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之父——巴赫
3月21685日,歐洲音樂史上的偉人、巴克音樂最傑出的代表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在德國埃森納赫誕生。
音樂神童——莫紮特
三歲時,他就能彈好鋼琴了。
當我八歲的時候,我寫了我的第壹首交響樂。
他十二歲時完成了他的第壹部歌劇,
如此驚人的天賦,世所罕見。
他就是18世紀奧地利作曲家莫紮特。
莫紮特的天才不是偶然的。
從小到大,
莫紮特在他父親的指導下顯示了他早熟的天賦。
從演奏到作曲,從弦樂器到鍵盤樂器,
莫紮特精通從獨奏到歌劇的壹切;
這個成就在音樂史上是無與倫比的。
因此,他得到了“音樂神童”的美譽。
交響樂之父
著名作曲家(海頓)
約瑟夫·海頓(1732-1809),奧地利著名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奠基者之壹。他出身貧寒,從小在非常艱苦的條件下學習音樂,作曲主要靠自己。他成年後長期擔任樂隊隊長,並在90年代初成為當時的首席音樂家。1791和1794,他去了兩次英國,很受歡迎。他主要從事旋律音樂的創作。他確立了“弦樂四重奏”和古典“交響樂”的結構形式,將交響樂固定為四個樂章,用完整的交響樂隊進行編排,為現代交響樂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他壹生創作了100多部交響曲,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告別》、《鐘》、《狩獵》、《驚奇》、《軍隊》、《倫敦》、《牛頓》等,因此被稱為“交響曲之父”。他的音樂語言簡單,凝練,平易近人,感情清晰,樂觀向上。作品並沒有很深的抒情性和戲劇性,而是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為主,經常用“說話原則”來表現世間的風土人情。主要作品有弦樂四重奏《百靈鳥》、清唱劇《創世紀》、《四季》及部分歌劇、歌曲等七十六首。他在音樂發展中“靈活運用共同主題”的原則直接啟發了貝多芬的動機發展。
圓舞曲之王-小約翰·施特勞斯·約翰·史特勞斯。