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十九世紀末壹第壹次世界大戰前後(可稱"近代音樂"時期)
(1)晚期浪漫主義。主要作家有:理查·施特勞斯(德)、馬勒(奧)、拉赫瑪尼諾夫(俄)。
(2)印象主義(主張用音樂描繪從外界得來的瞬息印象,重視和聲色彩)。主要作家有:德彪西(法)、拉威爾(法)、杜卡(法)、雷斯庇基(意)。
(3)表現主義(主張用音樂表現人們內心的下意識沖動或欲望、幻覺、夢魘等)。主要作家有:勛伯格(奧)、貝爾格(奧)、威勃恩(奧)、巴爾托克(匈),斯克裏亞賓(俄)。(勛伯格與威勃恩又是無調性音樂的創始人,他們與貝爾格被稱為"新維也納樂派")。
2.從第壹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可稱"新音樂"時期)
(1)原始主義(重視民間音樂,追求原始性的神秘色彩和野蠻風格,而和聲則是現 代的)。主要作家有:巴爾托克(匈)、斯特拉文斯基(俄)。
(2)新即物主義(強調“音樂即音樂”,,可以用音樂表現客觀事物,但反對用音樂表現主觀思想的感情)。主要作家有:米約(法)、興德米特(德)。
(3)新古典主義(反對著重感情表現的浪漫主義,主張回到右典主義,著重音樂自身的形式美,樂曲結構簡樸、內容清晰,和聲與復調很新穎,音樂富於客觀性)。主要作家有:斯特拉文斯基(俄)、興德米特(德)。
(4)六人團(法國青年革新派、反印象主義和反浪漫主義)。作家有:薩蒂(法)、奧涅格(法)、米約(法)、弗朗克(法)、奧裏克(法)、泰勒費(法)。
(5)十二音主義(又名“十二音體系”,十二個音同等重要。無所謂“調式”、“調性”和“主音”,十二個音任意先後排列,但不得重復。再次出現時,有嚴格的順序原則。其和聲用音也依此序列原則,無所謂"三和弦")。作家有:勛伯格(奧)、貝爾格(奧)。
(6)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基本繼承古典音樂傳統而加創新,主張用音樂反映社會主義)。主要作家有:普羅耳菲耶夫(蘇)、肖斯塔科維奇(蘇)。
================================
推薦作品:
柴可夫斯基的三大舞劇: 壹.〈天鵝湖〉 二.〈胡桃夾〉 三.〈睡美人〉
莫紮特的三大交響曲: 壹.〈第三十九交響曲〉 (降E大調)
二.〈第四十交響曲〉 (g小調)
三.〈第四十壹“丘比特”交響曲〉(C大調)
莫紮特的三大歌劇: 壹.〈費加羅的婚禮〉 二.〈魔笛〉 三.〈唐璜〉
普契尼的三大歌劇:壹.〈托斯卡〉 二.〈蝴蝶夫人〉 三.〈藝術家的生涯〉
威爾弟的四大歌劇:壹.〈弄臣〉 二.〈阿依達〉 三.〈茶花女〉 四.〈遊吟詩人〉
四大小提琴協奏曲:
壹.貝多芬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二.門德氽松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
三.柴可夫斯基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四.勃拉姆斯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五大鋼琴協奏曲
壹.貝多芬的<“皇帝”鋼琴協奏曲>(降E大調)
二.柴可夫斯基的《降b小調第壹鋼琴協奏曲》
三.拉赫瑪尼諾夫的《C大調第二鋼琴協奏曲》
四.舒曼的《e小調鋼琴協奏曲》
五.李斯特的《第壹鋼琴協奏曲》
六大交響曲:
壹,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第五交響曲)
二,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第六交響曲)
三,舒伯特的《未完成交響曲》(b小調交響曲)
四,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響曲》(第九交響曲)
五,柴可夫斯基的《悲愴交響曲》(第六交響曲)
六,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