗親陸續遷住於此,使荒僻的海島開始人煙繁盛,逐漸形成村落。經過幾代人的勤勞“打拼”,他們依山傍海建起秀美的家園。如今,該村方圓1.7平方公裏,人口4300人。他們依然保留著拓業者帶來的方言和服飾。“節約衫,浪費褲,封建頭,民主肚”的惠女服飾,村裏的老太太們身上是風流不減,加上腦後盤著發髻,髻上別著閃亮銀簪,在愛美的年輕女子身上也依然可見。保留著原有古樸的風味。這裏選取了壹組南日島上“惠女村”裏的鏡頭,定格下他們勤勞、古樸的身影
莆田民間舞蹈
《九品蓮花燈》長期流行於莆田、仙遊壹帶,至今還有不少善於表演的民間藝人。《九鯉舞》流傳於莆田市黃石鎮壹帶,原是壹種帶有祈福驅邪色彩的民俗表演活動,而後逐漸演變,至今成為寓意吉祥的節日歡慶舞蹈。《走雨》亦稱《傘舞》,原系莆仙戲《拜月亭瑞蘭走雨》中表現瑞蘭母女冒雨趕路的壹段表演 。因其舞蹈性強,動作柔美,極富特色,故成為莆仙戲藝術精華的壹部分而代代相傳,壹些老藝人亦以此選段作折子戲演出。以後逐漸由戲曲流向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